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雪亮工程”照亮群眾平安路

——我市奮力推進新時代政法工作系列報導之一

本報記者 張若衡

1月18日, 在東興市東興鎮竹山村綜治中心, 桌上一台電腦, 一塊大顯示幕掛在牆上, 顯示著竹山村8個監控點即時監控情況, 治安防控畫面清晰可見。

“操作很方便, 打開即時監控系統, 村裡交通要道、三岔路口、學校門口等公共場所, 一目了然。 ”工作員王海豔邊介紹邊給記者演示, “這是河堤路監控點, 360度全景高清監控, 可聚焦放大。 如果有社會治安、走私犯罪等事件, 第一時間就會回饋至上一級部門, 得到及時處理。 ”

“之前沒有裝視頻監控探頭,

村裡經常出現偷雞摸狗的事情, 還有一些犯罪分子在村裡搞走私。 現在有了探頭監控, 村裡的治安明顯好多了。 ”聊起竹山村視頻監控建設前後社會治安的變化, 該村支部書記常凱說。 他還形象地比喻說, 監控探頭的震懾力比派2個民警駐村起的作用都要大。

竹山村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建設是我市開展“雪亮工程”試點工作的一個縮影。

“雪亮工程”是中央綜治辦、國家發改委推出的一項以各級綜治中心為平臺, 以綜治資訊化為支撐、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為重點, 把治安防範措施延伸到群眾身邊, 發動社會力量和廣大群眾共同參與治安防範, 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從而真正實現治安防控“全覆蓋、無死角”。 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所以稱之為“雪亮工程”。

2017年我市獲得該年度全國“雪亮工程” 專案重點支援城市, 去年7月開展試點建設工作, 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李玉振表示, 大力推進我市“雪亮工程”專案建設, 符合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對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的要求, 對整合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資源, 規範管理, 實現資源分享, 提高預防打擊犯罪的科技化水準, 加強邊境防控, 提高城市反恐、應急、處突能力, 提升城鄉管理水準、創新社會治理等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天網”向農村延伸和深化的一項重要工程, “雪亮工程”充分運用資訊科技手段構建起農村治安監控網路,

織密鄉鎮、村治安防控網。 通過“雪亮工程”平臺與各級綜治中心交互聯動, 形成指揮大統一、資源大整合、維穩大巡防、矛盾大調解、民生大服務、執法大協同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不僅僅是中國大陸海岸線零起點——竹山村, 與之相鄰的松柏村同樣作為我市“雪亮工程”建設試點村, 在視頻監控聯網建成後, 社會治安亦取得了顯著成果。

“前段時間, 在小學門口, 一名老師的電動車被偷了, 辦案人員通過村裡的綜治監控系統, 很快就破了案。 ”村民繆海祥說。 他還表示, 松柏村準備開展街道綜合整治, 有了視頻監控聯網系統, 亂擺亂放即時就能看到, 整頓起來會更有效率。

對於在東興市所開展的“雪亮工程”試點建設,

東興市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東興市以江平鎮交東村和東興鎮松柏村、竹山村為試點, 目前已全部安裝綜治資訊系統並全面正常運轉, 安裝接入31個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高清探頭。 截至2017年底, 公安派出所利用3個村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成功破獲刑事及治安案件13起, 有力震懾了犯罪分子, 轄區發案率不斷下降。

除東興市2個鎮、3個村的試點外, 截至目前, 全市還有1個鎮、2個村的綜治中心示範點實現了綜治資訊系統、視聯網、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三網合一”, 進一步提高了示範點轄區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

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整體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按計劃, 到2018年底前,

“雪亮工程”專案整合接入、新建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將達到2萬路, 覆蓋20多個市直部門、4個縣(市、區)、30個鄉鎮(街道)及所有邊境村(社區)及重點村(社區);建設完成“一總兩分”及多個應用平臺。 到2020年底, 我市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可基本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用、全時可用、全程可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