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錢有多重要?沒窮過的人不會懂

文 |泉湧君 · 主播 | 賞新晴

親愛的各位書友好, 今天, 我們繼續共讀《中國通史》第九篇, 第四十七至五十章, 212-228頁。

思考題:中國經濟從北向南轉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從唐朝到明朝南北方經濟的變動

古代中國是農業國家, 國家稅收主要依靠生產糧食和紡織業, 因此我們將從這個方面, 瞭解從唐到明, 中國經濟的變化。

先說漕運。

唐代安史之亂之前, 中國經濟的支撐點偏重于北方黃河流域。

隋煬帝登基後, 修建的最主要工程就是開通運河, 大業元年開通濟渠, 用來收納來自西部的糧穀;大業四年開通永濟渠, 收納來自東北和東南兩個方向的糧食。

到了唐代, 江南的戶口增多, 收到中央的糧草也隨之變多, 漕運成了政府非常重視的問題, 但是中國的糧食主產區依然是河南、河北以及山東地區。

安史之亂後, 唐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靠長江一帶的稅收, 此時的河北、山東有藩鎮割據,

成了小朝廷。

中央無法收這些地區的稅收和糧草, 所以糧食從長江進入黃河的漕運工程成了國家大事。

到了宋朝, 宋代建都汴京, 主要因素就是遷就漕運, 汴京周圍水路發達, 總共有四條漕運路線向汴京輸送糧食。

北宋時,

國家稅收尚且依賴南方, 到了南宋, 稅收重心更是落到了江南地區, 稅務增加, 而土地變少, 老百姓的實際負擔開始加重。

元代建都燕京, 粟米來源依然依靠江南地區, 還創造一種海上漕運, 從海上將糧食運到北方, 元世祖時期, 海運糧食達到二百五十多萬石。

明代的漕運經歷了五次變化, 首先仍然是河運, 通過長江進入淮河, 再運往黃河, 然後到達北方;其次是海陸兼運, 陸路漕運通道也開始普及;之後是支運、兌運, 最後是改兌。

明朝時用於漕運的船有一萬一千七百七十只, 官軍十二萬人。

當時北方供應的糧食只有南方的五分之一, 中央全靠南方供應糧食, 每年支出的運費也非常龐大。

到了清朝, 南北方漕運差距更加明顯,

清代額定每年漕運四百萬石, 到了乾隆四十四年, 南北方漕運比達到南十北一。

可見從唐到明清, 中國經濟重心已經從北方轉移到南方。

說完漕運, 再來談談農業稅收的另一個大頭——紡織業。

中國的桑蠶最早也起源於北方, 春秋時期, 就有很多地方用“桑”字作為地名。

隋唐時期, 紡織業在北方很繁盛, 當時的江南還沒有桑蠶養殖和紡織業。 到了宋代, 汴京的紡織物, 頗有名氣。

桑蠶紡織業的南移是從明代開始的, 明代時, 絹稅已經是南多北少。

到了清代, 全國只剩下江甯、蘇州、杭州織造。

也就是說產絲綢的只有江蘇、浙江兩個省份, 徹底完成了由北向南的轉移。

那麼, 造成中國經濟重心由北向南轉移的原因是什麼呢?

中國經濟南移的原因

錢穆認為中國經濟文化從北方轉移到南方的主要原因有八個:

一是黃河易生水患, 而且多次變道。 比如周定王晚年、王莽建國三年、宋仁宗慶曆八年等, 黃河共發生六次決堤, 造成重大損失, 嚴重影響農業生產。

二是政治腐敗, 河工貪腐瀆職, 導致疏浚河道不及時, 以至於政府花很多錢卻收效少。

三是當時宋遼對峙, 邊境經常生亂, 百姓無法安定, 影響農業生產。

第四個原因類似, 宋不僅和大遼對峙, 還和夏對峙, 所以整個北方農業生產區都受到嚴重影響。

五是金人統治時期, 政治退步, 北方農村人口被搶去當兵, 荒廢了農業。

六是蒙古吞併金國,破了河南、河北等州郡,兩河流域以及山東地區被蒙古軍隊屠城,人口損失嚴重,錢財、牛羊等被洗劫,城屋被燒毀,生產力都南渡避難了。

七是元代政治黑暗,軍隊要屯田,寺廟要屯田,於是軍人和僧侶會侵佔農民的田地,造成農業人口流失。

最後一個原因是連年征戰,北方很多地方已經化為廢墟,極其蕭條,已經沒有人願意在此定居和生產。

綜合上述的種種原因,北方已經沒有漢唐時期的鼎盛氣象,故中國經濟重心南移。

宋元明三代的學術

隋唐科舉制度興起後,貴族門第開始衰落,由於學術文化傳播更加廣泛,老百姓有更多的機會成為公卿。

民間出現了許多藏書家,讀書的人多了,書院也隨之增多,因此宋朝時學術氛圍很濃厚。

宋初的讀書人是在寺廟裡面借讀,後來出現了很多仿造寺院規劃修建的書院。比如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等等。原來私人聚徒講學慢慢變成了書院講學。

而且宋朝的讀書人地位很高,講學自由,宋朝的學者講的是接近平民生活的人生、社會、國家等方面的內容,而不講佛教道教的出世長生之道,也不講霸道的君王將相事業。

宋代自范仲淹和王安石變法失敗後,已經覺醒到要改變現實,應該先從教育入手。

因此心中有所抱負的讀書人都走上講臺,向學生講學。講學需要講堂,有了講堂,又需要講義。由於來聽的人程度不同,時間也不固定,因此講學分為了兩派。

一派是陸象山教法,主張因人施教,直指本心。陸象山學派傳承自二程兄弟,程頤程顥主張人靜坐,就是好學,重視語錄。

另外一派的代表朱熹,朱熹認為選幾本重要的書,一直討論和不斷講說,就可以讓學生明白。朱熹的《四書集注》成了後來元代錄取士人的準繩。

講學再發展到王陽明時候,王陽明提倡良知之學。講學的人不必到書院,只需要幾次談話就可以了,也就變成了非學校的社會化公開講學。

宋明兩代共六百多年,除了宋慶曆、熙甯以及明朝洪武和永樂年外,政府不能主持教育,領導學術。

而社會上的學術氛圍日趨濃厚,對教育的要求也要與時俱進,因此,宋明時期的儒家講學風潮非常繁盛。

有書君語:本周我們共讀的書是《中國通史》,錢穆先生一生著述豐富,史學和文化學專著多達80餘種,逾1700萬言,在國內外學術界影響深遠。

從先秦諸子百家到明清,從理學到文學,從經學到政治,無一不通。尤其是其早期代表作品,不僅開一代風氣之先,也讓後人看到了那個時代的史學架構可能企及的思想認識高度,至今在港澳臺及海外幾乎無出其右。

錢穆是難得的深入人心的講史者,曾三度講授“中國通史”:一于北京大學,二於西南聯大,三於香港新亞。所幸,這第三度講授底本,終被一個叫葉龍的學生給記錄了下來。

錢穆版《中國通史》這一塵封多年的通史經典,必定為萬象紛亂的讀史熱潮注入一股清流,它或許不是最周贍的通史,但一定是最具情懷的中國史。這本講稿的價值如何認定尚未可知,但其之于“錢學”,以及它背後那份對於中國史的溫情與敬意,無疑頗具意義。

六是蒙古吞併金國,破了河南、河北等州郡,兩河流域以及山東地區被蒙古軍隊屠城,人口損失嚴重,錢財、牛羊等被洗劫,城屋被燒毀,生產力都南渡避難了。

七是元代政治黑暗,軍隊要屯田,寺廟要屯田,於是軍人和僧侶會侵佔農民的田地,造成農業人口流失。

最後一個原因是連年征戰,北方很多地方已經化為廢墟,極其蕭條,已經沒有人願意在此定居和生產。

綜合上述的種種原因,北方已經沒有漢唐時期的鼎盛氣象,故中國經濟重心南移。

宋元明三代的學術

隋唐科舉制度興起後,貴族門第開始衰落,由於學術文化傳播更加廣泛,老百姓有更多的機會成為公卿。

民間出現了許多藏書家,讀書的人多了,書院也隨之增多,因此宋朝時學術氛圍很濃厚。

宋初的讀書人是在寺廟裡面借讀,後來出現了很多仿造寺院規劃修建的書院。比如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等等。原來私人聚徒講學慢慢變成了書院講學。

而且宋朝的讀書人地位很高,講學自由,宋朝的學者講的是接近平民生活的人生、社會、國家等方面的內容,而不講佛教道教的出世長生之道,也不講霸道的君王將相事業。

宋代自范仲淹和王安石變法失敗後,已經覺醒到要改變現實,應該先從教育入手。

因此心中有所抱負的讀書人都走上講臺,向學生講學。講學需要講堂,有了講堂,又需要講義。由於來聽的人程度不同,時間也不固定,因此講學分為了兩派。

一派是陸象山教法,主張因人施教,直指本心。陸象山學派傳承自二程兄弟,程頤程顥主張人靜坐,就是好學,重視語錄。

另外一派的代表朱熹,朱熹認為選幾本重要的書,一直討論和不斷講說,就可以讓學生明白。朱熹的《四書集注》成了後來元代錄取士人的準繩。

講學再發展到王陽明時候,王陽明提倡良知之學。講學的人不必到書院,只需要幾次談話就可以了,也就變成了非學校的社會化公開講學。

宋明兩代共六百多年,除了宋慶曆、熙甯以及明朝洪武和永樂年外,政府不能主持教育,領導學術。

而社會上的學術氛圍日趨濃厚,對教育的要求也要與時俱進,因此,宋明時期的儒家講學風潮非常繁盛。

有書君語:本周我們共讀的書是《中國通史》,錢穆先生一生著述豐富,史學和文化學專著多達80餘種,逾1700萬言,在國內外學術界影響深遠。

從先秦諸子百家到明清,從理學到文學,從經學到政治,無一不通。尤其是其早期代表作品,不僅開一代風氣之先,也讓後人看到了那個時代的史學架構可能企及的思想認識高度,至今在港澳臺及海外幾乎無出其右。

錢穆是難得的深入人心的講史者,曾三度講授“中國通史”:一于北京大學,二於西南聯大,三於香港新亞。所幸,這第三度講授底本,終被一個叫葉龍的學生給記錄了下來。

錢穆版《中國通史》這一塵封多年的通史經典,必定為萬象紛亂的讀史熱潮注入一股清流,它或許不是最周贍的通史,但一定是最具情懷的中國史。這本講稿的價值如何認定尚未可知,但其之于“錢學”,以及它背後那份對於中國史的溫情與敬意,無疑頗具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