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沒想到雞的身上有一樣東西,竟是化結石、助消化、止遺精的良藥!

很多人都只知道雞湯很有營養, 所以很多人尤其是身體虛弱的人都覺得喝雞湯必定大補, 尤其是老母雞湯被譽為“補虛聖藥”, 對於老年人、女性和小兒, 多喝點雞湯自然是好的。

也正是因為雞湯的這個特性, 現代很多人將含有知識、智慧和溫暖的話語稱作“雞湯”, 也是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雞湯的“滋補”作用。

對於長期在外漂泊的人來說, 每年都難得回家一次。 每一次回老家, 爸媽都會十分高興, 只要家裡還餵養的有雞, 無論多少, 只要我們回家, 爸媽都會宰上一隻雞, 然後煲湯給我補補身子。 爸媽畢竟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 在宰殺雞的時候, 就可以看出, 那一定是一個農家好手, 三下五除二, 乾脆俐落的把雞毛都給拔掉了。 然後麻利的剖開內臟, 當我看到他把雞雜全部扔掉的時候, 卻被我叫住了。

當時老爸還一驚, 不知我為何叫住他。 因為我看到他把雞胃也扔掉了,

拋開雞胃風味獨特不說, 關鍵是附在雞胃上的砂囊內壁, 可以說是再好不過的一味良藥了。 老爹被我叫住後, 聽我解說了一番, 才把雞胃上的砂囊內壁扒了下來, 晾在窗子上, 晾乾後用一個瓶子裝好, 以備以後用得著。

那麼為什麼要留下雞胃上的砂囊內壁呢?想必有點中醫常識的人都知道焦三仙這個名字吧。

焦三仙是消化良藥, 而這個雞胃上的砂囊內壁能夠與焦三仙相媲美。 在中藥裡, 這個雞胃上的砂囊內壁有個很有響亮的名字, 那就是雞內金, 意思是雞身上貴如黃金的東西。

當然, 在古代的時候, 雞內金還有一個比較拗口的名字, 那就是——雞肶胵;至於在民間嘛, 雞內金也有一個十分俗氣的名字, 那就是——雞合子。

對於一般人來說, 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雞胃上的砂囊內壁有啥妙用, 所以很多人在宰雞之後, 都把雞雜丟棄了。 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 他們丟掉的這些雞雜中卻藏著一個猶如至寶的雞內金。

雞內金能夠功比焦三仙, 自然有它的過人之處。 那麼, 雞內金究竟有些什麼作用呢?其實, 在歷代醫家的眼裡, 大多認為雞內金是消化系統的良藥。 但是, 近代中醫第一人張錫純對雞內金的使用可謂是情有獨鍾, 對於它的作用描述也是極其詳細。

張錫純認為, 雞內金能將雞胃中的瓷石、銅、鐵都能消化,

那麼足以得見雞內金在“化瘀積”方面的作用當是十分獨特, 並指出, “若再與白術等分並用, 為消化瘀積之要藥, 更為健補脾胃之妙品, 脾胃健壯, 益能運化藥力以消積也”。

也就是說, 在近代中醫第一人張錫純的眼中, 雞內金“能消脾胃之積, 無論臟腑何處有積, 雞內金皆能消之”, 所以無論是“男子痃癖”, 還是“女子癥瘕”, “久久服之, 皆能治癒”。 再者, 雞內金還可用於虛勞方面的病證, “加雞內金於滋補藥中, 以化其經絡之瘀滯, 而病始可愈”。

除此之外, 雞內金還可以用於治療“室女月信一次未見者”, 因為它“能助當歸、白芍以通經, 又能助健補脾胃之藥, 多進飲食以生血也”。

當然,在現代的中醫來看,雞內金仍然是一味作用奇妙的良藥,除了治療消化系統疾病之外,尚有更多妙用值得挖掘。中醫認為,雞內金味甘性寒;歸脾、胃、小腸、膀胱經;具有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等作用;適用于消化不良、面色萎黃、不思納谷、小兒疳積、形體消瘦、腹大腹脹、脾胃虛弱、食積脹滿、石淋澀痛等病症患者食用。

一般水煎服的用量為8~10g;研末服用得用量為1.5~8g。值得一提的是,在臨床使用時,把雞內金研為細末服用,效果卻比用水煎服要好。

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作者授權發表。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欲轉載,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當然,在現代的中醫來看,雞內金仍然是一味作用奇妙的良藥,除了治療消化系統疾病之外,尚有更多妙用值得挖掘。中醫認為,雞內金味甘性寒;歸脾、胃、小腸、膀胱經;具有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等作用;適用于消化不良、面色萎黃、不思納谷、小兒疳積、形體消瘦、腹大腹脹、脾胃虛弱、食積脹滿、石淋澀痛等病症患者食用。

一般水煎服的用量為8~10g;研末服用得用量為1.5~8g。值得一提的是,在臨床使用時,把雞內金研為細末服用,效果卻比用水煎服要好。

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作者授權發表。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欲轉載,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