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作畫好比寫文章

豐子愷原名叫豐仁, 子愷是他就讀浙江第一師範國文教師單不廠先生所起。 豐子愷從日本留學歸來, 經常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漫畫,

“子愷”之名也就隨著他的漫畫而名世了。

為什麼在晚清和民國初期會有那麼多人留學日本?主要原因是慈禧太后在光緒二十一年下旨取消科舉, 科舉取消後選拔人才成了問題, 走仕途總得有個文憑, 那時候國內又沒有大學, 於是很多人留洋留日, 留日相對而言成本較低, 而且承認文憑, 從晚清到民國初期前前後後有三萬多人赴日本。

在豐子愷成名之前, 中國基本上沒有漫畫, 畫家絕大多數都是工筆或水墨畫家。 學畫者幾乎都是靠摹古人筆意, 畫些花鳥人物魚蟲走獸。

豐子愷17歲時拜在李叔同門下, 開始運用西方技法木炭寫生, 李叔同就是留日的, 曾在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學習, 豐子愷之前也酷愛畫畫, 在李叔同的薰陶下, 對“進口的”藝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並且把當時流行的“曹衣出水、吳帶當風”進行改革, 變成更為簡潔爽直的線條, 這對他日後成為一代漫畫大師起了相大的作用。

在上世紀三十至五十年代, 豐子愷的漫畫極受國人歡迎, 他那別具一格, 反映現實, 充滿幽默, 富有哲理的漫畫, 非常深入人心, 曾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豐子愷曾在他《談自己的畫》中說:他幾乎被報紙包圍, 被雜誌催稿, 他的“子愷漫畫”甚至被製成廣告用於提高報刊銷量。

據我的老師著名版畫家黃丕謨回憶, 他的少年時光生活在上海,

他小時候酷愛讀豐子愷的漫畫, 只要有報刊刊登, 他都會剪下來收藏, 並時常翻閱, 津津品味。 豐子愷那時在上海是比較吃香的人物, 僅“子愷漫畫”在解放前就再版過十五次, 他的漫畫在當時是中國美術界的一朵奇葩, 他對中國美術的貢獻是創造性和創新性。

豐子愷的漫畫並非天生, 他創作的主要營養, 是受日本著名漫畫家竹久夢二, 以及與他同齡的工筆漫畫家蕗谷虹兒的影響, 尤其是竹久夢二, 幾乎影響了他的一生。

在豐子愷的漫畫中, 許多作品與竹久夢二異曲同工, 甚至在創作手法上和堅勁的線條上都是如出一轍。 比如, 在畫人物時都喜歡不畫眼睛, 甚至沒有耳朵、鼻子、嘴吧。 他們同樣都以意為主, 惜墨如金, 惜筆如金。 豐子愷在論述自己的畫中也說道:如果意已經到了, 筆再到, 筆就沒有意義了。

豐子愷的漫畫始終以詼諧、幽默、以淡淡的愁緒和暖暖的溫情為主調,他與竹久夢二的不同之處,是于豐子愷在創作上投入了更多的人生慨歎和抒發遐思,擁有更多的人生滋味和人間冷暖,並把中國當時的國情以及中國人嚮往和平,珍視生活融入基中,不僅形象美,而且意義更美。

俞平伯曾這樣讚揚:他的畫實是中國一創格,既有中國畫風的蕭疏淡遠,又有西洋畫法的活潑酣恣,他的畫是無字的散文,無聲的詩歌,是牽動人思想行走的小說。

豐子愷以簡簡單單的筆墨,為什麼在那個時代能贏得那麼多人的熱愛?

我想,除了獨特的思想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責任感,是他把心與民生融在一起,與人類生存融在一起。所以,在豐子愷筆下,經常會出現餛飩攤、豆漿鋪、理髮店、茶水房;他的筆觸始終圍繞著普通人、平凡人,圍繞著人的喜憂、離愁、傷感,以及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

豐子愷在應林語堂之邀談論自己的繪畫時說:我不喜歡純粹的風景畫和靜物畫,我也不喜歡鑽進古人堆裡不出來,畫那些小橋流水,煙村泛家,我希望我的繪畫中有人情味和社會問題,我希望我的繪畫是文學方式的另一種表態,其實這就是豐子愷與他同時代絕大多數畫家的區別。

他極度講意、講趣,不僅筆墨當隨時代,思想和人文關照更是當隨時代。

豐子愷他自己也說:作畫好比寫文章,哭的時候全力去哭,笑的時候全力去笑,我讀書喜歡讀與人生根本問題相關的書,我畫畫也喜歡畫與人生問題相關的畫。

豐子愷的漫畫應該說是文學藝術的一種獨特的容器,他的容器裡盛得是善念、慈心和仁義,而這些恰恰是人類靈魂深處的東西,是任何朝代任何社會都不會被淘汰的東西。

沒有豐子愷,中國的漫畫至少在那個年代不會進步的那麼快,也不會影響更多的人,他以如此簡的筆法創造一類門派,成為一代鼻祖,中國唯此一人。

我愛讀豐子愷的漫畫,也喜歡他的散文,讀他的文章,我的心靈會變成平靜的河流;讀他的漫畫,我心靈的癢癢肉仿佛會被撓著,思想會不時發笑聲。

張震 讀書樂

作者:張震,獨立文人畫畫家,知名作家,文藝評論家。喜歡獨立思考、寫作、畫畫,避熱鬧,輕粉華,忌悖德,不嚮往混的好,只想平和平靜地與紙筆交朋友,南山種豆,東籬采菊 。

豐子愷的漫畫始終以詼諧、幽默、以淡淡的愁緒和暖暖的溫情為主調,他與竹久夢二的不同之處,是于豐子愷在創作上投入了更多的人生慨歎和抒發遐思,擁有更多的人生滋味和人間冷暖,並把中國當時的國情以及中國人嚮往和平,珍視生活融入基中,不僅形象美,而且意義更美。

俞平伯曾這樣讚揚:他的畫實是中國一創格,既有中國畫風的蕭疏淡遠,又有西洋畫法的活潑酣恣,他的畫是無字的散文,無聲的詩歌,是牽動人思想行走的小說。

豐子愷以簡簡單單的筆墨,為什麼在那個時代能贏得那麼多人的熱愛?

我想,除了獨特的思想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責任感,是他把心與民生融在一起,與人類生存融在一起。所以,在豐子愷筆下,經常會出現餛飩攤、豆漿鋪、理髮店、茶水房;他的筆觸始終圍繞著普通人、平凡人,圍繞著人的喜憂、離愁、傷感,以及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

豐子愷在應林語堂之邀談論自己的繪畫時說:我不喜歡純粹的風景畫和靜物畫,我也不喜歡鑽進古人堆裡不出來,畫那些小橋流水,煙村泛家,我希望我的繪畫中有人情味和社會問題,我希望我的繪畫是文學方式的另一種表態,其實這就是豐子愷與他同時代絕大多數畫家的區別。

他極度講意、講趣,不僅筆墨當隨時代,思想和人文關照更是當隨時代。

豐子愷他自己也說:作畫好比寫文章,哭的時候全力去哭,笑的時候全力去笑,我讀書喜歡讀與人生根本問題相關的書,我畫畫也喜歡畫與人生問題相關的畫。

豐子愷的漫畫應該說是文學藝術的一種獨特的容器,他的容器裡盛得是善念、慈心和仁義,而這些恰恰是人類靈魂深處的東西,是任何朝代任何社會都不會被淘汰的東西。

沒有豐子愷,中國的漫畫至少在那個年代不會進步的那麼快,也不會影響更多的人,他以如此簡的筆法創造一類門派,成為一代鼻祖,中國唯此一人。

我愛讀豐子愷的漫畫,也喜歡他的散文,讀他的文章,我的心靈會變成平靜的河流;讀他的漫畫,我心靈的癢癢肉仿佛會被撓著,思想會不時發笑聲。

張震 讀書樂

作者:張震,獨立文人畫畫家,知名作家,文藝評論家。喜歡獨立思考、寫作、畫畫,避熱鬧,輕粉華,忌悖德,不嚮往混的好,只想平和平靜地與紙筆交朋友,南山種豆,東籬采菊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