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權力牢籠裡的美國總統們

美國媒體報導尼克森辭職。

《籠子裡的美國總統》

作者:陳偉

版本:法律出版社 2017年

通過對美國白宮史上三個著名的總統濫權案例聽聞此事後, 衝破障礙前往災區, 拍攝了真實的人間慘劇, 並在《時代》週刊上刊發詳細報導。

1944年, 白修德又隨美國軍事觀察團在延安採訪了三周, 充滿朝氣的中國共產黨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到美國後, 他將自己在中國的見聞寫成了一部書, 名為《中國的驚雷》,

在美國暢銷一時。 在美國新聞界, 白修德也因此獲得了與愛德格·斯諾齊名的歷史地位。

此後, 如果白修德繼續關注中國, 他很可能像斯諾一樣, 成為美國人眼中的“中國通”和中國人的“老朋友”, 被定格在兩國人民的歷史記憶之中。 但是, 由於中美隔絕, 回到美國之後的白修德, 迅速將自己作為專業新聞記者的敏銳目光轉向了國內的政治活動, 連續報導了1960-1980年間的五次總統大選, 並出版了四部系列同名著作《美國總統的誕生》, 其中, 講述1960年那場關鍵選舉的第一部《美國總統的誕生:1960》, 還獲得了美國新聞界最高獎“普利策獎”。

那場大選, 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也改變了美國總統的權力邊界, 出現了所謂的“帝王總統”。 然而好景不長,

由於“帝王總統”胡作非為, 美國民眾最終紮緊了制度的牢籠, 將總統關進了籠子裡。 《籠子裡的美國總統》一書, 以輕鬆幽默的筆調, 淋漓盡致地介紹了尼克森、雷根、克林頓三位美國總統所經受的權力牢籠約束。

尼克森與1960年大選

1960年的大選是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理查·尼克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約翰·甘迺迪之間展開的巔峰對決。 他們兩人, 一個是具有8年副總統經驗、迫切希望“轉正”的政壇老手, 一個是家世顯赫、極富魅力的聯邦參議員。 最終, 尼克森以0.2%的普選票差距, 敗給了比自己小四歲的甘迺迪。

不過, 有心理學家認為, 尼克森與其說是敗給了甘迺迪, 還不如說是敗給了電視。 在1960年的大選末期, 競選雙方展開了美國史上的首次總統競選電視辯論。

據說尼克森在上鏡前拒絕化妝, 辯論過程中滿頭大汗、焦躁不安。 在“挑戰者”甘迺迪面前顯得左支右絀、疲於應對。

當然, 也有人提出, 甘迺迪在大選中險勝主要靠的是選舉舞弊。 因為在伊利諾和德克薩斯兩州, 甘迺迪獲得的普選票數, 竟然大大超過了兩州民主黨登記選民的總數, 大約有36萬張選票涉嫌作弊。 對此, 共和黨當然不服氣, 當時, 黨內大佬們就紛紛鼓勵尼克森提出重新清點選票要求, 甚至是向聯邦最高法院提起訴訟。 但是尼克森以大局為重, 主動放棄重新計票。 他後來在《六次危機》中寫道:“如果我要求重新計票, 新政府的組織以及舊政府對新政府在職權上有秩序的移交,

就可能推遲數月, 整個聯邦政府內的局勢將亂成一團”, “將會在美國造成無法估計和持久的損害”。

但是作為“自由化”大本營的新聞媒體卻並不買帳, 他們厭惡尼克森的保守“反共”立場, 不相信他的所作所為。 當然, 尼克森也不信任新聞媒體。 在後來的1968年大選中, 他繞開新聞媒體, 直接向所謂的“沉默多數”選民呼籲, 竟然大獲成功。

不過, 尼克森雖然在1968年登上了總統, 1960年大選失利的陰影卻一直揮之不去, 為了確保在1972年能連選連任, 他同意自己領導的競選班子利用一切手段收集對手的情報。 正是在採取非法手段收集民主黨競選情報的過程中, 尼克森的白宮顧問連同他所雇傭的“管子工”被警方抓獲, 引發“水門事件”。 尼克森得知此事後, 非但佯裝不知內情,還參與掩蓋,招來國會調查與法院審判。在新聞輿論揭露批評、國會彈劾威脅和最高法院一致判決的三重壓力之下,尼克森被迫辭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辭職的總統。

翻船“水門”的“帝王總統”

《美國憲政歷程》中“‘帝王總統’的自我彈劾”一章曾對“水門事件”與尼克森下臺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做了清楚明白的介紹。學者陳偉從美國權力分享、三權鼎立的憲政框架入手,介紹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總統權力的急劇擴張,導致美國從19世紀的“國會政體”演變為20世紀的“總統憲政”。到尼克森執政時期,“帝王總統”的權力由外交和軍事領域日益擴展到國內政治。白宮幕僚大權獨攬、專橫跋扈,甚至發展到建立秘密員警“管子工”的程度。最初只是“屁事兒”一樁的水門竊聽案,實際上只是白宮幕僚一系列非法行為的冰山一角。這種現象引起了國會、新聞媒體和各界有識之士的不安和警覺。新聞媒體對水門案的揭露,給立法、司法部門制衡總統和白宮幕僚的權勢提供了千載良機。由於特別檢察官、聯邦地區法院和國會深入調查水門事件,聯邦最高法院果斷介入,對總統行政特權予以限制,導致尼克森被迫辭職。所謂“帝王總統”從此一蹶不振。

近幾年,陳偉將《美國憲政歷程》中的“水門案”一章擴充成編,以“帝王總統”翻船“水門”為題,收入《籠子裡的美國總統》一書,作為第一編。其中很多內容幾乎完全改寫,而且增加了精彩的心理分析與宏闊多邊的國際視野。比如,在描寫尼克森艱苦卑微童年造成的與生俱來的緊張與不安時,陳偉寫到,“就深層性格而言,尼克森沉默寡言,天性怕羞,喜歡沉思冥想,不擅長與人交往。雖然靠競選出人頭地,尼克森卻把競選視為苦役和煎熬。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承受著沉重的精神壓力,遭逢世態炎涼風霜,忍受媒體刻薄挖苦,以及一度連遭敗績的慘痛經歷,都已成為尼克森心中永遠的痛”。

但是,尼克森青史留名的強烈衝動卻不遜於美國歷史上的任何一位總統,所以他才會在白宮安裝自動錄音系統,希望退休後能夠根據錄音撰寫最精彩的總統回憶錄;所以他才會先派基辛格、然後親自出馬,不遠萬里跨越太平洋,發展與中國的正常關係。誰料,他在白宮留下的錄音帶,竟成為自掘的墳墓,將自己拉下總統寶座。

憲法界定權力邊界

當然,《籠子裡的美國總統》並非尼克森個人傳記或者“水門事件”研究報告,而是以“水門事件”與後來的雷根政府時期的“伊朗門事件”(上世紀80年代)和克林頓政府時期的“拉鍊門事件”(上世紀90年代)為三大個案,探討美國政治文化和制度中,總統所受到的各種制約。

“伊朗門事件”和“拉鍊門事件”這兩大醜聞之所以出現,固然跟美國總統權力太大,疏于約束下屬或者疏于自我約束密切相關,但醜聞最終得以曝光,與美國強大、獨立而且偏愛揭醜的新聞媒體密不可分。

及時而充分的新聞曝光一方面增加了民眾的知情度,影響他們的情感好惡和選擇偏好,另一方面,也給負有管理責任公共義務的掌權者造成輿論壓力,這種透明而有壓力的新聞輿論環境所構築的“軟性牢籠”,讓身處其中的掌權者時刻提醒自己,小心行使手中的權力,不要碰壁。

但是,權力具有天然的擴張性,不碰到堅實的邊界,不可能收手。總統的權力邊界當然不能完全指望毫無政治權力的新聞媒體,而是來自于美國憲法文本的授權與建立在憲法基礎之上的慣例。美國的成文憲法就是總統的權力牢籠,這個籠子每四年打開一次,鑰匙就掌握在選民手中。為了制約總統,美國憲法還賦予國會否決甚至是彈劾總統的權力。這就好比,萬一猛獸衝破牢籠,出來傷人,飼養員有權將其擊斃。

當然,彈劾總統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非常手段,類似於核武器,可以儲備恐嚇,但是無法也不能經常使用。要紮緊美國總統日常權力的牢籠,還需要另外一項制度設計:美國國會的調查聽證權。無論是“水門事件”,還是後來的“伊朗門事件”和“拉鍊門事件”,國會的聽證會都是令總統頭疼和畏懼巨大威脅。而且國會為舉行聽證、收集證據,還可以發傳票,收到傳票者不得拒絕出席,若是無故不到,則屬於藐視國會,與藐視法庭一樣,可以入罪。

為了制約總統這頭猛獸,防止總統濫用權力,在上述常規與非常手段之外,美國政治體制中還有一項不太常用的特殊手段:設立獨立(特別)檢察官,具體負責調查和起訴涉嫌違法的總統。有趣的是,獨立(特別)檢察官辦公室雖然設在司法部,但卻相對獨立,不受司法部長和總統直接管轄。在美國歷史上,尼克森和克林頓兩位總統,都曾受到獨立(特別)檢察官的調查與起訴。

不過,美國總統受到國會的如此眾多制約,固然很難有機會濫權,但是兩者之間的鬥爭,往往也會造成“府院之爭”式的國會與總統對立,加上黨派分歧與利益團體糾葛,導致美國政府效率和治理能力低下,嚴重時甚會迫使政府關門。

正如陳偉在書尾所言,如何妥善地處理分權制衡、限權政府與行政效率、治理能力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英美等西方國家數百年的民主法治歷程,並沒有給世人提供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完美答案。在多數情況下,人們只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而已。 □胡曉進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的誕生:1960》

作者:(美)白修德

譯者:舒琦 趙仁濤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6年11月

《美國憲政歷程》

作者:任東來 陳偉 白雪峰

版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5年6月

非但佯裝不知內情,還參與掩蓋,招來國會調查與法院審判。在新聞輿論揭露批評、國會彈劾威脅和最高法院一致判決的三重壓力之下,尼克森被迫辭職,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辭職的總統。

翻船“水門”的“帝王總統”

《美國憲政歷程》中“‘帝王總統’的自我彈劾”一章曾對“水門事件”與尼克森下臺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做了清楚明白的介紹。學者陳偉從美國權力分享、三權鼎立的憲政框架入手,介紹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總統權力的急劇擴張,導致美國從19世紀的“國會政體”演變為20世紀的“總統憲政”。到尼克森執政時期,“帝王總統”的權力由外交和軍事領域日益擴展到國內政治。白宮幕僚大權獨攬、專橫跋扈,甚至發展到建立秘密員警“管子工”的程度。最初只是“屁事兒”一樁的水門竊聽案,實際上只是白宮幕僚一系列非法行為的冰山一角。這種現象引起了國會、新聞媒體和各界有識之士的不安和警覺。新聞媒體對水門案的揭露,給立法、司法部門制衡總統和白宮幕僚的權勢提供了千載良機。由於特別檢察官、聯邦地區法院和國會深入調查水門事件,聯邦最高法院果斷介入,對總統行政特權予以限制,導致尼克森被迫辭職。所謂“帝王總統”從此一蹶不振。

近幾年,陳偉將《美國憲政歷程》中的“水門案”一章擴充成編,以“帝王總統”翻船“水門”為題,收入《籠子裡的美國總統》一書,作為第一編。其中很多內容幾乎完全改寫,而且增加了精彩的心理分析與宏闊多邊的國際視野。比如,在描寫尼克森艱苦卑微童年造成的與生俱來的緊張與不安時,陳偉寫到,“就深層性格而言,尼克森沉默寡言,天性怕羞,喜歡沉思冥想,不擅長與人交往。雖然靠競選出人頭地,尼克森卻把競選視為苦役和煎熬。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承受著沉重的精神壓力,遭逢世態炎涼風霜,忍受媒體刻薄挖苦,以及一度連遭敗績的慘痛經歷,都已成為尼克森心中永遠的痛”。

但是,尼克森青史留名的強烈衝動卻不遜於美國歷史上的任何一位總統,所以他才會在白宮安裝自動錄音系統,希望退休後能夠根據錄音撰寫最精彩的總統回憶錄;所以他才會先派基辛格、然後親自出馬,不遠萬里跨越太平洋,發展與中國的正常關係。誰料,他在白宮留下的錄音帶,竟成為自掘的墳墓,將自己拉下總統寶座。

憲法界定權力邊界

當然,《籠子裡的美國總統》並非尼克森個人傳記或者“水門事件”研究報告,而是以“水門事件”與後來的雷根政府時期的“伊朗門事件”(上世紀80年代)和克林頓政府時期的“拉鍊門事件”(上世紀90年代)為三大個案,探討美國政治文化和制度中,總統所受到的各種制約。

“伊朗門事件”和“拉鍊門事件”這兩大醜聞之所以出現,固然跟美國總統權力太大,疏于約束下屬或者疏于自我約束密切相關,但醜聞最終得以曝光,與美國強大、獨立而且偏愛揭醜的新聞媒體密不可分。

及時而充分的新聞曝光一方面增加了民眾的知情度,影響他們的情感好惡和選擇偏好,另一方面,也給負有管理責任公共義務的掌權者造成輿論壓力,這種透明而有壓力的新聞輿論環境所構築的“軟性牢籠”,讓身處其中的掌權者時刻提醒自己,小心行使手中的權力,不要碰壁。

但是,權力具有天然的擴張性,不碰到堅實的邊界,不可能收手。總統的權力邊界當然不能完全指望毫無政治權力的新聞媒體,而是來自于美國憲法文本的授權與建立在憲法基礎之上的慣例。美國的成文憲法就是總統的權力牢籠,這個籠子每四年打開一次,鑰匙就掌握在選民手中。為了制約總統,美國憲法還賦予國會否決甚至是彈劾總統的權力。這就好比,萬一猛獸衝破牢籠,出來傷人,飼養員有權將其擊斃。

當然,彈劾總統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非常手段,類似於核武器,可以儲備恐嚇,但是無法也不能經常使用。要紮緊美國總統日常權力的牢籠,還需要另外一項制度設計:美國國會的調查聽證權。無論是“水門事件”,還是後來的“伊朗門事件”和“拉鍊門事件”,國會的聽證會都是令總統頭疼和畏懼巨大威脅。而且國會為舉行聽證、收集證據,還可以發傳票,收到傳票者不得拒絕出席,若是無故不到,則屬於藐視國會,與藐視法庭一樣,可以入罪。

為了制約總統這頭猛獸,防止總統濫用權力,在上述常規與非常手段之外,美國政治體制中還有一項不太常用的特殊手段:設立獨立(特別)檢察官,具體負責調查和起訴涉嫌違法的總統。有趣的是,獨立(特別)檢察官辦公室雖然設在司法部,但卻相對獨立,不受司法部長和總統直接管轄。在美國歷史上,尼克森和克林頓兩位總統,都曾受到獨立(特別)檢察官的調查與起訴。

不過,美國總統受到國會的如此眾多制約,固然很難有機會濫權,但是兩者之間的鬥爭,往往也會造成“府院之爭”式的國會與總統對立,加上黨派分歧與利益團體糾葛,導致美國政府效率和治理能力低下,嚴重時甚會迫使政府關門。

正如陳偉在書尾所言,如何妥善地處理分權制衡、限權政府與行政效率、治理能力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英美等西方國家數百年的民主法治歷程,並沒有給世人提供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完美答案。在多數情況下,人們只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而已。 □胡曉進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的誕生:1960》

作者:(美)白修德

譯者:舒琦 趙仁濤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6年11月

《美國憲政歷程》

作者:任東來 陳偉 白雪峰

版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5年6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