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倒掛金鐘、吊鐘海棠、燈籠海棠、吊鐘梅美美美麗

倒掛金鐘, 又名吊鐘海棠、燈籠海棠、吊鐘梅等, 為柳葉菜科倒掛金鐘屬常綠亞灌木。 盆栽株高25~45釐米。 單葉對生或三葉輪生。 花單生莖端葉腋, 花柄長而下垂, 其園藝品種極多, 株高、花萼、花瓣等類型差別變化均很大。 花的顏色有白、粉、紅等;花瓣色彩豐富, 有白、粉、粉紅、玫瑰紅、紫、藍等色, 並有單瓣、重瓣之分。 下面我們來看看倒掛金鐘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倒掛金鐘的介紹

倒掛金鐘, 又名吊鐘海棠, 燈籠海棠, 為柳葉菜科倒掛金鐘屬多年生灌木花卉。 原產秘魯、智利、墨西哥等中南美洲國家。

倒掛金鐘花梗細長, 花朵下垂, 花萼筒狀似鐘, 開花時猶如一個個懸垂倒掛的彩色燈籠或金鐘, 隨風飄蕩, 非常豔麗;花期長, 花色鮮豔, 花形美觀別致,

是家庭盆栽養花宜選花卉。

二、倒掛金鐘的種類

常見的有上傘房倒掛金鐘、長筒倒掛金鐘、白萼金鐘盛開時垂花朵朵, 宛若懸垂的彩色燈籠, 綽約可愛, 為深受大眾歡迎的小型花卉。

三、倒掛金鐘生長的環境要求

1、土壤

盆土以沙性園土、腐殖土、農家肥各1/3混合配製。 每年春天進入生長旺季以前, 需換盆換土, 去掉部分盆土, 剪去部分老根, 根據植株大小改用大一點的花盆, 再補充配製好的盆土。 土壤宜疏鬆、肥沃, 且排水良好。 若積水, 植株就容易因爛根而致死亡。 春、秋季應適當鬆土。

2、光照

夏季應將植株放在通風涼爽處, 適宜溫度為15~25℃。 冬季室溫宜保持在10℃以上, 5℃以下可能受凍害。 秋季低於10℃時, 應放在室內養護。 光照不宜太強,

尤其是夏季, 要避免長時間的陽光直射, 以防造成葉片捲縮死亡。

3、溫度

倒掛金鐘生長的溫度為10~28℃, 夏天的溫度不能超過30℃, 因此夏天應做好降溫工作;冬天要求陽光充足, 培養溫度不能低於5℃, 否則就會引起凍害, 必須採取保溫措施。 另外, 無論冬天或夏天都要注意通風。

四、倒掛金鐘澆水的方法

要注意澆水, 生長期應保持盆土濕潤。 倒掛金鐘澆水一般應掌握“見幹見濕”的原則, 開花期間盆土過於或過濕, 均易引起落蕾、落花或落葉。 盆土長期過濕還易導致爛根、葉黃, 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冬季室溫低於10℃以下時, 更要嚴格控制澆水, 並停止施肥, 以防爛根。 每次施肥澆水後都應及時鬆土通氣。

五、倒掛金鐘施肥的方法

因倒掛金鐘生長快,

開花次數多, 故在生長期間要掌握薄肥勤施, 約每隔10天施1次稀薄餅肥或複合肥料, 開花期間也應每月施1次磷、鉀為主的液肥, 但高溫季節停止施肥。 施肥前盆土要偏幹;施肥後用細噴頭噴水1次, 以免葉片沾上肥水而腐爛。

六、倒掛金鐘的繁殖方法

1、播種繁殖:一些易結實的品種可用播種繁殖, 春秋溫室用育苗盤播種, 採用撒播法, 在15~20℃的溫度條件下, 約15天發芽, 春播種第二年才能開花。

2、扡插繁殖:扡插極易生根, 以一年生枝條扡插成活率為最高。 扡插一般春、秋兩季進行, 剪取長5~8cm生長健壯的頂梢作插穗, 保留2枚小葉, 其餘剪掉, 然後插於素沙土中, 入土1.2cm即可, 要遮蔭保溫保濕。 在溫度15~28℃條件下, 15天左右可全部生根, 夏季扡插時常常導致插穗腐爛死亡, 成活率低。

3、組織培養:可採用莖尖和頂端嫩葉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繁殖。

七、倒掛金鐘的修剪方法

對多年生植株宜在冬季摘心,剪去頂部5釐米至6釐米的嫩梢,促其多分枝。夏季休眠期短截細弱彎垂的徒長枝,使秋季開花繁茂。新栽培的幼株,在長至20釐米至30釐米時,去頂定幹,促發側枝,形成分枝多而均勻的株形。立秋前後進行二次摘心,迎來第二個盛花期。入室前進行一次全株修剪整形,剪去枯枝、弱枝、內向枝、過密枝,短截徒 長枝,以利聚焦養分,促發冬芽,為下一年打下基礎。

八、倒掛金鐘的換土換盆

扡插成活或播種後的幼苗,都要經小盆到中盆到大盆幾次的換盆。其植株在每年春季或秋季萌芽之前需翻盆1次,基質宜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培養土,一般可用腐葉土加沙質壤土加腐熟的有機肥料和磷肥均勻混和,而不需施加基肥,以免爛根。 

九、倒掛金鐘葉片變黃的原因及救治方法

1、水分管理:

(1)澆水過多,盆土積水久濕,造成土中缺乏氧氣,導致部分鬚根腐爛,因而吸水、吸肥能力減弱,引起嫩葉變成淡黃色,花葉也相繼逐漸變成暗黃色。

救治方法:發現後應立即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並經常鬆土,使盆土透氣良好。發病嚴重的,需要將整個土地從盆中脫出,置於幹土堆中,使水分迅速滲出,待下垂的枝葉復原後再重新栽入盆中。

(2)澆水過少,或長期澆半截水或漏澆,使葉片的水分蒸發大於吸收,造成水分供不應求,也會引起葉片發黃。旱黃是從下部葉片逐漸向上變黃枯焦脫落的,嚴重時葉柄下垂呈萎蔫狀。

救治方法:發現後需馬上將花盆移至陰涼處,向葉面上噴些水,並澆少量水。以後隨著莖葉逐漸恢復挺拔,再逐漸增加澆水量,若此時驟然澆過多的水,就有可能造成細胞質壁分離,原生質受到損傷,而引起花卉死亡。

2、施肥

(1)施肥過多,特別是施氮肥過多而又缺乏磷、鉀肥時,容易引起葉片變黃,表現為新葉肥厚,葉面大都凹凸不平,老葉逐漸變黃脫落,嚴重時葉尖乾枯,甚至整個葉片焦黃。

救治方法:遇到此情況應立即施肥,增加澆水量,讓肥料從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去掉部分陳土,並用水洗沖土坨,換上部分新的培養土,再將植株重新栽入盆內。

(2)施肥不足,尤其是長期未施氮肥或未換盆土,土中氮素營養缺乏,導致枝葉瘦弱,葉薄而黃。

救治方法:需及時倒盆,將植株脫出,換上一個大一號的盆,裝入新的疏鬆肥沃培養土,將其重新栽好。澆透水後放半明處緩苗。待其恢復生長後施以稀薄的液肥或複合化肥。

3、土壤酸鹼度

(1)土壤偏堿:由於北方多數地區土壤含鹽鹼較多,倒掛金鐘培養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因缺乏可被花卉吸收的可溶性鐵元素逐漸失綠變黃。

救治方法:此時,可有間隔地澆施0.2%硫酸亞鐵液,同時相間澆施0.1%磷酸二氫鉀液,同時磷酸二氫鉀還含有磷、鉀元素,有利於花芽分化和提高花的品質。

(2)土壤偏酸:我國南方地區為紅壤土,土壤呈酸性或偏酸性,土中鎂元素易流失,葉片因缺鎂常表現出老葉、葉脈間首先綠發黃,如果室溫低於 5℃,倒掛金鐘也會受害,葉、花、果發黃,乾枯,易脫落。因此,入室後要噴施0.1%至0.3%的硫酸鎂溶液。

4、日照

(1)日照過強:夏季將倒掛金鐘放在強光直射處養護,極易造成嫩葉芽或葉緣枯焦或整個葉片發黃。

救治方法:需立即將其移到通風良好的涼爽地方培養。

(2)日照不足:倒掛金鐘若長期放室內光線不足處養護則生長衰弱,葉片變薄而黃,不開花或很少開花。

救治方法:平時需將其放室外向陽處或半光處,開花後再搬入室內觀賞。

5、溫濕度

(1)濕度:北方冬季因用暖氣或生煤取暖,導致室內空氣乾燥,倒掛金鐘在這種環境條件下,易出現葉尖乾枯或葉緣枯焦,葉片上發生焦斑,邊緣捲曲等現象。

救治方法:應經常用與室溫接近的溫水噴洗枝葉,並在暖氣片上或火爐上放一盆清水,以利增加室內空氣濕度。

(2)溫度:北方冬季天氣寒冷,若此時室溫低於8℃,則會引起倒掛金鐘出現黃葉。

救治方法:放置在溫暖的室內,使溫度適宜即可。

十、倒掛金鐘的病蟲害防治

1、灰黴病

灰黴病發生於陰雨連綿天氣或施入氮肥過多或光照不足的情況。主要危害莖、葉、花,致使受害部位出現水漬狀斑點,如不及時防治,會逐漸擴大呈腐爛狀、上披有灰色毛狀的菌絲,嚴重時會使植株死亡。

解決方法:發病初期及時噴施500倍液的65%代森鋅或50%多菌靈及其他新藥劑,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平時注意通風與光照,使植株生長良好,提高植株抗病力。發病後及時剪除與處理患病枝葉,以減少病源。

2、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莖、葉、花蕾。感病後表面有一層白色粉層,嚴重時使葉片萎縮,花朵變小。

解決方法:注意通風與光照,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發病後及時噴施800倍液的70%托布津液或2500倍液的粉鏽甯或其他適宜的藥劑,每隔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3、根腐病

根腐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常發生在澆水過多或連陰雨天和夏季炎熱,造成缺氧的情況下,引起根部變黑腐爛,輕者枝葉黃萎,重者全株死亡。

解決方法:發病後及時用300倍液的50%代森銨澆灌根際土壤。同時在夏天注意通風、降溫,而盆土澆水不宜過多。

4、枯萎病

解決方法:用10%抗菌劑401液1000倍液施入土壤防治。

5、銹病

解決方法:用20%萎鏽錄乳油400倍液噴灑防治。

6、白粉虱

白粉虱主要危害倒掛金鐘的嫩葉,吸取葉肉汁液;若蟲孵化後即固定在葉背,刺吸危害,使葉片捲曲,以致乾枯。另外,白粉虱分泌的蜜露污染葉片後,極易引起煤煙病。

解決方法:發現蟲害及時噴施1000倍液40%氧化樂果或2000倍液的20%速滅丁。每隔7天噴1次,連續噴3~4次,噴藥時需注意葉片的正反兩面都要噴到。

十一、倒掛金鐘的擺放位置

為了保持倒掛金鐘株型豐滿,在生長期應經常變換位置,使植株受光均勻,以免偏向一方,破壞株型。但在開花期間應少搬動,不然會引起落蕾落花。

十二、倒掛金鐘的四季養護

1、春季

春季將倒掛金鐘放置在南、東、西朝向的陽臺上。

春季溫度在20℃時候就可以播種,播種後待小苗長出4片葉子時就可以移栽到9釐米直徑的花盆中,盆土最好選擇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上盆之後要澆足水,放在陰涼處,緩苗1周,隨後逐漸見光。

初春使其接受充足光照,暮春中午前後遮蔭。澆水也要見幹見濕,上盆5—10天后施2次稀薄液肥,待小苗長到10釐米時進行摘心,等到分枝長出3—4個小節的時候再次摘心,每株保留5—7個分支,這樣才能保證株形豐滿,開花也會很多。

2、夏季

夏季將倒掛金鐘放置在東、北朝向的陽臺上。

初夏花剛剛凋謝,此時應注意及時修剪促使其萌發枝條。從6—9下旬將花盆移到陰涼通風處,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並經常往地面灑水,向葉面噴水,降溫增濕,以利其安全度夏。其實,溫度過高時,倒掛金鐘處於半休眠狀態,生長緩慢,只要不暴曬,夏天過後會繼續生長。

3、秋季

秋季將倒掛金鐘放置在南、東、西朝向的陽臺上。

入秋後早晚多見些散射光,仲秋後逐漸增加光照,深秋時放半光下培養,以利枝繁葉茂,花多色豔。8月下旬需要再次修剪,將枯枝、密疏枝、過長的枝條剪短,每個側枝只保留3—5釐米長,待萌發新芽後選擇5—7個壯芽,剩下的都剪掉,10—11月間會再次開花。

北方地區可於10月中旬入室,入室後進行換盆。換盆應將植株從原盆內托出,去掉部分宿土,剪掉枯弱枝、病枝,再將其栽入裝有新培養土的大一號盆中。

4、冬季

冬季將倒掛金鐘放置在南、東朝向的陽臺上。

將其放在室內光照充足地方,注意通風。室溫控制在5℃以上便能安全越冬。有取暖設備的居室,室溫控制在15—20℃,每半個月施一次稀薄的肥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仍可以繼續生長開花。

成活率低。

3、組織培養:可採用莖尖和頂端嫩葉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繁殖。

七、倒掛金鐘的修剪方法

對多年生植株宜在冬季摘心,剪去頂部5釐米至6釐米的嫩梢,促其多分枝。夏季休眠期短截細弱彎垂的徒長枝,使秋季開花繁茂。新栽培的幼株,在長至20釐米至30釐米時,去頂定幹,促發側枝,形成分枝多而均勻的株形。立秋前後進行二次摘心,迎來第二個盛花期。入室前進行一次全株修剪整形,剪去枯枝、弱枝、內向枝、過密枝,短截徒 長枝,以利聚焦養分,促發冬芽,為下一年打下基礎。

八、倒掛金鐘的換土換盆

扡插成活或播種後的幼苗,都要經小盆到中盆到大盆幾次的換盆。其植株在每年春季或秋季萌芽之前需翻盆1次,基質宜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培養土,一般可用腐葉土加沙質壤土加腐熟的有機肥料和磷肥均勻混和,而不需施加基肥,以免爛根。 

九、倒掛金鐘葉片變黃的原因及救治方法

1、水分管理:

(1)澆水過多,盆土積水久濕,造成土中缺乏氧氣,導致部分鬚根腐爛,因而吸水、吸肥能力減弱,引起嫩葉變成淡黃色,花葉也相繼逐漸變成暗黃色。

救治方法:發現後應立即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並經常鬆土,使盆土透氣良好。發病嚴重的,需要將整個土地從盆中脫出,置於幹土堆中,使水分迅速滲出,待下垂的枝葉復原後再重新栽入盆中。

(2)澆水過少,或長期澆半截水或漏澆,使葉片的水分蒸發大於吸收,造成水分供不應求,也會引起葉片發黃。旱黃是從下部葉片逐漸向上變黃枯焦脫落的,嚴重時葉柄下垂呈萎蔫狀。

救治方法:發現後需馬上將花盆移至陰涼處,向葉面上噴些水,並澆少量水。以後隨著莖葉逐漸恢復挺拔,再逐漸增加澆水量,若此時驟然澆過多的水,就有可能造成細胞質壁分離,原生質受到損傷,而引起花卉死亡。

2、施肥

(1)施肥過多,特別是施氮肥過多而又缺乏磷、鉀肥時,容易引起葉片變黃,表現為新葉肥厚,葉面大都凹凸不平,老葉逐漸變黃脫落,嚴重時葉尖乾枯,甚至整個葉片焦黃。

救治方法:遇到此情況應立即施肥,增加澆水量,讓肥料從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去掉部分陳土,並用水洗沖土坨,換上部分新的培養土,再將植株重新栽入盆內。

(2)施肥不足,尤其是長期未施氮肥或未換盆土,土中氮素營養缺乏,導致枝葉瘦弱,葉薄而黃。

救治方法:需及時倒盆,將植株脫出,換上一個大一號的盆,裝入新的疏鬆肥沃培養土,將其重新栽好。澆透水後放半明處緩苗。待其恢復生長後施以稀薄的液肥或複合化肥。

3、土壤酸鹼度

(1)土壤偏堿:由於北方多數地區土壤含鹽鹼較多,倒掛金鐘培養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因缺乏可被花卉吸收的可溶性鐵元素逐漸失綠變黃。

救治方法:此時,可有間隔地澆施0.2%硫酸亞鐵液,同時相間澆施0.1%磷酸二氫鉀液,同時磷酸二氫鉀還含有磷、鉀元素,有利於花芽分化和提高花的品質。

(2)土壤偏酸:我國南方地區為紅壤土,土壤呈酸性或偏酸性,土中鎂元素易流失,葉片因缺鎂常表現出老葉、葉脈間首先綠發黃,如果室溫低於 5℃,倒掛金鐘也會受害,葉、花、果發黃,乾枯,易脫落。因此,入室後要噴施0.1%至0.3%的硫酸鎂溶液。

4、日照

(1)日照過強:夏季將倒掛金鐘放在強光直射處養護,極易造成嫩葉芽或葉緣枯焦或整個葉片發黃。

救治方法:需立即將其移到通風良好的涼爽地方培養。

(2)日照不足:倒掛金鐘若長期放室內光線不足處養護則生長衰弱,葉片變薄而黃,不開花或很少開花。

救治方法:平時需將其放室外向陽處或半光處,開花後再搬入室內觀賞。

5、溫濕度

(1)濕度:北方冬季因用暖氣或生煤取暖,導致室內空氣乾燥,倒掛金鐘在這種環境條件下,易出現葉尖乾枯或葉緣枯焦,葉片上發生焦斑,邊緣捲曲等現象。

救治方法:應經常用與室溫接近的溫水噴洗枝葉,並在暖氣片上或火爐上放一盆清水,以利增加室內空氣濕度。

(2)溫度:北方冬季天氣寒冷,若此時室溫低於8℃,則會引起倒掛金鐘出現黃葉。

救治方法:放置在溫暖的室內,使溫度適宜即可。

十、倒掛金鐘的病蟲害防治

1、灰黴病

灰黴病發生於陰雨連綿天氣或施入氮肥過多或光照不足的情況。主要危害莖、葉、花,致使受害部位出現水漬狀斑點,如不及時防治,會逐漸擴大呈腐爛狀、上披有灰色毛狀的菌絲,嚴重時會使植株死亡。

解決方法:發病初期及時噴施500倍液的65%代森鋅或50%多菌靈及其他新藥劑,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3~4次,平時注意通風與光照,使植株生長良好,提高植株抗病力。發病後及時剪除與處理患病枝葉,以減少病源。

2、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莖、葉、花蕾。感病後表面有一層白色粉層,嚴重時使葉片萎縮,花朵變小。

解決方法:注意通風與光照,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發病後及時噴施800倍液的70%托布津液或2500倍液的粉鏽甯或其他適宜的藥劑,每隔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3、根腐病

根腐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常發生在澆水過多或連陰雨天和夏季炎熱,造成缺氧的情況下,引起根部變黑腐爛,輕者枝葉黃萎,重者全株死亡。

解決方法:發病後及時用300倍液的50%代森銨澆灌根際土壤。同時在夏天注意通風、降溫,而盆土澆水不宜過多。

4、枯萎病

解決方法:用10%抗菌劑401液1000倍液施入土壤防治。

5、銹病

解決方法:用20%萎鏽錄乳油400倍液噴灑防治。

6、白粉虱

白粉虱主要危害倒掛金鐘的嫩葉,吸取葉肉汁液;若蟲孵化後即固定在葉背,刺吸危害,使葉片捲曲,以致乾枯。另外,白粉虱分泌的蜜露污染葉片後,極易引起煤煙病。

解決方法:發現蟲害及時噴施1000倍液40%氧化樂果或2000倍液的20%速滅丁。每隔7天噴1次,連續噴3~4次,噴藥時需注意葉片的正反兩面都要噴到。

十一、倒掛金鐘的擺放位置

為了保持倒掛金鐘株型豐滿,在生長期應經常變換位置,使植株受光均勻,以免偏向一方,破壞株型。但在開花期間應少搬動,不然會引起落蕾落花。

十二、倒掛金鐘的四季養護

1、春季

春季將倒掛金鐘放置在南、東、西朝向的陽臺上。

春季溫度在20℃時候就可以播種,播種後待小苗長出4片葉子時就可以移栽到9釐米直徑的花盆中,盆土最好選擇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上盆之後要澆足水,放在陰涼處,緩苗1周,隨後逐漸見光。

初春使其接受充足光照,暮春中午前後遮蔭。澆水也要見幹見濕,上盆5—10天后施2次稀薄液肥,待小苗長到10釐米時進行摘心,等到分枝長出3—4個小節的時候再次摘心,每株保留5—7個分支,這樣才能保證株形豐滿,開花也會很多。

2、夏季

夏季將倒掛金鐘放置在東、北朝向的陽臺上。

初夏花剛剛凋謝,此時應注意及時修剪促使其萌發枝條。從6—9下旬將花盆移到陰涼通風處,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並經常往地面灑水,向葉面噴水,降溫增濕,以利其安全度夏。其實,溫度過高時,倒掛金鐘處於半休眠狀態,生長緩慢,只要不暴曬,夏天過後會繼續生長。

3、秋季

秋季將倒掛金鐘放置在南、東、西朝向的陽臺上。

入秋後早晚多見些散射光,仲秋後逐漸增加光照,深秋時放半光下培養,以利枝繁葉茂,花多色豔。8月下旬需要再次修剪,將枯枝、密疏枝、過長的枝條剪短,每個側枝只保留3—5釐米長,待萌發新芽後選擇5—7個壯芽,剩下的都剪掉,10—11月間會再次開花。

北方地區可於10月中旬入室,入室後進行換盆。換盆應將植株從原盆內托出,去掉部分宿土,剪掉枯弱枝、病枝,再將其栽入裝有新培養土的大一號盆中。

4、冬季

冬季將倒掛金鐘放置在南、東朝向的陽臺上。

將其放在室內光照充足地方,注意通風。室溫控制在5℃以上便能安全越冬。有取暖設備的居室,室溫控制在15—20℃,每半個月施一次稀薄的肥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仍可以繼續生長開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