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故鄉已荒蕪,今年春節你還回鄉下嗎?

南方大雪大寒, 姥爺扛不住, 就病倒了。 陪妻子回到闊別三年的故鄉。 映入眼簾的, 是一派荒蕪凋零的景象。

大舅哥開車把我們送到丘陵裡的老房子,

姥姥姥爺相依為命, 依然住在鄉下。 聽大舅哥講, 老房子有地, 有雞, 有水塘, 捨不得離開, 不願意到城裡居住。

車子開過鄉鎮就沒路了。 丘陵地區的小山路, 由於下雪結冰, 車子不敢開。 我問大舅哥, 為什麼水泥路不通到村子裡呢?

大舅哥說, 修這條水泥路, 市縣鄉都要出錢, 對村民實行了“利益成本共擔”機制, 需要村民家家戶戶出點錢。 但村裡已經沒有多少人居住了, 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 誰也不想出這點錢了。

一路泥, 一路雪, 走回老屋。 滿山的綠竹, 都在向大雪低頭。 許多竹子被壓折了, 就倒在路上, 也沒人收拾。 看看了小路上的雪, 也就明白了, 已經許久沒有人走過了。

順著小路走著, 一路上遇到的都是破敗的房子, 有的半塌了, 有的全塌了。 妻子一一指著這些房子, 說著戶主的名字和小時候的回憶, 然而隨著這些載體的坍塌, 那些回憶會不會也快灰飛煙滅了。

聽見幾聲狗吠, 爬過一個小坡, 就到了老屋。 兩個老人, 還有幾位附近的村民, 就圍著一個火盆取暖。

屋頂的白熾燈, 由於電壓不穩, 時明時暗。

聽見妻子對姥姥姥爺責怪地說, 每年寄這麼多錢, 你們就不知道修整一下房子嗎?城裡也有房子, 為什麼不搬過去住?非要在這裡受凍?

老人笑著說, 不要緊, 不要緊, 還能活幾年啊, 死了就埋坡上了, 浪費那錢幹啥呀。

屋前面有菜地, 養著雞, 水塘裡有魚, 不愁吃不愁喝的, 不想挪窩了。

第二天, 姥爺病情加重, 車子開不進來, 央求村裡人抬到水泥路上去。 村裡只來了幾個六七十歲的老人, 一個年輕人都沒有了。 所有的年輕都出去打工去了, 能走的老人也搬到城鎮去了, 一個村子剩不下三五戶了, 還都是老頭老太。

姥姥說, 現在的村子都破敗了, 水田都沒人種了, 再過幾年基本都是荒了, 我們都選好地了, 死了就埋坡上了, 老房子你們看著處理吧。

一個小時的路, 從燈火輝煌, 就到了漆黑荒涼, 好像倒退進入上一個世紀。 大城市就像一台八爪魚一樣的抽水機, 源源不斷地抽取了鄉村的人力物力。 當鄉村被抽幹的時候, 也就被遺棄的時候。

城市寫字樓裡的安迪、威廉、思密達, 當你們乘高鐵、換長途、坐蹦蹦, 即將回到你的故鄉。 當你換回翠花、二狗、大娃子的小名時, 你還願意留著這滿目荒涼的故鄉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