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為什麼陝西人愛吃饃?現在的饃再也吃不出那時候的味道了

來西安之後對我飲食習慣改變最大的有兩樣東西:饃和辣椒。

剛來西安時我最不愛吃的就是饅頭, 覺得用面做出來的這個東西又酸又粘牙, 和南方香噴噴的米飯根本就沒法比。 再說那會兒富強粉少, 灰不溜秋的粗面饅頭更是令我難以下嚥。 可買饅頭比煮米飯確實方便很多, 所以家裡餐桌上還是經常會出現它的身影。

我開始覺得饅頭好吃是受我們院子孩子的影響。 我家對門有三個男孩, 地道的老陝, 他家老三和我年齡相仿, 但是這個比我大一歲的男孩成熟較早, 所以我們平時大多是在一起交流什麼東西好吃。

有一次他家剛買回來了熱饅頭, 他夾了一些白糖美美的在門口吃著, 還給我炫耀說這樣特好吃。 我回家試了一下, 沒覺得有啥特別。 過了幾天他又用饅頭夾的油潑辣子, 這次我回去一試, 味道果然不錯。

從那以後我開始喜歡用饅頭夾辣椒吃,

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今天。

我媽後來看我這麼喜歡吃饅頭, 也試著蒸過幾次, 結果一團面放進籠屜裡多大, 蒸出來基本還是多大。 倒是一些農村的朋友給我從他們老家帶回來的饅頭讓我念念不忘。

陝西人把饅頭叫饃, 就一個字, 聽著就實在。

陝西的饃有很多種, 有農村過年過事走親訪友相互贈送的花饃, 有些花饃做工精緻顏色喜慶, 是一種讓人都不捨得吃的“工藝品”。 渭北的“椽頭饃”類似西安過去的“罐罐饃”, 由於是純手工揉制, 所以一掰開饃, 裡面一層一層紋路清晰, 幾乎都能看出這團面揉過了多少遍。 只不過椽頭饃是長方形, 罐罐饃是圓的。

這是陝北的油饃饃。 陝北人說話喜歡用疊字, 比如把手手、親口口。 這種用蕎面做出來的饃, 口感堪比南方的糍粑。

這是專門給水盆羊肉加工的月牙餅, 幾乎就是兩層脆皮。 剛出爐的月牙餅千萬不能直接上嘴咬,

因為裡面的熱氣很容易把你急不可耐的嘴唇燙出泡。 正確的吃法一定要用筷子把餅劃開, 然後把羊肉夾進去, 再抹點油潑辣椒, 這時你可以狠狠地咬上一口。 小麥的香氣結合著鮮美的羊肉, 這時你會覺得做個老陝真幸福啊。

肉夾饃的饃全稱叫白吉饃,講究鐵圈虎背菊花心。白吉饃因為要夾肥瘦相間的豬肉,所以不能做的和月牙餅那樣只有兩張皮,一定要有厚厚的“瓤”,那樣才能充分吸收臘汁肉的湯汁。

千萬別小瞧這種中式“漢堡”,它已經漂洋過海在紐約街頭熱銷了。

陝西的鍋盔相傳在秦朝就有了,那時秦軍橫掃六國,經常長途奔襲作戰,吃飯也就成了問題,後來聰明的士兵把面放在頭盔裡烙熟,這樣吃著方便,保質期也長。假如正吃著,突然有敵情,把鍋盔往腰裡一別就能立刻投入戰鬥。等戰鬥結束了,只要腦袋還在,掏出鍋盔來可以繼續吃。如果你做的是一鍋米飯,那就浪費了,因為你總不能把米飯揣在懷裡吧。

現在的鍋盔基本是用電餅鐺烙出來的,沒有了當年的味道。不過你要是去農村,偶爾還是能吃到用草木灰炕了一夜,吃起來很筋道的鍋盔的。

陝西名吃羊肉泡饃的饃可不能生吃,因為那是七分熟的死面餅,必須經過烹煮方成美味。坊上人把泡饃用的餅稱之為“坨坨饃”,由於坨坨饃是死面餅,做熟後吃起來特別頂饑,所以正宗老陝一般是在上午十點左右,去自己喜歡的泡饃館悠閒的掰著饃,然後美美的咥上一大碗泡饃,直到晚上再喝一碗稀飯就夠了。

陝西又一種用饃烹製的名小吃:葫蘆頭泡饃。我稱之為“菊花泡饃”,因為它是用豬大腸為主料做的。我來西安這麼多年,吃這個玩意不超過十次,主要是我聞不慣那一股子豬屎味道。

石子饃顧名思義是用石頭的高溫將饃炕烤至熟,石子饃有帶餡和不帶餡兩種,不管哪一種吃起來口感都很酥。不過我還是喜歡吃有果仁餡的。

記得一直到我上高中的時候,每年過年家裡都要買很多饅頭回來,這些饅頭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那時臨近過年前幾天,我都會拿著錢和糧票,還有幾個大袋子到十九糧站排隊買饅頭。

現在不用排隊買饅頭了,但是現在的饅頭已經吃不出當年的筋道和麥芽香了。

作者:武森

肉夾饃的饃全稱叫白吉饃,講究鐵圈虎背菊花心。白吉饃因為要夾肥瘦相間的豬肉,所以不能做的和月牙餅那樣只有兩張皮,一定要有厚厚的“瓤”,那樣才能充分吸收臘汁肉的湯汁。

千萬別小瞧這種中式“漢堡”,它已經漂洋過海在紐約街頭熱銷了。

陝西的鍋盔相傳在秦朝就有了,那時秦軍橫掃六國,經常長途奔襲作戰,吃飯也就成了問題,後來聰明的士兵把面放在頭盔裡烙熟,這樣吃著方便,保質期也長。假如正吃著,突然有敵情,把鍋盔往腰裡一別就能立刻投入戰鬥。等戰鬥結束了,只要腦袋還在,掏出鍋盔來可以繼續吃。如果你做的是一鍋米飯,那就浪費了,因為你總不能把米飯揣在懷裡吧。

現在的鍋盔基本是用電餅鐺烙出來的,沒有了當年的味道。不過你要是去農村,偶爾還是能吃到用草木灰炕了一夜,吃起來很筋道的鍋盔的。

陝西名吃羊肉泡饃的饃可不能生吃,因為那是七分熟的死面餅,必須經過烹煮方成美味。坊上人把泡饃用的餅稱之為“坨坨饃”,由於坨坨饃是死面餅,做熟後吃起來特別頂饑,所以正宗老陝一般是在上午十點左右,去自己喜歡的泡饃館悠閒的掰著饃,然後美美的咥上一大碗泡饃,直到晚上再喝一碗稀飯就夠了。

陝西又一種用饃烹製的名小吃:葫蘆頭泡饃。我稱之為“菊花泡饃”,因為它是用豬大腸為主料做的。我來西安這麼多年,吃這個玩意不超過十次,主要是我聞不慣那一股子豬屎味道。

石子饃顧名思義是用石頭的高溫將饃炕烤至熟,石子饃有帶餡和不帶餡兩種,不管哪一種吃起來口感都很酥。不過我還是喜歡吃有果仁餡的。

記得一直到我上高中的時候,每年過年家裡都要買很多饅頭回來,這些饅頭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那時臨近過年前幾天,我都會拿著錢和糧票,還有幾個大袋子到十九糧站排隊買饅頭。

現在不用排隊買饅頭了,但是現在的饅頭已經吃不出當年的筋道和麥芽香了。

作者:武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