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她是法國的楊貴妃 也是凡爾賽的浮華玫瑰

前幾天晚上的“大月亮”都看了沒?懶得出門的我用手機看遍了各種角度的月亮, 如此盛景腦海裡卻不停回想著“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這句詩, 李白大概也沒想到因為一部《妖貓傳》, 他的這首詩又被人念叨了好幾遍。

楊貴妃美極、悲極, 如同絢爛的煙火轉瞬即逝, 在遙遠的法國也有為同樣繁盛一時的宮廷女子, 那就是有名的瑪麗王后, 由於她沒養貓, 所以人們給她拍的電影就叫做《絕代豔後》。

該片根據安東尼婭·弗雷澤的書作改編, 講述了風華絕代的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傳奇一生。 相比于其他關於這段歷史的書籍, 弗雷澤的這本《瑪麗·安托瓦內特:旅程》更重視人物的內心情感, 探討了瑪麗王后的內心與人生悲劇。 整部電影集中體現了瑪麗在凡爾賽宮的那段奢華生活, 而不僅僅是歷史對瑪麗這個人物的評價。

在法國大革命前, 歐洲的貴族們過著奢華迷亂的生活。 頭枕酣夢的少女有金色波浪般的秀髮, 嫣紅的雙唇, 如雪的肌膚, 寶石般璀璨的雙眸, 她是奧地利最美的公主瑪麗, 11歲時就被熱衷於政治聯姻的母親定下了法國王儲的求婚。

14歲的瑪麗離開了溫床, 成為了法國的太子妃。 從生性活潑好動的少女, 被壓抑成看似端莊美麗的貴族淑女, 瑪麗對於自己的未來充滿好奇。

一度是冤家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波旁王室的這場聯姻,

變成了雙方為了賭氣而攀比炫富的豪華婚禮。 瑪麗披上裝飾著無數寶石絲綢的華服, 登上法蘭西制車廠特別制做的精緻馬車, 來到了她翹首期盼的法國宮廷中。

路易十六生性怯弱, 不僅表現在國事上, 在新婚之夜同樣如此。 因為路易十六的生理缺陷,瑪麗無法生育,只好面對不明真相的貴族和民眾指責她不能為法國生下一個王位繼承人。

出於愧疚,路易十六開始放任自己的這位太子妃尋歡作樂,在法國宮廷嚴苛的禮節規矩壓抑中,在貴族們勾心鬥角的陰謀中,一夕之間被迫長大的瑪麗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發洩方式,她就此展開了一生中最奢靡的享樂時光。

她醉心於時裝、宴會、賭博、園林美化等等娛樂,奢靡之風席捲了法國宮廷,在一天深夜,瑪麗為參加假面舞會偷跑出宮,遇見了一位風流倜儻的瑞典軍官。但他們並沒有發生什麼,因為就在這天晚上,路易十五因為水痘猝死,睡夢中的路易十六被推上王位。

一夜之間,19歲的瑪麗從太子妃變成了法國王后,只須動動手指就能盡享世界繁華。丈夫的懦弱和無作為,膝下空虛的壓力,全變成了瑪麗更加享樂放縱的源泉。佈滿了水晶的凡爾賽宮在陽光中閃閃發光,但身在其中的瑪麗王后卻年輕而頹敗。

登基之後的路易十六治好了生理缺陷,瑪麗終於誕下第一位公主,這是她最放鬆而愉快的一段時光。她不再留戀化裝舞會,而是和女兒一起穿著白裙子,在陽光下玩著滿地花草,享受陽光和大自然帶來的輕鬆氛圍。

在一次慶功宴會上,瑪麗和瑞典軍官菲爾遜 再度偶遇了,這次他們成為了一對隱秘的愛情鳥,開始了一長段甜蜜而謹慎的愛情之旅。

這一刻開始,瑪麗王后不再是引領著貴族潮流,製造更多閒情逸趣的法國王后,而被民眾說成了“奧地利來的妖女”、“讓法國財政吃緊的赤字皇后”。終於,平民發起暴動,法國大革命爆發了。

在最後的破宮之際,瑪麗卻比任何一個人都淡定,她既不害怕,也不悲傷,默默和這個帶走了她所有青春的凡爾賽宮說再見。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從頭到尾,每一幀畫面都美得讓人想裱起來掛在牆上。我們都知道,瑪麗王后最終被送上了斷頭臺,而這部《絕代豔後》卻無意關心她結局背後的深刻意義,而只是想敘述這位“傳奇王后”的一生。

瑪麗人生的悲劇在於,她從未曾擔負起與自身地位的責任,但這只是她一個人的錯嗎?顯然不是,無作為的路易十六和下面無數附庸的法國貴族亦然有責任。

瑪麗漂亮、、活潑、待人真誠,但是這位奧地利公主同樣任性、輕率、千變萬化。她的性格看上去大多是優點,至少無傷大雅。但身處在那樣的時代與地位,瑪麗性格的缺點就是致命的,不可原諒的。

她用奢靡來添補蒼白的人生,她沒有找到生活的意義,也沒法改變現狀。悲劇,似乎從她披上婚紗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就像楊貴妃,當大唐繁盛時她是最好的象徵,但當繁華落幕,最美的女人,反而成了眾矢之的。

但一個時代的悲劇,又豈是她們決定的。

因為路易十六的生理缺陷,瑪麗無法生育,只好面對不明真相的貴族和民眾指責她不能為法國生下一個王位繼承人。

出於愧疚,路易十六開始放任自己的這位太子妃尋歡作樂,在法國宮廷嚴苛的禮節規矩壓抑中,在貴族們勾心鬥角的陰謀中,一夕之間被迫長大的瑪麗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發洩方式,她就此展開了一生中最奢靡的享樂時光。

她醉心於時裝、宴會、賭博、園林美化等等娛樂,奢靡之風席捲了法國宮廷,在一天深夜,瑪麗為參加假面舞會偷跑出宮,遇見了一位風流倜儻的瑞典軍官。但他們並沒有發生什麼,因為就在這天晚上,路易十五因為水痘猝死,睡夢中的路易十六被推上王位。

一夜之間,19歲的瑪麗從太子妃變成了法國王后,只須動動手指就能盡享世界繁華。丈夫的懦弱和無作為,膝下空虛的壓力,全變成了瑪麗更加享樂放縱的源泉。佈滿了水晶的凡爾賽宮在陽光中閃閃發光,但身在其中的瑪麗王后卻年輕而頹敗。

登基之後的路易十六治好了生理缺陷,瑪麗終於誕下第一位公主,這是她最放鬆而愉快的一段時光。她不再留戀化裝舞會,而是和女兒一起穿著白裙子,在陽光下玩著滿地花草,享受陽光和大自然帶來的輕鬆氛圍。

在一次慶功宴會上,瑪麗和瑞典軍官菲爾遜 再度偶遇了,這次他們成為了一對隱秘的愛情鳥,開始了一長段甜蜜而謹慎的愛情之旅。

這一刻開始,瑪麗王后不再是引領著貴族潮流,製造更多閒情逸趣的法國王后,而被民眾說成了“奧地利來的妖女”、“讓法國財政吃緊的赤字皇后”。終於,平民發起暴動,法國大革命爆發了。

在最後的破宮之際,瑪麗卻比任何一個人都淡定,她既不害怕,也不悲傷,默默和這個帶走了她所有青春的凡爾賽宮說再見。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從頭到尾,每一幀畫面都美得讓人想裱起來掛在牆上。我們都知道,瑪麗王后最終被送上了斷頭臺,而這部《絕代豔後》卻無意關心她結局背後的深刻意義,而只是想敘述這位“傳奇王后”的一生。

瑪麗人生的悲劇在於,她從未曾擔負起與自身地位的責任,但這只是她一個人的錯嗎?顯然不是,無作為的路易十六和下面無數附庸的法國貴族亦然有責任。

瑪麗漂亮、、活潑、待人真誠,但是這位奧地利公主同樣任性、輕率、千變萬化。她的性格看上去大多是優點,至少無傷大雅。但身處在那樣的時代與地位,瑪麗性格的缺點就是致命的,不可原諒的。

她用奢靡來添補蒼白的人生,她沒有找到生活的意義,也沒法改變現狀。悲劇,似乎從她披上婚紗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就像楊貴妃,當大唐繁盛時她是最好的象徵,但當繁華落幕,最美的女人,反而成了眾矢之的。

但一個時代的悲劇,又豈是她們決定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