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平天國一共封了多少個王,看了令人唏噓

如今很多人對太平天國胡亂封王大加嘲諷, 其實那只是太平天國後期行將滅亡之時的事情, 在太平天國早期, 封王是極為謹慎的,

而且謹慎到無可複加的地步。

史實是, 太平天國從1851-1864存在的前八年(1851-1859)裡, 只封了九個王, 後來又取消掉4個, 實際上只有五個王。

自1859年-1861年, 太平天國封了七個王(一說十個王)。

也就說, 太平天國前期的十年裡, 只封了十六個王, 去掉四個被削除的, 實際上只封了十二個王(世襲的不算)。

太平天國最後的三年, 開始濫封王位, 出現了兩千多個王的現象, 但是實際上, 這些王又分為幾等, 除了數十個是有實權的以外, 其餘的王只能說是有名無實, 大家頂個名號過過王癮罷了。

因此, 可以嘲諷太平天國後期封王氾濫, 但是從總體上看, 太平天國前中期封王都極為謹慎, 非常嚴格, 洪秀全甚至在中期的時候要“永不封王”, 只是到了後來, 太平天國形勢急轉,

不得已才大肆封王。

太平天國主要的封王時間表如下:

1.從永安到建都天京(1851-1853):只有五個王。

東王楊秀清, 西王蕭朝貴, 南王馮雲山, 北王韋昌輝, 翼王石達開。

五王裡面, 東王西王是一等王, 南王北王是二等王, 翼王是三等王。

2.天京事變之前(1854-1856):加封兩個王。

燕王秦日綱, 1854年左右封王, 後降為頂天燕, 因罪此王位除。

豫王胡以晄, 1854年左右封王, 後降為護天豫。

燕王和豫王是四等王。

3.天京事變到洪仁來天京之前(1856-1859):只有兩個王。

安王洪仁發, 福王洪仁達, 很快此二人王位又被削去。 (後期洪仁發改封信王, 洪仁達改封勇王)

天京事變後, 封石達開為義王, 石達開不受。

這個時期, 洪秀全有向太平天國全體軍民表示“永不封王”之意。

4.洪仁來天京之後直到1861年春天, 封七王。

幹王洪仁, 英王陳玉成, 忠王李秀成, 贊王蒙得恩, 侍王李世賢, 輔王楊輔清, 章王林紹章。

洪仁來到天京之後, 不到一個月就被封為幹王八千歲, 但是朝中五主將(蒙得恩、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韋志俊)不服, 洪仁被俘之後供詞說:“畢竟武官眾口沸騰,

予見眾將中唯陳玉成忠勇超群, 乃保奏王爵, 旨准封為英王, 詔明內事不決問幹王, 外事不決問英王, 內外不決問天王。 眾心歙然凜遵, 俱服節制, 于天王萬壽前, 封李秀成為忠王, 李世賢為侍王。 ”

5.天京失陷, 太平天國滅亡(1861-1864):王位濫封時期。

昭王黃文英被俘供詞稱:“起初是有大功的才封王, 到後來就亂了, 由廣西跟出來的都封王, 本家親戚也都封王, 捐錢糧的也都封王。 ”

“東西南北四王、翼王, 現在的幹王執掌朝綱, 是一等王;若英王、忠王、侍王執掌兵權, 是二等王;若康王、堵王、聽王會打仗的, 是三等王;若我與恤王, 是四等王。 那五等王一概都叫列王。 ”

“賊營內的王職, 現在約計有千餘, 多是有職無權的。 ”

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供詞稱:“南京有千多王未出。

6.追封的王(約1862年)

求王林鳳祥, 請王李開芳, 祝王吉文元

肺王羅大綱, 腑王朱錫錕(據幼天王洪天貴福供詞)

嘏王王盧六, 勤王林啟容, 吳王吳立泰

7.世襲的王以及洪秀全家族親戚, 其他王的親戚等。

幼天王洪天貴福, 光王洪天光, 明王洪天明

幼東王洪天佑(洪秀全之子,過繼給東王),幼西王蕭有和,幼南王蕭有福

幼豫王胡萬勝

幼英王(名不詳,陳玉成之子),幼忠王(名不詳,李秀成之子)

其他的世襲王

因此,對太平天國封王要合理看待,細察起來,太平天國濫封只在最後的三年,前十年是非常慎重的。

明王洪天明

幼東王洪天佑(洪秀全之子,過繼給東王),幼西王蕭有和,幼南王蕭有福

幼豫王胡萬勝

幼英王(名不詳,陳玉成之子),幼忠王(名不詳,李秀成之子)

其他的世襲王

因此,對太平天國封王要合理看待,細察起來,太平天國濫封只在最後的三年,前十年是非常慎重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