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是元軍士兵,投降南宋,為南宋戰鬥至最後一刻,卻不為人熟知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是南宋文人文天祥甯死不向金投降發出的呐喊, 而另一位將領張世傑, 他雖叛元投宋, 但最後卻與文天祥齊名, 成為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

南宋末年, 元朝統治者在征伐南宋的過程中, 對南方各地人民大肆屠殺和掠奪。 特別是在攻下樊城、常州等城後, 還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城, 數以萬計的無辜城民死於元軍的屠刀下, 其罪行令人髮指, 引起了南方各地人民的強烈反抗。 而當時還是剛剛入伍的無名小卒張世傑, 見元軍如此暴虐, 他轉而投向南宋麾下, 開始了他壯烈的一生。

西元1268年, 張世傑率領部隊進入了臨安, 經過饒州到達朝廷。 當時, 朝局形勢正處於危急時刻, 朝廷宣召的很多將領大多數沒有到達, 只有張世傑來到了這裡, 宋度宗既歎息又驚訝, 經此之後, 張世傑得到宋度宗的信任, 從一開始的和州防禦使, 用了短短的幾個月時間, 多次升官, 直到當了保康軍承宣使, 總都督府兵。

張世傑派出去了不少將領四處出戰, 收復了平江、安吉、廣德、溧陽等城, 戰功赫赫。 但西元1279年, 張世傑兵敗崖山, 之後其部下遭受重挫。

在宋帝與太后雙雙自殺之後, 張世傑也隨之跳海自盡, 臨終前, 他對手下說, “我為趙氏, 能做的事都做盡了, 一君亡, 又立一君, 現在又亡。 我還沒有死的原因, 是希望敵兵退, 再另立趙氏以存祀啊。 現在到了這個地步, 豈非天意啊!”

史學家熊逸曾評價張世傑:“那些理學名儒, 如許衡、吳澄輩, 皆俯首稱臣。 只有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謝疊山不肯臣元, 都死了節。 ”這是對張世傑慷慨的民族氣節的莫大肯定。

實際上, 南宋在抗金、蒙入侵的戰爭中, 張世傑是參戰時間最長的將領, 至1279年宋元崖山海戰止, 張世傑抗金十餘年, 金滅後抗元四十餘年。 戎馬一生, 六十餘載, 參戰四百餘次, 主要大戰都領軍參戰。

從十幾歲戰鬥到八十一歲,直至為國捐軀,這是我國歷史上抗擊外族入侵戰爭史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軍旅名將。可是,後人對南宋抗金抗元最著名的民族英雄,往往只知前有嶽飛,後有文天祥,卻不知道還有一個堅持抗戰、救國六十餘年,又是南宋最後抗元軍事統帥的張世傑。

‍參考文獻:《宋史》、《續資治通鑒》

從十幾歲戰鬥到八十一歲,直至為國捐軀,這是我國歷史上抗擊外族入侵戰爭史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軍旅名將。可是,後人對南宋抗金抗元最著名的民族英雄,往往只知前有嶽飛,後有文天祥,卻不知道還有一個堅持抗戰、救國六十餘年,又是南宋最後抗元軍事統帥的張世傑。

‍參考文獻:《宋史》、《續資治通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