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留住記憶,是文字最誠懇的工作

《生命的力量:一個麻風病人的紀實》

作者:林強

版本: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7年8月

《讓教育多一點理想》

作者:陳心想

版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5年12月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作者:林奕含

版本: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 2018年1月

《時間:現代與後現代經驗》

作者:(奧地利)赫爾嘉·諾沃特尼

編者:景天魁、朱紅文

譯者:金夢蘭、張網成

版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年10月

掃碼關注有時TimeTo

掃碼關注新京報書評週刊

這一周, 我們關注的幾個話題, 都與記憶——或留在記憶中的痛苦——有關。 當林奕含用寫小說的方式, 把自己曾經遭受過的暴力訴諸文字, 我們在一個個比喻之間窺見她內心的慘痛和折磨。 當十幾次探訪“麻風村”的林強用一本書寫下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我們可以借此回顧那段漸被遺忘的歷史。 當最後一批90後已經年滿十八歲, 個人的回憶能幫我們喚起時代潮水曾經的動盪與新變。 每個個體的記憶都是有局限的, 但文字和書籍, 可以讓更多的記憶得以存留。

記憶

麻風病村

這段歷史, 我們已經快忘了

1月28日是“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現在, 這一病症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已經基本消除, 以至於很多人對它一無所知。 但在距離我們並不遙遠的歷史上, 麻風病製造過無數病痛、殘疾和人間慘劇。 由於麻風病具有傳染性, 而且發展到後期會導致毛髮脫落、眼鼻塌陷、四肢畸形等可怕的外部症狀, 病人經常會遭遇歧視、恐慌和汙名化。

《麻風病村的這段歷史, 我們已經快忘了》這篇文章, 我們主要關注的是中國從上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 為了防治和控制麻風病的病情, 專門給麻風病人居住和治療的“麻風村”。 多年過去, 儘管當年的病人幾乎都早已痊癒, 卻因為社會的歧視和壓力, 很多仍然不得不生活在與世隔絕的“麻風村”中。

我們採訪了十幾年來多次進入麻風村探訪, 給予村民們切實幫助的攝影師林強, 聽他講述他所看到的麻風病人們的故事、麻風村的過去和現在, 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一特殊的群體。 如林強所說, 麻風病將被消除, 那一批麻風病人也終將離開人世, 但“這段歷史的東西是永遠消除不了的”, 我們不僅不應將其遺忘, 還應該感謝他們。

70後的十八歲

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青春

進入2018年, 意味著最年輕的90後也年滿十八歲成年, 又一代人離開了少年時代, 開始真正進入社會和歷史。 向前回顧, 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青春、不同的十八歲。 而在一個轉型的社會之中, 懷舊往往來得更迅猛。 《寒門子弟的十八歲:遇見過粗暴執法, 但還有夢和未來》一文,是一位70後知識人對十八歲的回憶。那是1992年,《春天的故事》所唱的年份。那一年的春、夏、秋、冬,對於他個人而言,意味著一些將要發生的轉變和可能。而從私人化的敘述中,我們同樣能夠感受到外在環境正在發生的變動。

坐在教室裡的他,突然可以和同學討論“市場經濟”了:“原來市場經濟也有好處”。而此前任課老師提醒“這個問題可不能談!”轉眼間,課本也更換。那一年,作者經歷了青春的綻放,也經歷了家庭貧寒而遭遇基層農村辦事員的粗暴執法,產生過困惑,但不卑不亢,不偏不倚。而今26年過去,他有懷念,也有反思。

書事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每一個比喻和修辭都是暴力現場

2017年4月27日,26歲的臺灣作家林奕含因不堪抑鬱症的折磨自縊身亡,留下了唯一一部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一悲劇事件和她曾遭受補習班老師長期性侵的經歷引發了巨大關注。最近,這本書的簡體中文版正式問世,如果不考慮背後的“真人真事”,它是否仍是值得認真閱讀的小說?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推送的這篇文章,是從文本層面對《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進行的解讀。

作者肖一之認為,林奕含在小說中斧鑿過的語言不是耽求病態審美、包庇施暴者的文字遊戲,而是努力指向幾乎無法言說的極致暴力;更重要的是,控訴假借文字和美感的施暴者不僅僅需要陳述事實,還需要從施暴者手中奪回對文字的掌控,奪回開口的權力,也要奪回熱愛文字的權利。在小說密集的比喻中,既有李國華的變態欲望,也有房思琪的抗爭,認真的讀者必須加以辨析,因為對《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來說,把控修辭不僅僅是寫作的手段,也是抗爭的核心。

生活

時光飛逝

為什麼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相似的感覺,和小時候相比,長大後的時間會過得越來越快。為什麼呢?我們是如何感知時間?而關於時間的錯覺又如何欺騙我們?關於這個問題,網路上有很多看似非常高深有理的物理學解釋,如宇宙加速膨脹、Windows時鐘忽快忽慢、近年來減少增加閏秒、舒曼共振頻率加快……這些理論企圖向我們說明,不是大家感覺時間變快了,而是時間真的變快了。不過,只要認真查閱相關的學術論著,就會知道這些說法並沒有確切的研究依據。

《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其實是因為你已經沒有自己的時間》這篇文章,就是要仔仔細細地和大家聊一聊時間。作者運用神經學、腦科醫學的某些理論,來作為認識“時間變快”的參考。比如,隨著長大,我們對時間的計算與運用,越來越精准。而精准認知對事物有縮減功能,對時間如此,對空間也是如此。再比如,隨著我們漸漸長大,屬於自己的時間不可回頭地在漸漸變少,不可能再像小時候那樣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當時間被“分割”和“付出”,也會讓我們感到時間變少。

欄目

詩人讀詩(逢週二推送)

李亞偉 《我們》

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詩作,是詩人李亞偉的作品《我們》。李亞偉是第三代詩歌發起者和代表詩人之一,也是80年代最有名的地下詩人之一,最有名的詩當屬《中文系》,曾被傳抄至全國各大學的中文系。而《我們》這首詩,讀起來像是詩人代表著一代人在進行著內心的獨白——“我們從表面上來/我們流通,越過銀行帳戶,又賺回來一個/我們即使走在街上/也是被夢做出來的”。

FUN聲(逢週二推送)

甘地 逝世70周年

2018年1月30日,是印度聖雄、非暴力運動創造者,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領導者甘地逝世70周年。愛因斯坦對甘地評價:“後世的子孫也許很難相信,歷史上竟然走過這樣一副血肉之軀。”然而,甘地同樣也是一個爭議性的人物。在FUN聲欄目,我們為大家分享的是文章《一個長期從事政治的人,真可以避開黨派紛爭,出淤泥而不染?》,以此作為紀念,也努力窺見甘地的某一側面。

週末讀詩(逢周日推送)

江弱水 致敬穆旦

本周的“週末讀詩”欄目,江弱水老師繼續關注中國現代詩人。穆旦是上世紀40年代中國詩壇最重要的詩人之一,“綠色的火焰在草上搖曳/他渴求著擁抱你,花朵。/反抗著土地,花朵伸出來,/當暖風吹來煩惱,或者歡樂。/如果你是醒了,推開窗子,/看這滿園的欲望多麼美麗。”在江弱水看來,雖然他對穆旦借鑒西方現代詩人的比重過大有所不滿,但也漸漸意識到,穆旦的強度和複雜性,的確給中國新詩帶來某種新的活力,在最好的時候,他寫出的詩篇是無可替代的。我們理應向他致敬。

本周新媒體觀察/新京報記者 李妍

但還有夢和未來》一文,是一位70後知識人對十八歲的回憶。那是1992年,《春天的故事》所唱的年份。那一年的春、夏、秋、冬,對於他個人而言,意味著一些將要發生的轉變和可能。而從私人化的敘述中,我們同樣能夠感受到外在環境正在發生的變動。

坐在教室裡的他,突然可以和同學討論“市場經濟”了:“原來市場經濟也有好處”。而此前任課老師提醒“這個問題可不能談!”轉眼間,課本也更換。那一年,作者經歷了青春的綻放,也經歷了家庭貧寒而遭遇基層農村辦事員的粗暴執法,產生過困惑,但不卑不亢,不偏不倚。而今26年過去,他有懷念,也有反思。

書事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每一個比喻和修辭都是暴力現場

2017年4月27日,26歲的臺灣作家林奕含因不堪抑鬱症的折磨自縊身亡,留下了唯一一部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一悲劇事件和她曾遭受補習班老師長期性侵的經歷引發了巨大關注。最近,這本書的簡體中文版正式問世,如果不考慮背後的“真人真事”,它是否仍是值得認真閱讀的小說?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推送的這篇文章,是從文本層面對《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進行的解讀。

作者肖一之認為,林奕含在小說中斧鑿過的語言不是耽求病態審美、包庇施暴者的文字遊戲,而是努力指向幾乎無法言說的極致暴力;更重要的是,控訴假借文字和美感的施暴者不僅僅需要陳述事實,還需要從施暴者手中奪回對文字的掌控,奪回開口的權力,也要奪回熱愛文字的權利。在小說密集的比喻中,既有李國華的變態欲望,也有房思琪的抗爭,認真的讀者必須加以辨析,因為對《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來說,把控修辭不僅僅是寫作的手段,也是抗爭的核心。

生活

時光飛逝

為什麼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相似的感覺,和小時候相比,長大後的時間會過得越來越快。為什麼呢?我們是如何感知時間?而關於時間的錯覺又如何欺騙我們?關於這個問題,網路上有很多看似非常高深有理的物理學解釋,如宇宙加速膨脹、Windows時鐘忽快忽慢、近年來減少增加閏秒、舒曼共振頻率加快……這些理論企圖向我們說明,不是大家感覺時間變快了,而是時間真的變快了。不過,只要認真查閱相關的學術論著,就會知道這些說法並沒有確切的研究依據。

《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其實是因為你已經沒有自己的時間》這篇文章,就是要仔仔細細地和大家聊一聊時間。作者運用神經學、腦科醫學的某些理論,來作為認識“時間變快”的參考。比如,隨著長大,我們對時間的計算與運用,越來越精准。而精准認知對事物有縮減功能,對時間如此,對空間也是如此。再比如,隨著我們漸漸長大,屬於自己的時間不可回頭地在漸漸變少,不可能再像小時候那樣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當時間被“分割”和“付出”,也會讓我們感到時間變少。

欄目

詩人讀詩(逢週二推送)

李亞偉 《我們》

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詩作,是詩人李亞偉的作品《我們》。李亞偉是第三代詩歌發起者和代表詩人之一,也是80年代最有名的地下詩人之一,最有名的詩當屬《中文系》,曾被傳抄至全國各大學的中文系。而《我們》這首詩,讀起來像是詩人代表著一代人在進行著內心的獨白——“我們從表面上來/我們流通,越過銀行帳戶,又賺回來一個/我們即使走在街上/也是被夢做出來的”。

FUN聲(逢週二推送)

甘地 逝世70周年

2018年1月30日,是印度聖雄、非暴力運動創造者,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領導者甘地逝世70周年。愛因斯坦對甘地評價:“後世的子孫也許很難相信,歷史上竟然走過這樣一副血肉之軀。”然而,甘地同樣也是一個爭議性的人物。在FUN聲欄目,我們為大家分享的是文章《一個長期從事政治的人,真可以避開黨派紛爭,出淤泥而不染?》,以此作為紀念,也努力窺見甘地的某一側面。

週末讀詩(逢周日推送)

江弱水 致敬穆旦

本周的“週末讀詩”欄目,江弱水老師繼續關注中國現代詩人。穆旦是上世紀40年代中國詩壇最重要的詩人之一,“綠色的火焰在草上搖曳/他渴求著擁抱你,花朵。/反抗著土地,花朵伸出來,/當暖風吹來煩惱,或者歡樂。/如果你是醒了,推開窗子,/看這滿園的欲望多麼美麗。”在江弱水看來,雖然他對穆旦借鑒西方現代詩人的比重過大有所不滿,但也漸漸意識到,穆旦的強度和複雜性,的確給中國新詩帶來某種新的活力,在最好的時候,他寫出的詩篇是無可替代的。我們理應向他致敬。

本周新媒體觀察/新京報記者 李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