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馬關遇刺後,李鴻章給清廷發了一封六字電報,內容令人悲從中來

1895年甲午海戰, 以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而告終, 消息傳到京城, 朝廷震驚, 光緒和慈禧都感到束手無策, 此時此刻, 最要緊的, 是想想怎麼善後。

春帆樓和談現場

日方同意了和談的要求, 但前提是, 清廷必須派直隸總督李鴻章, 或是恭親王為談判代表, 赴日和談, 於是, 在慈禧的任命下, 李鴻章挑起了這個擔子, 率領談判使團, 赴日本馬關一行。

不出所料, 以日相伊藤博文為首的日本使團在談判桌上提出了近乎苛刻的停戰要求, 其內容簡直與巧取豪奪無異, 一時間, 中日雙方在春帆樓唇槍舌劍, 談判幾度陷入膠著狀態。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

3月24日下午4時, 中日第三次談判結束後, 身心疲憊的李鴻章在隨侍的陪伴下離開春帆樓, 乘轎返回驛館。 然而, 就在李鴻章的官轎即將抵達驛館時, 圍觀人群中突然躥出一名日本男子, 在左右未及反應的情況下抬手向李鴻章開槍射擊, 子彈擊中李鴻章左側面頰, 頓時血流如注, 現場一片混亂。

事後, 這個名叫小山六之助的刺客很快落網。 日方一心希望這件事的影響力不要擴大, 以免給西方列強藉口, 干涉中日和談, 於是在事發後做了大量的“彌補”工作, 試圖讓事件儘快得以平息。

美子皇后甚至還派了兩名護士, 攜帶皇后親手製作的繃帶, 跟隨御醫一塊兒前來為李鴻章診治。

右為襲擊李鴻章的日本浪人小山六之助(又名小山豐太郎)

李鴻章傷勢不輕, 子彈打在了他左眼下的骨頭縫隙裡, 當他從昏迷中醒來時,

大夫如實告訴他:由於傷處位置特殊, 子彈無法取出。

李鴻章聽罷, 長歎一聲, 對身邊人講:“此血可報國矣。 ”

關於這次遇刺, 李鴻章給清廷的電報中僅用了六個字來描述:“傷處疼, 彈難出。 ”寥寥數字, 令人讀了不禁悲從中來, 可想而知, 當時李鴻章的內心有多麼悲痛!

日本馬關(今下關)春帆樓附近的“日清講和紀念館”。

然而更讓他悲憤的是日方的惺惺作態, 漫天要價, 而清政府的回復卻依然是模棱兩可的態度:“鴻章酌情辦理”, 諷刺的是, 這封回電, 也是六個字。

1895年四月, 當李鴻章帶著染血的黃馬甲踏上歸途之際, 迎來的卻是舉國上下痛駡其喪權辱國, 和清廷斥責他辦事不利的結果, 可又有誰知道, 背靠著一個積貧積弱的祖國, 李大人在日本的遭遇, 是多麼無奈和痛苦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