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世界上本來沒有永康路,你在酒吧裡想道

我一直把永康街和永康路弄混。

臺灣是有一條永康街的。

2012年, 多得葉國威兄的熱情接待, 我們全家在永康街逛了多遍。 尤其是,

那裡的書店, 各種新舊書店, 簡直琳琅滿目, 很多在大陸完全不可能看到的書, 這裡都隨便看到, 尤其是一些三四十年代的珍貴“筆錄”, 哈哈, 簡直太開眼界了。 而且, 更何況, 在永康街的盡頭, 還有一家正宗的鼎泰豐小籠包呢。

那次在永康街頂頭吃過鼎泰豐的小籠包之後, 又在香港吃過, 在上海環貿廣場吃過, 總覺得哪裡不對頭——最貴的上海環貿廣場的鼎泰豐, 感覺最普通。 後來想想, 小籠包嘛, 就不該搞得那麼亮堂堂, 那麼高大上, 那麼多美女走來走去給你服務, 嚇得都不能好好吮吸小籠包子了。

而臺北永康街的鼎泰豐, 並不高大, 並不嚇人, 覺得, 恰恰好。 而且, 那臺北的服務, 是貼心而讓你覺得安心的。

我那時竟然不知道, 魔都上海,

也有一條永康街。 不, 是永康路!

我總是先入為主地, 把上海的永康路叫成永康街。

然而, 上海的不叫“街”, 只能叫做“路”。

這是為啥捏?有人能告訴我為啥嗎?為啥“道”“街”等, 都要統一為“路”捏?

從臺北永康街回來之後, 我們也帶回了一大箱書。

在魔都, 也有驚喜, 而且, 是突如其來的。

有一次, 不知怎麼的, 在襄陽南路向南一路走著, 走著, 走著, 就突然看到一條橫馬路, 叫做永康路。 當時慌不擇言, 理解先入為主地讀成了永康街。 哎呀, 一字之差, 差之毫釐, 謬以千里啊。

那時魔都的永康路還是一條熱鬧非常的酒吧街, 到了傍晚, 滿街都是洋人。 路的兩頭, 很多酒吧相互之間是“互通有無”的, 有些可能甚至就是一家兩店。 我們假裝也是外國人, 找了一個看著很洋氣、有好多洋人的店坐下, 點了啤酒,再點了雞翅和薯條。結果,上來了啤酒之後,過一陣子,上雞翅者,是從對面越界過來的。這個,很特別。

由此,永康路在酒吧興旺的那會兒,是有點“公社”的氣息,互通有無,彼此有密切的關係。這種自然交叉的方式,倒是非常民主,非常自由,非常的隨便,很適合一種民主文化的發展框架。

西方人在飲食上,與中國人興趣愛好差別很大。他們講究的時候,講究得讓人覺得荒唐和生氣,一切擺盤什麼的超級做作,自然也超級貴。各種煽乎之後,上來一道很金貴的菜。且不管是法國大餐還是西班牙大餐,那個量都不很豪爽,尤其是分餐,一人一份的,很不友好。這點,跟我們中國的飲食風格相比,就相差很遠。我們的大盆上菜,一起用筷,多麼的友好,多麼的融洽。

而至於普通洋人鍾愛的酒吧,就是另外一種意思。

永康路東起襄陽南路,西抵太原路,僅僅600米,很短的一條街,其中密佈著數十家酒吧。

雖然在上海,吾等亦好入酒吧。如過去在汾陽路150號的德國寶來納,在東平路15號和衡山路拐角的美國Shanghaibrewery(上海啤酒廠),都是洋人聚集之地,以及我這樣崇洋媚外者常去的地方。以至於,那裡的服務員,都熟悉我們一家三口了。有其他地方來上海的朋友,我也常常帶到上海啤酒廠這種地方來。

我在上海三十年,一直難以融入上海菜文化。這固然是我的問題,也是上海菜的問題。哈哈。我常常跟其他地方的朋友們說,上海無甚可吹的美食,好的都是外來的。

最近這幾年很流行粵菜,港式茶餐廳。上周,我們去了很多年沒去的諸安浜路上的最早的“唐宮”,發現這家店開了十幾年,居然沒有散夥,反而越來越紅火了。

又,上海現在於“美食”上,倒真的是“海納百川”,比起來,其他的方面都很保守很排外,飲食上,卻能容忍各種菜系爭光奪彩。很多菜系,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十分的熱鬧。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新派的現殺“水煮魚”又流行起來了,而且還都是連鎖方式的。那些三四斤起的黑魚,現殺現做,確實味道鮮活,內容簡約而滋味雋永,而且環境看起來還都算是棒的。

可見,國人的聰明才智,都用在了吃上。

關於吃,我們中國人的智慧太豐富了。同時,在吃上,也吃了很不少各種大虧小虧。“民以食為天”,講的是吃。但是人吃飽喝足了,總該不滿足於口腹之欲吧?然而,絕大多數人,確實就是滿足於口腹之欲,停留在這裡,上不去了。

連《三國演義》都特別會寫出“埋鍋做飯”這種細節。你們誰在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裡看到“埋鍋做飯”的寫法麼?肯定是沒有吧?

永康路和永康街,區別就在這裡。

臺北永康街的那些舊書店,哎呀呀,忽然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魔都的季風書店的黑暗中告別,我心裡有各種怪異的滋味,難以明說。臺北永康街另有一個特色,是咖啡的聚集地。這下好了,魔都永康路,在酒吧街之後,突然轉型,也變成了據說是咖啡街。

喝刁了,啤酒不是現釀的,都覺得so so。所以,那次和太太在永康路喝啤酒,體感一般。從街對面送過來的雞翅什麼的,感覺也一般。說老實話,真的遠不如寶來納和上海啤酒廠那種感覺。不過,大店的感覺與街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實際上,你看到像永康路這條酒吧街的那些洋人的“人頭擠擠”,就會發現,這裡,其實是這些外國人交際的場所。

酒吧,其實就是交際和消遣的場所。

這個,跟吃有關,但不停留在吃上。

你可以說,他們更注重的是,端著一杯啤酒,滔滔不絕,沒完沒了地說外語。

至於,吃什麼魚翅或者熊掌,真不是很重要。

你看,跟一個美女,而且這個美女還是你太太,在永康路上,端著一杯黃澄澄的啤酒,慢慢地喝,這還需要什麼魚翅和熊掌呢?口腹之欲,成為次要的因素了。關鍵在於眺望時間的流逝。

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何外國人端著一杯酒,沒完沒了地說,其實是不明白,對他們來說,這個時候,吃昇華為說了。

說,也是用嘴巴;吃也是用嘴巴。

區別在哪裡呢?

吃,是進食,從外往內。

說,是交流思想,從內而外。

2016年,美女編輯郭桴從北京來,為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和我的書的問題,進行溝通,我就把她請到了酒吧裡。喝點啤酒,嘮嘮嗑,很好。最怕是高檔包房,很做作地上很多菜(最可怕的是還要花很多錢),很高級地吃。

就不如,酒吧裡,那麼放鬆。吵吵嚷嚷的,熱熱鬧鬧的,聊起來,溝通很順暢。那次,一下子把三本書簽給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難道不是在上海啤酒廠喝啤酒的原因嗎?

很可惜,永康路是一條狹窄的老租界小路,是一條住著人的路。兩旁的二樓以上,很多居民投訴,說太吵了,要求整治。你說,酒吧不吵,還有什麼意思呢?默默地喝酒,默默地吃薯條?一聲不吭?

於是,徐匯區領導據說,就下令整治了。

永康路這個酒吧街,半封閉整治了大半年,每個門口前面擺了一個固定的花盆(或者花壇,用來幹嘛的不知道,可能就是讓你不方便),然後引進“高檔”的什麼什麼,就變成了高檔咖啡蛋糕一條街。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個消息,卻沒有動念頭去喝咖啡。

其實,我很希望有關方面考慮一下,像這種非主幹道,可以想想,好好思考一下,改回叫做“街”,而不必全都毫無特色毫無差別地叫做“路”。這個很國學的,你們要復古,這個路名改變,最有效果了。

這不是沒有參照的,改回叫做“街”,也不會不正確。我就很喜歡北京對很多道路的命名,例如“長安街”,為何不叫長安路呢?從街道命名角度,我認為香港最接近古代,他們那裡,什麼道(例如我常去吃“豬肚雞”的謝斐道),我常去逛並被滿街的金子鋪亮瞎了眼的“彌敦道”,海港城附近的廣東道、北京道,都是道。還有港島的“軒尼詩道”等,都非常的古典。

在大陸,幾乎所有的供人行走的“道”,都統稱叫做“路”了。我們簡體語言的一個最高目標,就是把差異化取消,把所有同一種屬的事物,都叫成一個樣兒,就如同有一度“先生”“小姐”等等,都取消了,全改成叫做“同志”一樣,這裡愛把“道”“路”“街”“巷”“弄”全都不加區別地混用一樣。在一座城池裡,道、路、街、巷、弄,各有自己的功能,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用處,這才是有秩序,有倫理的“道路”。

很多人整天在嘴巴上“復古”,談“國學”,大而化之,卻不懂得小處去學習。你把這些“路”的分別弄清楚了,就明白了很大一部分的傳統文化,是很講究“大小之辯”,講究“差別”和“各有其用”的。如果“街巷弄”都混而為“路”,那還有什麼詩意呢?

難道,那位以幽幽怨怨之風格聞名的現代詩人戴望舒的名作《雨巷》,可以改名叫做《雨路》嗎?你的情人,你夢中和詩中的情人,也就是我們華東師範大學最博學的前輩施蟄存教授的妹妹,像丁香一般的姑娘,她可以打著一把油紙傘,悠悠地走在一條“雨路”上嗎?

自然,身手足夠敏捷,敏捷到如黃易先生在《大唐雙龍傳》裡寫到的高麗頂尖高手傅君婥那樣是可以的。但是,嬌嬌滴滴、如花似玉的雨巷美人,就不一定能抵擋得住呼嘯而過的汽車和子彈般落下的樹葉了。打著油紙傘,還是走在“雨巷”裡比較好。

詩意,一定要有特定的環境,才可以產生。

所以,永康街,不可以叫做永康路。

然而,在魔都,卻真的有一條永康路,這讓人覺得怪怪的。

我很希望,魔都也改名叫做永康街,雖然我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

可以在一條路上,看見未來嗎?

如果永康路改名永康街,就是未來的一種。

文|葉開 出品|頭號地標

人文指導 | 葉開(中國頂級文學編輯)

點了啤酒,再點了雞翅和薯條。結果,上來了啤酒之後,過一陣子,上雞翅者,是從對面越界過來的。這個,很特別。

由此,永康路在酒吧興旺的那會兒,是有點“公社”的氣息,互通有無,彼此有密切的關係。這種自然交叉的方式,倒是非常民主,非常自由,非常的隨便,很適合一種民主文化的發展框架。

西方人在飲食上,與中國人興趣愛好差別很大。他們講究的時候,講究得讓人覺得荒唐和生氣,一切擺盤什麼的超級做作,自然也超級貴。各種煽乎之後,上來一道很金貴的菜。且不管是法國大餐還是西班牙大餐,那個量都不很豪爽,尤其是分餐,一人一份的,很不友好。這點,跟我們中國的飲食風格相比,就相差很遠。我們的大盆上菜,一起用筷,多麼的友好,多麼的融洽。

而至於普通洋人鍾愛的酒吧,就是另外一種意思。

永康路東起襄陽南路,西抵太原路,僅僅600米,很短的一條街,其中密佈著數十家酒吧。

雖然在上海,吾等亦好入酒吧。如過去在汾陽路150號的德國寶來納,在東平路15號和衡山路拐角的美國Shanghaibrewery(上海啤酒廠),都是洋人聚集之地,以及我這樣崇洋媚外者常去的地方。以至於,那裡的服務員,都熟悉我們一家三口了。有其他地方來上海的朋友,我也常常帶到上海啤酒廠這種地方來。

我在上海三十年,一直難以融入上海菜文化。這固然是我的問題,也是上海菜的問題。哈哈。我常常跟其他地方的朋友們說,上海無甚可吹的美食,好的都是外來的。

最近這幾年很流行粵菜,港式茶餐廳。上周,我們去了很多年沒去的諸安浜路上的最早的“唐宮”,發現這家店開了十幾年,居然沒有散夥,反而越來越紅火了。

又,上海現在於“美食”上,倒真的是“海納百川”,比起來,其他的方面都很保守很排外,飲食上,卻能容忍各種菜系爭光奪彩。很多菜系,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十分的熱鬧。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新派的現殺“水煮魚”又流行起來了,而且還都是連鎖方式的。那些三四斤起的黑魚,現殺現做,確實味道鮮活,內容簡約而滋味雋永,而且環境看起來還都算是棒的。

可見,國人的聰明才智,都用在了吃上。

關於吃,我們中國人的智慧太豐富了。同時,在吃上,也吃了很不少各種大虧小虧。“民以食為天”,講的是吃。但是人吃飽喝足了,總該不滿足於口腹之欲吧?然而,絕大多數人,確實就是滿足於口腹之欲,停留在這裡,上不去了。

連《三國演義》都特別會寫出“埋鍋做飯”這種細節。你們誰在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裡看到“埋鍋做飯”的寫法麼?肯定是沒有吧?

永康路和永康街,區別就在這裡。

臺北永康街的那些舊書店,哎呀呀,忽然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魔都的季風書店的黑暗中告別,我心裡有各種怪異的滋味,難以明說。臺北永康街另有一個特色,是咖啡的聚集地。這下好了,魔都永康路,在酒吧街之後,突然轉型,也變成了據說是咖啡街。

喝刁了,啤酒不是現釀的,都覺得so so。所以,那次和太太在永康路喝啤酒,體感一般。從街對面送過來的雞翅什麼的,感覺也一般。說老實話,真的遠不如寶來納和上海啤酒廠那種感覺。不過,大店的感覺與街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實際上,你看到像永康路這條酒吧街的那些洋人的“人頭擠擠”,就會發現,這裡,其實是這些外國人交際的場所。

酒吧,其實就是交際和消遣的場所。

這個,跟吃有關,但不停留在吃上。

你可以說,他們更注重的是,端著一杯啤酒,滔滔不絕,沒完沒了地說外語。

至於,吃什麼魚翅或者熊掌,真不是很重要。

你看,跟一個美女,而且這個美女還是你太太,在永康路上,端著一杯黃澄澄的啤酒,慢慢地喝,這還需要什麼魚翅和熊掌呢?口腹之欲,成為次要的因素了。關鍵在於眺望時間的流逝。

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何外國人端著一杯酒,沒完沒了地說,其實是不明白,對他們來說,這個時候,吃昇華為說了。

說,也是用嘴巴;吃也是用嘴巴。

區別在哪裡呢?

吃,是進食,從外往內。

說,是交流思想,從內而外。

2016年,美女編輯郭桴從北京來,為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和我的書的問題,進行溝通,我就把她請到了酒吧裡。喝點啤酒,嘮嘮嗑,很好。最怕是高檔包房,很做作地上很多菜(最可怕的是還要花很多錢),很高級地吃。

就不如,酒吧裡,那麼放鬆。吵吵嚷嚷的,熱熱鬧鬧的,聊起來,溝通很順暢。那次,一下子把三本書簽給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難道不是在上海啤酒廠喝啤酒的原因嗎?

很可惜,永康路是一條狹窄的老租界小路,是一條住著人的路。兩旁的二樓以上,很多居民投訴,說太吵了,要求整治。你說,酒吧不吵,還有什麼意思呢?默默地喝酒,默默地吃薯條?一聲不吭?

於是,徐匯區領導據說,就下令整治了。

永康路這個酒吧街,半封閉整治了大半年,每個門口前面擺了一個固定的花盆(或者花壇,用來幹嘛的不知道,可能就是讓你不方便),然後引進“高檔”的什麼什麼,就變成了高檔咖啡蛋糕一條街。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個消息,卻沒有動念頭去喝咖啡。

其實,我很希望有關方面考慮一下,像這種非主幹道,可以想想,好好思考一下,改回叫做“街”,而不必全都毫無特色毫無差別地叫做“路”。這個很國學的,你們要復古,這個路名改變,最有效果了。

這不是沒有參照的,改回叫做“街”,也不會不正確。我就很喜歡北京對很多道路的命名,例如“長安街”,為何不叫長安路呢?從街道命名角度,我認為香港最接近古代,他們那裡,什麼道(例如我常去吃“豬肚雞”的謝斐道),我常去逛並被滿街的金子鋪亮瞎了眼的“彌敦道”,海港城附近的廣東道、北京道,都是道。還有港島的“軒尼詩道”等,都非常的古典。

在大陸,幾乎所有的供人行走的“道”,都統稱叫做“路”了。我們簡體語言的一個最高目標,就是把差異化取消,把所有同一種屬的事物,都叫成一個樣兒,就如同有一度“先生”“小姐”等等,都取消了,全改成叫做“同志”一樣,這裡愛把“道”“路”“街”“巷”“弄”全都不加區別地混用一樣。在一座城池裡,道、路、街、巷、弄,各有自己的功能,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用處,這才是有秩序,有倫理的“道路”。

很多人整天在嘴巴上“復古”,談“國學”,大而化之,卻不懂得小處去學習。你把這些“路”的分別弄清楚了,就明白了很大一部分的傳統文化,是很講究“大小之辯”,講究“差別”和“各有其用”的。如果“街巷弄”都混而為“路”,那還有什麼詩意呢?

難道,那位以幽幽怨怨之風格聞名的現代詩人戴望舒的名作《雨巷》,可以改名叫做《雨路》嗎?你的情人,你夢中和詩中的情人,也就是我們華東師範大學最博學的前輩施蟄存教授的妹妹,像丁香一般的姑娘,她可以打著一把油紙傘,悠悠地走在一條“雨路”上嗎?

自然,身手足夠敏捷,敏捷到如黃易先生在《大唐雙龍傳》裡寫到的高麗頂尖高手傅君婥那樣是可以的。但是,嬌嬌滴滴、如花似玉的雨巷美人,就不一定能抵擋得住呼嘯而過的汽車和子彈般落下的樹葉了。打著油紙傘,還是走在“雨巷”裡比較好。

詩意,一定要有特定的環境,才可以產生。

所以,永康街,不可以叫做永康路。

然而,在魔都,卻真的有一條永康路,這讓人覺得怪怪的。

我很希望,魔都也改名叫做永康街,雖然我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

可以在一條路上,看見未來嗎?

如果永康路改名永康街,就是未來的一種。

文|葉開 出品|頭號地標

人文指導 | 葉開(中國頂級文學編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