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佳節將至如何不胖三斤?專業建議:多吃魚蝦拒絕重口味

春節臨近, 家家戶戶開始購置年貨, 餐桌消費是繞不開的話題, 但如何避免“每逢佳節胖三斤”?近日,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等6家專業機構聯合發佈“慧選營養,

健康過節——2018春節食品消費建議”。

“硬菜”優選魚蝦類

肉類是春節必備的“硬菜”, 選擇和食用肉類, 更應注意種類和食用量。 目前我國多數居民攝入畜肉較多, 禽和魚類較少, 結構不太合理。

專家介紹, 魚蝦類脂肪含量低, 且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禽類脂肪含量也較低, 其脂肪酸組成也優於畜類脂肪;其次是畜類瘦肉, 脂肪含量低, 鐵含量豐富;應控制肥肉攝入。

春節期間聚餐較多, 更應注意葷素搭配。 成人每日推薦攝入的畜禽肉和魚蝦均為1兩左右。 攝入過多肉類(蛋白質), 易造成代謝負擔甚至導致高尿酸、痛風等症狀。 冷凍肉類、水產長期儲存會導致水分流失、口感變差,

建議適量採購, 不要囤積。 少吃肥肉、煙熏和醃制肉。

此外, 成人每日推薦攝入水果半斤左右, 攝入蔬菜1斤左右。 建議多食用深色蔬菜, 如紅彩椒、紫甘藍、菠菜等。 從營養角度來看, 醃菜和醬菜已經不屬於蔬菜類別, 且含有大量食鹽, 攝入過多會影響健康。

拒絕油膩重口味

地域不同, 飲食口味也存在差異。 但現代社會, 很多人依賴“重口味”刺激味蕾。 專家提示, 為了健康, 應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推薦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烹調油用量在25—30克之間;添加糖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 最好在25克以下。

不吃主食不健康

現在很多人不吃主食控制體重, 但健康的膳食結構離不開主食。 節日期間, 應當注重穀類、雜豆、薯類食物的攝入。 與精製穀物相比,

全穀物含有穀物全部的天然營養成分, 如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 對健康更有利。 雜豆是指除大豆之外的紅豆、綠豆、花豆、芸豆、豌豆、蠶豆等。 雜豆脂肪含量低, 與穀類食物搭配食用, 可通過植物蛋白質互補作用, 提高穀類營養價值。 薯類主要包括甘薯、馬鈴薯、山藥、芋類等, 低脂、高鉀, 富含纖維素和果膠, 可促進腸道蠕動, 預防便秘。

喝酒助興莫貪杯

酒能助興也能傷人, 專家特別提醒, 節日親朋相聚, 飲酒還須適量。 高度白酒含能量高, 而且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 如要飲酒, 應儘量飲用低度酒, 並建議成年男性和女性每日最大飲酒量分別不超過25克和15克(以酒精量計算);孕婦、少年兒童、特定職業、正在服藥人群、患病人群等不宜飲酒。

堅果好吃別過量

天貓大資料顯示, 食品類年貨中, 零食堅果銷量最大, 占比達47.25%。 堅果作為佐餐或零食是非常好的節日食品, 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 適量食用有益健康。 同時, 堅果屬於高能量食物, 推薦每天攝入10克左右為宜(果仁部分), 如攝入超量, 應注意控制總能量攝入。

最好選用原味的堅果, 因為加工過程中通常會帶入較多的鹽、糖和油脂, 選購時應注意閱讀營養標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