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小手一直握拳可能會得腦癱?這種說法漲姿勢了

最近網上比較瘋傳的一幅圖就是那位“握拳寶寶”, 據說是在海邊玩沙子的時候, 媽媽捕捉到的一張照片。 小男孩, 正抓起一把沙子, 配上臉部猙獰又可笑的表情, 活脫脫成了一種“勵志小哥迎難而上”的最佳詮釋。

有的媽媽說孩子出生之後小拳頭一直是握著的, 最近突然打開了, 還老是抓來抓去, 這是怎麼回事啊, 正常情況不應該是握著嘛?

有的媽媽卻說, 孩子小手如果長期握著的話, 會影響寶寶的腦部發育, 可能是得腦癱得症狀?

到底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新生兒的手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姿勢呢?

1.出生第一個月

由於腦部神經發育不完善, 肢體的協調能力, 平衡能力也不太夠, 所以小手會一直呈現握著的狀態, 這其實是寶寶對自身的一種保護。 有時候大拇指會伸出來, 有時候大拇指就會被包裹在裡面。

2.出生2-4月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 定期的哺乳, 體內已經攝入了足夠的營養, 供寶寶自身的生長發育, 腦部和肢體有了一定的協調, 緊握著的小手會慢慢鬆開, 睡覺的時候還會向上舉哦!

3.出生4個月之後

4個月之後的寶寶身體各項指標已經發育完善了, 可以像大人一樣靈活的使用自己的小手,

抓拿東西等已經很方便。 如果寶寶4個月之後小手還是大部分時間是握著的話, 就要警惕是否是小兒腦癱了!

發生小兒腦癱的時候, 寶寶一般都會表現的很異常, 比如說話遲緩, 情緒也不太穩定, 在進食的時候需要很費力。

媽媽們, 你家的孩子有這種症狀嗎?如果有, 千萬不要馬虎喲!

文章來源網路,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你也贊同請為小編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