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邯鄲市農牧局召開蔬菜產業發展推進情況新聞發佈會全程實錄

邯鄲市農牧局新聞發佈會現場。 韓毅 攝

長城網邯鄲2月3日訊(記者 武萌 韓毅)2月2日, 邯鄲市農牧局就邯鄲市蔬菜產業發展情況召開了新聞發佈會。

邯鄲市政府蔬菜辦主任李志勇出席並主持會議, 邯鄲市農牧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緒朝, 邯鄲市農牧局蔬菜技術推廣站站長車寒梅出席本次會議。

邯鄲市政府蔬菜辦主任李志勇:

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邯鄲市農牧局組織的新聞發佈會。 這次新聞發佈會由邯鄲市農牧局發佈, 主題是邯鄲市蔬菜產業發展情況。

給大家進行新聞發佈的是:邯鄲市農牧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緒朝, 邯鄲市政府蔬菜辦主任李志勇, 邯鄲市農牧局蔬菜技術推廣站站長車寒梅。 參加新聞發佈會的媒體有:省駐邯新聞媒體及網站和市直新聞媒體及網站。

新聞發佈會的議程有兩項。 下面進行第一項議程,

請邯鄲市農牧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緒朝進行發佈。

邯鄲市農牧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緒朝:

今年以來, 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指引, 不斷優化蔬菜產業區域佈局、大力促進蔬菜產品結構調整, 提檔升級和提質增效。 按照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市場全國化的發展思路, 強化全產業鏈品質安全, 著力推進由蔬菜大市向蔬菜強市轉變。 2017年全市高端設施蔬菜建設完成15.373萬畝, 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預計全年蔬菜播種面積達到302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95.5萬畝)、總產量達到1280萬噸, 可實現產值280億元, 同比分別增加0.5萬畝、25萬噸和2億元。

一、高端設施蔬菜建設取得新進展。 認真落實省廳關於發展高端設施蔬菜的要求, 把高端設施蔬菜作為加快農業供給側改革、提升蔬菜產業現代化水準的關鍵點和突破口,

全面發展, 扎實推進。 4月初制定了《2017年高端設施蔬菜實施方案》, 並印發至各縣, 各縣以此作為工作重點迅速行動起來。 4-9月市蔬菜辦加大了對各縣棚室改造和新建工作的督導力度, 深入蔬菜園區、合作社, 開展標準化生產技術、蔬菜產品品質、高端市場銷售等工作的落實和檢查。 全市15萬畝建設任務落實到421個村、合作社和蔬菜園區, 2017年全市新增高端設施蔬菜15.373萬畝, 超額完成了省廳下達的任務目標。

二、蔬菜專案資金爭取再上新臺階。 面對省農業廳重點支援石家莊以北環京津地市蔬菜發展, 2017年蔬菜項目資金不考慮邢臺、邯鄲的不利形勢,

把工作精力和重點放在爭取中央財政資金上, 2017年共可爭取到中央財政補助資金6400萬元, 其中已到位資金1400萬元。 較上年增加5900萬元, 遠遠高於2017年省廳減少的省級財政資金500萬元。 2017年邯鄲市爭取的3個中央財政資金補助項目分別是:1、館陶縣2017年蔬菜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設施黃瓜), 項目資金400萬元已到位, 這個項目在全省是唯一一個;2、雞澤縣2017年河北省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專案, 專案資金1000萬元, 已到位;3、雞澤縣辣椒“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專案, 預計專案資金5000萬元。 這個專案, 由農業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林業局、科技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共同組織實施, 涵蓋糧經產品、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林特產品等五大類特色農產品。
全國共確定62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邯鄲市雞澤辣椒排名第17。

三、蔬菜產銷對接實現新突破。 邯鄲蔬菜在京津冀第二屆蔬菜產銷對接大會上聲名遠揚、收穫頗豐。 在2017年9月份召開的京津冀第二屆蔬菜產銷對接大會上, 雞澤縣、館陶縣等7個蔬菜大縣(區)的14家蔬菜生產經營單位參展, 展出精品蔬菜和精深加工產品80餘種。 市農牧局、雞澤縣分別被評為優秀創意設計獎和優秀組織獎。 義保蔬菜合作社經理龐曉昌被評為京津冀產銷對接優秀經銷商, 喆興蔬菜合作社、麗園現代農業公司被評為京津冀產銷對接優秀基地。 永年區喆興、曲周縣眾鑫、肥鄉區康源三家單位被京津冀蔬菜產業聯盟吸收為會員單位。 會上雞澤辣椒、永年大蒜、企美有機加工蔬菜、館陶黃瓜、成安三信火龍果等地標產品、特色品牌及深加工產品倍受京津蔬菜經銷商青睞。高開區義保蔬菜專業合作社與北京軍創新天地綠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基地供貨合同。雞澤縣與新加坡客商劉俊博、高開區義保蔬菜專業合作社與天津市妙眾堂保健食品技術開發公司達成常年供貨合作意向。在過去一年,以上這些合作社,通過開展高端社區配送、農超對接、餐飲直供,全年中高端市場銷售量達150萬噸以上。

四、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取得新成效。全市共引進番茄、黃瓜、茄子、青椒、甜瓜、草莓等蔬菜新品種38個,阿米西達、亮盾、生物磷鉀肥、西貝隆基生物菌肥等新肥藥18種,節地型草堆棚、節地型蓋苫大棚、自動化噴藥機、電動採摘車等先進設施裝備5項及高效栽培技術6項,新品種、新技術、新肥藥、新設施及裝備的推廣應用面積達120多萬畝。一是大力推廣育苗先進技術。從育苗技術和設施引進等環節入手,加大邯鄲市集約化育苗關鍵技術示範推廣速度,使蔬菜育苗產業不斷提檔升級,快速向集約化、設施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全市蔬菜育苗量11億株,育苗技術和育苗量穩居全省第一。二是推廣綠色發展十大技術。包括設施結構優化技術、集約化穴盤育苗技術、有機肥替代化肥安全提質技術、水肥一體節水減肥增效技術、機械化輕簡化栽培技術、設施蔬菜防災減災技術、無土栽培與蔬菜盆栽技術、物聯網智慧化環境監測與調控技術等。三是搞好新品種篩選與推廣。依託全市30多家規模化育苗專業合作社,通過外出參觀培訓、參加農產品展銷會、專家推薦等管道,篩選出適合邯鄲地區應用、適合市場需求、抗病性強的高產品種38個,使一粒種子能夠真正起到造福一方百姓的作用。四是建設蔬菜綜合技術推廣示範基地。重點是對雞澤萬畝紅辣椒專業合作社、肥鄉聯眾蔬菜專業合作社兩個核心基地進行技術、物化扶持,將兩個核心基地逐步打造成能夠引領河北省蔬菜育苗產業發展的現代化育苗示範基地和代表冀南拱棚蔬菜生產區域特色的蔬菜基地。同時,扶持帶動和培育邯鄲市周邊的成安縣鵬瑞蔬菜專業合作社、成安縣琦豐蔬菜專業合作社、永年喆興蔬菜專業合作社、肥鄉縣康源種植有限公司、曲周眾鑫育苗專業合作社、館陶壽山寺鄉興農蔬菜專業合作社、魏縣博浩種植專業合作社等基地,使之成為邯鄲市蔬菜產業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技術推廣示範基地。

對照先進地區,邯鄲市蔬菜產業還存在著差距和不足。今年要進一步加快蔬菜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發展現代蔬菜產業,以特色主導和高端設施蔬菜為重點,以蔬菜產業項目建設為帶動,優化生產結構,擴大設施果菜生產,突出品牌建設,做大做強縣域特色主導品種,建設精品蔬菜園區,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產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

邯鄲市政府蔬菜辦主任李志勇:

下面進行第二項議程,請媒體提問。

答記者問

邯鄲晚報燕妮:制約邯鄲市蔬菜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今後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邯鄲市政府蔬菜辦主任李志勇:

一、對照先進地區,邯鄲市蔬菜產業發展還有很多制約因素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規模化、組織化程度有待提高。全市蔬菜占地面積近130萬畝,但有組織的規模化生產經營面積不足20萬畝,大多還是以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為主;像肥鄉毛寅堡那麼大的面積的溫室番茄基地,卻沒有一家合作組織來領導,沒有形成規模化優勢。

(二)市財政扶持力度小。受大經濟環境影響,市財政扶持資金較少,主要靠爭取省部級以上資金專案,帶動蔬菜產業的發展。要大力發展高端設施蔬菜,急需大量的資金投入,而融資難、融資貴嚴重阻礙了設施蔬菜的發展,因而急需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

(三)要創新金融扶持新機制。支持蔬菜產業發展的金融政策存在執行不到位、執行難的問題,例如,關於政策性保險,各縣(市)區普遍執行不到位,普遍存在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由於蔬菜產業投入大、見效慢、成本回收慢導致很多金融機構不願意給貸款,嚴重阻礙了產業發展。

(四)品牌和市場建設滯後。像“企美”“館青”“康源”等名優蔬菜品牌數量還少,“三品一標”認證數量還不夠多,區域品牌建設滯後。今後要大打“綠色牌”“有機牌”和“特色牌”,全市一盤棋積極開拓京津等大中城市高端消費市場,提高邯鄲蔬菜的市場佔有率、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加強產品認證和商標註冊,打造省級名牌、全國名牌。

(五)創新能力、科技支撐力不強。主要表現在新品種引進示範不到位;棚室建造新技術、新模式沒有突破;像山東壽光,有的日光溫室跨度達到了15-18米,既節約了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方便小型農機具作業,減少了勞動強度。

二、關於今後發展方向

就邯鄲市來說,小蔬菜是大產業,事關民生。所謂小:按照我們國家的標準,人均每天消費一斤菜,不算多,很小;所謂大:蔬菜產業一頭連著城鄉居民的菜籃子,一頭連著農民的錢袋子,事關民生大事。據農業部門初步統計,2017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302萬畝,總產1280萬噸,外銷占70%多。大家知道,1至6月,菜價是近五年來最低的,7月份以來才逐步回升,初步測算可實現產值280億元,占整個農業總產值近一半。所以說小蔬菜是大產業,今後邯鄲市蔬菜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理念為指導,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按照調結構、改設施、提品質、創品牌、拓市場、補短板、保安全、增效益的發展思路,以發展特色優勢產區為主攻方向,以創建市級以上高端蔬菜標準園為重要抓手。突出主導品種,推行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推動蔬菜產業由依靠規模擴張向高端設施蔬菜發展的轉變,由依靠要素投入向科技支撐的轉變,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邯鄲市由蔬菜大市向蔬菜強市的轉變。

簡單說,就是進行蔬菜產業供給側改革,城鄉居民想吃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市場需要什麼我們就種什麼,緊跟新時代,引進新特菜、養生菜、保健菜,增加花色品種。為此,今後主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以做大做強蔬菜特色優勢產區為抓手,提高邯鄲市蔬菜產業發展規模。到2020年,全市各類蔬菜特色優勢產區總規模達到100萬畝以上,建成百萬畝特色優勢大產區,帶動全市蔬菜產業實現特色化、規模化發展。

1.做強現有特色優勢產區,以永年大蒜,雞澤辣椒,肥鄉圓蔥、番茄,館陶黃瓜,臨漳韭菜,成安草莓,磁縣白蓮藕,曲周集約化育苗等特色優勢產區為重點,通過加強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普及標準化栽培技術、裝配現代化設備、推廣農機農藝結合、改善設施結構、提升品牌知名度、完善利益連結機制等手段,提高特色優勢產區規模和效益水準。

2.大力推進蔬菜、食用菌“專業村”“專業鄉”建設。結合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企業等各類蔬菜園區和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突出抓好“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建設。通過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利益連結機制,調動廣大村民參與的積極性,整村整鄉推進,打造新的成方連片特色優勢蔬菜生產核心區。核心區面積不少於2000畝,總種植規模不低於2萬畝(食用菌不低於1萬畝);結合現有產業基礎,調整品種結構,推進“一縣一業”建設,各縣(市、區)確定2至3個具有歷史文化傳承或傳統種植習慣的優勢主導品種向特色優勢蔬菜生產核心區聚集。

(二)以發展高端設施蔬菜為抓手,促進全市蔬菜產業提檔升級。永年區、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館陶縣、肥鄉區、雞澤縣、曲周縣等蔬菜播種面積在15萬畝以上的縣(市、區)要側重於蔬菜產業提檔升級,增加“綠色”“有機”蔬菜產品比重;其他縣(市、區)要高起點規劃,擴大設施蔬菜播種面積。

1.市級蔬菜標準園引領。以土地流轉適度規模生產為基礎,以農民蔬菜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及家庭農場為主體,大力發展以新型日光溫室、鋼架大棚、連棟大棚為主要設施的高標準市級蔬菜標準園,要達到“六有”目標(有技術規程、生產檔案、註冊品牌、檢測設備、行政責任人、技術負責人),普及以水肥一體化為主的標準化集成無公害栽培技術,引入物聯網技術,發展智慧農業,全部建立品質追溯制度,用現代行銷方式主攻高端消費市場。每縣每年建設1-2個200畝以上的高端設施蔬菜標準園,到2020年全市新建市級蔬菜標準園60個。

2.依靠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和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內的設施蔬菜生產,應普遍建設優型智慧溫室,發展蔬菜集約化育苗,開展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推動休閒觀光、採摘和鄉村旅遊。市、縣級現代農業園區要建設連棟塑膠拱棚示範區,為提升設施建造水準提供樣板。三是“專業村”改造升級助推。設施蔬菜生產大縣,要結合蔬菜、食用菌“專業村”建設,整體推進熱鍍鋅管骨架替代、設施出入口改造和後坡綜合利用工程,重點加快改造提升永年區和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拱棚葉菜、肥鄉區毛寅堡溫室番茄、曲周縣拱棚甘藍、茄子等優勢產區設施水準。在交通便利、特色品牌顯著的蔬菜園區開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和觀光採摘,實現現代農業與城市服務業的有機結合,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拓展園區盈利管道。

(三)以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為抓手,啟動農村蔬菜產業新動能。以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和家庭農場為主,依託各級現代化農業園區建設,培育新型蔬菜產業經營主體,集規模化生產、系列化加工、品牌化銷售於一體。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財務、利益分配等規章制度,促進新型經營主體規範化運作;完善農戶利益連結機制,積極吸收當地農戶參與,可採取土地流轉入股、經營性資產入股、會員制等多種形式和農戶建立起合理的利益連結機制,帶動普通農戶連片種植,提供專業服務和生產託管等全程化服務,帶動農戶共同富裕。

(四)以提高蔬菜品質、安全水準、倉儲物流效率為抓手,打造邯鄲市蔬菜品牌。積極開拓京津等大中城市高端消費市場,大打“綠色牌”“有機牌”“特色牌”和“安全牌”,提高京津蔬菜市場的佔有率、影響力和知名度。

1.做大做強邯鄲蔬菜大品牌。在加大“企美”“館青”“康源”等名優蔬菜品牌培育和宣傳的同時,依託南大堡蔬菜物流園,大力推介邯鄲蔬菜大品牌。把品牌蔬菜打造成邯鄲市的一張靚麗名片。

2.加強“三品一標”認證。蔬菜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規模化蔬菜生產基地要全部經過無公害基地環評,增加“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認證數量,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可以採取加盟或聯合的方式共同進行環評和認證,擴大認證產品生產規模。發揮永年大蒜、雞澤辣椒、肥鄉圓蔥、磁縣蓮藕等地理標誌產品的帶動作用,推動地標產品擴大生產規模,有條件的縣、鄉要積極創建區域公共品牌,打造“地方名片”。到2020年,全市“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產品認證數量達到300個以上。

3.抓好產地市場建設。以南大堡蔬菜物流園為龍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市場規模,重點搞好預冷庫、電子結算中心、品質檢測室、電子商務、冷鏈配送車等配套設施,逐步推行分等定級、淨菜包裝等初加工,貼標銷售,實現優質優價;加強橫向聯合,推動京津及周邊省市市場的產地檢驗互認,努力把南大堡蔬菜物流園打造成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區域蔬菜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4.堅持農產品品質安全屬地責任制,確保產品品質安全。指導生產經營主體規範施肥用藥。推行建立農藥銷售台賬和定向配送,在規模園區推行專業化統防統治,嚴格落實用藥劑量和間隔期,規範用藥,確保安全。加強監測,市級農產品質檢中心年檢蔬菜樣品能力達到2000個以上,實現按月抽檢,確保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

邯鄲廣電網王玥: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蔬菜這種鮮活農產品,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那麼,作為主管部門從技術角度講,如何才能生產出綠色、安全,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的新鮮蔬菜?

邯鄲市農牧局蔬菜技術推廣站站長車寒梅:

近幾年,市農牧局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提升邯鄲市蔬菜產業整體科技水準,生產出安全放心的綠色蔬菜產品,我們一直在針對蔬菜生產的關鍵環節,從種子、種苗、生產管理過程、病蟲害預測預防等多個方面入手,探討如何通過先進的技術措施,實現蔬菜生產安全高效的目標,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菜,菜農有個好收入。

一、選擇優良品種

蔬菜生產設施種類多,種植茬口繁雜,應根據不同設施類型和茬口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

越冬型日光溫室一般選生長勢旺、連續結果能力強、耐低溫弱光,抗病性強的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喜溫類蔬菜進行越冬生產;例如:布利塔長茄等茄子品種。

秋延後塑膠大棚要選擇生長前期耐熱性好、高抗病的優良品種。

邯鄲市蓋苫中拱棚設施面積較大,是我市冬季設施生產的一大特色,以越冬葉菜生產為主,應選擇抗寒性強、耐抽苔、豐產性好的優良品種。例如:文圖拉、美國西芹、玻璃翠、香芹等芹菜品種。

二、培育優質壯苗

一般蔬菜壯苗的外部形態是:秧苗生長健壯,高度適中,大小整齊,既不徒長,也不老化,葉片大而厚,葉色正常,子葉和葉片都不過早脫落或變黃,毛細根量大、根系發達,幹物質含量高;果菜類蔬菜秧苗的花芽分化早,發育良好等。不同蔬菜的壯苗標準不完全一樣,根據具體的蔬菜種類進行選擇。

要想實現設施蔬菜綠色優質高效,建議廣大菜農必須選擇大型育苗廠培育的優質壯苗。

三、採用綠色防控關鍵技術達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一)合理施肥,實現化肥零增長。設施蔬菜生產連年種植,如果施肥不當會造成土壤鹽漬化、病蟲害發生嚴重等連作障礙,所以生產中要合理使用肥料,避免連作障礙的發生。為實現蔬菜綠色高效生產,應堅持以有機肥為主,其他肥料為輔,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以多元素複合肥為主,氮元素肥料為輔的施肥原則。儘量控制化肥使用量,建議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因有機肥和生物菌肥能夠改善土壤物理狀況,有利於維持土壤生態平衡,不僅提高蔬菜產量改善蔬菜品質,而且能夠逐步消除化肥污染,為綠色蔬菜生產創造良好條件。

(二)採用節水降濕灌溉技術,實現節水節肥目的

應用節水降濕灌溉技術不僅節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實現水肥一體化,還可有效降低棚室濕度,減少蔬菜病害的發生,是蔬菜節本增效和提高蔬菜產品品質的一項關鍵技術。

目前,邯鄲市設施蔬菜生產中主推的節水灌溉技術主要有膜下溝灌、膜下微灌兩種方式。膜下溝灌,每畝可比傳統畦灌節水30%以上;膜下微灌,每畝比傳統畦灌節水50%以上。

(三)採用生態防控技術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病蟲害生態防控技術是指利用物理和生物的方式對蔬菜害蟲進行誘殺、阻隔或利用天敵進行滅殺,杜絕病蟲害傳播發生的綜合技術。推廣這項技術,是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改善果實品質、保障產品品質安全簡單而有效的技術手段,是實現蔬菜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目前,邯鄲市設施蔬菜生產中主要應用和推廣了防蟲網、誘殺蟲板等關鍵技術。

技術要點:1、防蟲網應用。目前主要用於設施蔬菜生產,通過對溫室和大棚通風口、門口進行封閉覆蓋,阻隔外界害蟲進入棚室內危害,生產中一般用40~60目,可阻隔蚜蟲、煙粉虱、斑潛蠅等小型害蟲,20~32目可阻隔菜青蟲等鱗翅目成蟲,設施蔬菜防蟲網要在作物整個生育期全程嚴密覆蓋,直至收穫。2、粘蟲板應用。根據誘殺的害蟲種類選擇適宜顏色的粘蟲板。黃色粘蟲板主要誘殺粉虱、斑潛蠅、蚜蟲等害蟲;藍色粘蟲板主要誘殺薊馬等害蟲。粘蟲板懸掛時間要在蔬菜苗期和定植早期進行懸掛,以確保防治效果。

(四)正確使用保花保果技術,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

保花保果技術就是根據不同蔬菜種類的生物學特性,而採取的促進蔬菜授粉、減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的技術措施,從而提高蔬菜產量及品質。目前生產中,重點推廣了這兩項技術。

技術要點:1、熊蜂授粉技術。熊蜂授粉就是利用熊蜂自然遷飛、採取花粉來完成蔬菜作物的授粉,具有省工省力、授粉率高、授粉均勻的特點,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8%~9%,增加產量15%~20%,促進果實提早成熟5~10天,還可大大降低空洞果和畸形果率。2、電動采粉授粉器應用。電動采粉授粉器操作簡單,采粉後可以一朵一朵地點授,也可以連續不斷地大面積廣授,同時噴粉量和噴射距離都可進行微動式調控,並且類比大自然授粉方式,不會對花蕊造成直接的傷害,讓花粉得到充分利用,工作效率是人工授粉的8倍以上,果型和口感更好,優質果率大幅提高。

總之,邯鄲市農牧局在蔬菜生產上以“新品種引進、良種良法配套”為宗旨,通過新品種和配套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蔬菜標準化生產普及率到95%以上,達到綠色、安全、高效生產的目的,提高了蔬菜優質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邯鄲市政府蔬菜辦主任李志勇:

由於時間原因,本次新聞發佈會的媒體提問環節到此結束。希望各位記者朋友把今天通報的情況宣傳好、報導好。感謝各位記者朋友!

會上雞澤辣椒、永年大蒜、企美有機加工蔬菜、館陶黃瓜、成安三信火龍果等地標產品、特色品牌及深加工產品倍受京津蔬菜經銷商青睞。高開區義保蔬菜專業合作社與北京軍創新天地綠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基地供貨合同。雞澤縣與新加坡客商劉俊博、高開區義保蔬菜專業合作社與天津市妙眾堂保健食品技術開發公司達成常年供貨合作意向。在過去一年,以上這些合作社,通過開展高端社區配送、農超對接、餐飲直供,全年中高端市場銷售量達150萬噸以上。

四、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取得新成效。全市共引進番茄、黃瓜、茄子、青椒、甜瓜、草莓等蔬菜新品種38個,阿米西達、亮盾、生物磷鉀肥、西貝隆基生物菌肥等新肥藥18種,節地型草堆棚、節地型蓋苫大棚、自動化噴藥機、電動採摘車等先進設施裝備5項及高效栽培技術6項,新品種、新技術、新肥藥、新設施及裝備的推廣應用面積達120多萬畝。一是大力推廣育苗先進技術。從育苗技術和設施引進等環節入手,加大邯鄲市集約化育苗關鍵技術示範推廣速度,使蔬菜育苗產業不斷提檔升級,快速向集約化、設施化、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全市蔬菜育苗量11億株,育苗技術和育苗量穩居全省第一。二是推廣綠色發展十大技術。包括設施結構優化技術、集約化穴盤育苗技術、有機肥替代化肥安全提質技術、水肥一體節水減肥增效技術、機械化輕簡化栽培技術、設施蔬菜防災減災技術、無土栽培與蔬菜盆栽技術、物聯網智慧化環境監測與調控技術等。三是搞好新品種篩選與推廣。依託全市30多家規模化育苗專業合作社,通過外出參觀培訓、參加農產品展銷會、專家推薦等管道,篩選出適合邯鄲地區應用、適合市場需求、抗病性強的高產品種38個,使一粒種子能夠真正起到造福一方百姓的作用。四是建設蔬菜綜合技術推廣示範基地。重點是對雞澤萬畝紅辣椒專業合作社、肥鄉聯眾蔬菜專業合作社兩個核心基地進行技術、物化扶持,將兩個核心基地逐步打造成能夠引領河北省蔬菜育苗產業發展的現代化育苗示範基地和代表冀南拱棚蔬菜生產區域特色的蔬菜基地。同時,扶持帶動和培育邯鄲市周邊的成安縣鵬瑞蔬菜專業合作社、成安縣琦豐蔬菜專業合作社、永年喆興蔬菜專業合作社、肥鄉縣康源種植有限公司、曲周眾鑫育苗專業合作社、館陶壽山寺鄉興農蔬菜專業合作社、魏縣博浩種植專業合作社等基地,使之成為邯鄲市蔬菜產業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技術推廣示範基地。

對照先進地區,邯鄲市蔬菜產業還存在著差距和不足。今年要進一步加快蔬菜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發展現代蔬菜產業,以特色主導和高端設施蔬菜為重點,以蔬菜產業項目建設為帶動,優化生產結構,擴大設施果菜生產,突出品牌建設,做大做強縣域特色主導品種,建設精品蔬菜園區,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產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

邯鄲市政府蔬菜辦主任李志勇:

下面進行第二項議程,請媒體提問。

答記者問

邯鄲晚報燕妮:制約邯鄲市蔬菜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今後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邯鄲市政府蔬菜辦主任李志勇:

一、對照先進地區,邯鄲市蔬菜產業發展還有很多制約因素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規模化、組織化程度有待提高。全市蔬菜占地面積近130萬畝,但有組織的規模化生產經營面積不足20萬畝,大多還是以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為主;像肥鄉毛寅堡那麼大的面積的溫室番茄基地,卻沒有一家合作組織來領導,沒有形成規模化優勢。

(二)市財政扶持力度小。受大經濟環境影響,市財政扶持資金較少,主要靠爭取省部級以上資金專案,帶動蔬菜產業的發展。要大力發展高端設施蔬菜,急需大量的資金投入,而融資難、融資貴嚴重阻礙了設施蔬菜的發展,因而急需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

(三)要創新金融扶持新機制。支持蔬菜產業發展的金融政策存在執行不到位、執行難的問題,例如,關於政策性保險,各縣(市)區普遍執行不到位,普遍存在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由於蔬菜產業投入大、見效慢、成本回收慢導致很多金融機構不願意給貸款,嚴重阻礙了產業發展。

(四)品牌和市場建設滯後。像“企美”“館青”“康源”等名優蔬菜品牌數量還少,“三品一標”認證數量還不夠多,區域品牌建設滯後。今後要大打“綠色牌”“有機牌”和“特色牌”,全市一盤棋積極開拓京津等大中城市高端消費市場,提高邯鄲蔬菜的市場佔有率、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加強產品認證和商標註冊,打造省級名牌、全國名牌。

(五)創新能力、科技支撐力不強。主要表現在新品種引進示範不到位;棚室建造新技術、新模式沒有突破;像山東壽光,有的日光溫室跨度達到了15-18米,既節約了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方便小型農機具作業,減少了勞動強度。

二、關於今後發展方向

就邯鄲市來說,小蔬菜是大產業,事關民生。所謂小:按照我們國家的標準,人均每天消費一斤菜,不算多,很小;所謂大:蔬菜產業一頭連著城鄉居民的菜籃子,一頭連著農民的錢袋子,事關民生大事。據農業部門初步統計,2017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302萬畝,總產1280萬噸,外銷占70%多。大家知道,1至6月,菜價是近五年來最低的,7月份以來才逐步回升,初步測算可實現產值280億元,占整個農業總產值近一半。所以說小蔬菜是大產業,今後邯鄲市蔬菜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理念為指導,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按照調結構、改設施、提品質、創品牌、拓市場、補短板、保安全、增效益的發展思路,以發展特色優勢產區為主攻方向,以創建市級以上高端蔬菜標準園為重要抓手。突出主導品種,推行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推動蔬菜產業由依靠規模擴張向高端設施蔬菜發展的轉變,由依靠要素投入向科技支撐的轉變,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邯鄲市由蔬菜大市向蔬菜強市的轉變。

簡單說,就是進行蔬菜產業供給側改革,城鄉居民想吃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市場需要什麼我們就種什麼,緊跟新時代,引進新特菜、養生菜、保健菜,增加花色品種。為此,今後主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以做大做強蔬菜特色優勢產區為抓手,提高邯鄲市蔬菜產業發展規模。到2020年,全市各類蔬菜特色優勢產區總規模達到100萬畝以上,建成百萬畝特色優勢大產區,帶動全市蔬菜產業實現特色化、規模化發展。

1.做強現有特色優勢產區,以永年大蒜,雞澤辣椒,肥鄉圓蔥、番茄,館陶黃瓜,臨漳韭菜,成安草莓,磁縣白蓮藕,曲周集約化育苗等特色優勢產區為重點,通過加強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普及標準化栽培技術、裝配現代化設備、推廣農機農藝結合、改善設施結構、提升品牌知名度、完善利益連結機制等手段,提高特色優勢產區規模和效益水準。

2.大力推進蔬菜、食用菌“專業村”“專業鄉”建設。結合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企業等各類蔬菜園區和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突出抓好“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建設。通過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利益連結機制,調動廣大村民參與的積極性,整村整鄉推進,打造新的成方連片特色優勢蔬菜生產核心區。核心區面積不少於2000畝,總種植規模不低於2萬畝(食用菌不低於1萬畝);結合現有產業基礎,調整品種結構,推進“一縣一業”建設,各縣(市、區)確定2至3個具有歷史文化傳承或傳統種植習慣的優勢主導品種向特色優勢蔬菜生產核心區聚集。

(二)以發展高端設施蔬菜為抓手,促進全市蔬菜產業提檔升級。永年區、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館陶縣、肥鄉區、雞澤縣、曲周縣等蔬菜播種面積在15萬畝以上的縣(市、區)要側重於蔬菜產業提檔升級,增加“綠色”“有機”蔬菜產品比重;其他縣(市、區)要高起點規劃,擴大設施蔬菜播種面積。

1.市級蔬菜標準園引領。以土地流轉適度規模生產為基礎,以農民蔬菜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及家庭農場為主體,大力發展以新型日光溫室、鋼架大棚、連棟大棚為主要設施的高標準市級蔬菜標準園,要達到“六有”目標(有技術規程、生產檔案、註冊品牌、檢測設備、行政責任人、技術負責人),普及以水肥一體化為主的標準化集成無公害栽培技術,引入物聯網技術,發展智慧農業,全部建立品質追溯制度,用現代行銷方式主攻高端消費市場。每縣每年建設1-2個200畝以上的高端設施蔬菜標準園,到2020年全市新建市級蔬菜標準園60個。

2.依靠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和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內的設施蔬菜生產,應普遍建設優型智慧溫室,發展蔬菜集約化育苗,開展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推動休閒觀光、採摘和鄉村旅遊。市、縣級現代農業園區要建設連棟塑膠拱棚示範區,為提升設施建造水準提供樣板。三是“專業村”改造升級助推。設施蔬菜生產大縣,要結合蔬菜、食用菌“專業村”建設,整體推進熱鍍鋅管骨架替代、設施出入口改造和後坡綜合利用工程,重點加快改造提升永年區和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拱棚葉菜、肥鄉區毛寅堡溫室番茄、曲周縣拱棚甘藍、茄子等優勢產區設施水準。在交通便利、特色品牌顯著的蔬菜園區開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和觀光採摘,實現現代農業與城市服務業的有機結合,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拓展園區盈利管道。

(三)以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為抓手,啟動農村蔬菜產業新動能。以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和家庭農場為主,依託各級現代化農業園區建設,培育新型蔬菜產業經營主體,集規模化生產、系列化加工、品牌化銷售於一體。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建立健全財務、利益分配等規章制度,促進新型經營主體規範化運作;完善農戶利益連結機制,積極吸收當地農戶參與,可採取土地流轉入股、經營性資產入股、會員制等多種形式和農戶建立起合理的利益連結機制,帶動普通農戶連片種植,提供專業服務和生產託管等全程化服務,帶動農戶共同富裕。

(四)以提高蔬菜品質、安全水準、倉儲物流效率為抓手,打造邯鄲市蔬菜品牌。積極開拓京津等大中城市高端消費市場,大打“綠色牌”“有機牌”“特色牌”和“安全牌”,提高京津蔬菜市場的佔有率、影響力和知名度。

1.做大做強邯鄲蔬菜大品牌。在加大“企美”“館青”“康源”等名優蔬菜品牌培育和宣傳的同時,依託南大堡蔬菜物流園,大力推介邯鄲蔬菜大品牌。把品牌蔬菜打造成邯鄲市的一張靚麗名片。

2.加強“三品一標”認證。蔬菜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規模化蔬菜生產基地要全部經過無公害基地環評,增加“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認證數量,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可以採取加盟或聯合的方式共同進行環評和認證,擴大認證產品生產規模。發揮永年大蒜、雞澤辣椒、肥鄉圓蔥、磁縣蓮藕等地理標誌產品的帶動作用,推動地標產品擴大生產規模,有條件的縣、鄉要積極創建區域公共品牌,打造“地方名片”。到2020年,全市“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產品認證數量達到300個以上。

3.抓好產地市場建設。以南大堡蔬菜物流園為龍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市場規模,重點搞好預冷庫、電子結算中心、品質檢測室、電子商務、冷鏈配送車等配套設施,逐步推行分等定級、淨菜包裝等初加工,貼標銷售,實現優質優價;加強橫向聯合,推動京津及周邊省市市場的產地檢驗互認,努力把南大堡蔬菜物流園打造成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區域蔬菜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4.堅持農產品品質安全屬地責任制,確保產品品質安全。指導生產經營主體規範施肥用藥。推行建立農藥銷售台賬和定向配送,在規模園區推行專業化統防統治,嚴格落實用藥劑量和間隔期,規範用藥,確保安全。加強監測,市級農產品質檢中心年檢蔬菜樣品能力達到2000個以上,實現按月抽檢,確保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

邯鄲廣電網王玥: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蔬菜這種鮮活農產品,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那麼,作為主管部門從技術角度講,如何才能生產出綠色、安全,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的新鮮蔬菜?

邯鄲市農牧局蔬菜技術推廣站站長車寒梅:

近幾年,市農牧局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提升邯鄲市蔬菜產業整體科技水準,生產出安全放心的綠色蔬菜產品,我們一直在針對蔬菜生產的關鍵環節,從種子、種苗、生產管理過程、病蟲害預測預防等多個方面入手,探討如何通過先進的技術措施,實現蔬菜生產安全高效的目標,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菜,菜農有個好收入。

一、選擇優良品種

蔬菜生產設施種類多,種植茬口繁雜,應根據不同設施類型和茬口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

越冬型日光溫室一般選生長勢旺、連續結果能力強、耐低溫弱光,抗病性強的番茄、黃瓜、茄子、辣椒等喜溫類蔬菜進行越冬生產;例如:布利塔長茄等茄子品種。

秋延後塑膠大棚要選擇生長前期耐熱性好、高抗病的優良品種。

邯鄲市蓋苫中拱棚設施面積較大,是我市冬季設施生產的一大特色,以越冬葉菜生產為主,應選擇抗寒性強、耐抽苔、豐產性好的優良品種。例如:文圖拉、美國西芹、玻璃翠、香芹等芹菜品種。

二、培育優質壯苗

一般蔬菜壯苗的外部形態是:秧苗生長健壯,高度適中,大小整齊,既不徒長,也不老化,葉片大而厚,葉色正常,子葉和葉片都不過早脫落或變黃,毛細根量大、根系發達,幹物質含量高;果菜類蔬菜秧苗的花芽分化早,發育良好等。不同蔬菜的壯苗標準不完全一樣,根據具體的蔬菜種類進行選擇。

要想實現設施蔬菜綠色優質高效,建議廣大菜農必須選擇大型育苗廠培育的優質壯苗。

三、採用綠色防控關鍵技術達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一)合理施肥,實現化肥零增長。設施蔬菜生產連年種植,如果施肥不當會造成土壤鹽漬化、病蟲害發生嚴重等連作障礙,所以生產中要合理使用肥料,避免連作障礙的發生。為實現蔬菜綠色高效生產,應堅持以有機肥為主,其他肥料為輔,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以多元素複合肥為主,氮元素肥料為輔的施肥原則。儘量控制化肥使用量,建議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因有機肥和生物菌肥能夠改善土壤物理狀況,有利於維持土壤生態平衡,不僅提高蔬菜產量改善蔬菜品質,而且能夠逐步消除化肥污染,為綠色蔬菜生產創造良好條件。

(二)採用節水降濕灌溉技術,實現節水節肥目的

應用節水降濕灌溉技術不僅節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實現水肥一體化,還可有效降低棚室濕度,減少蔬菜病害的發生,是蔬菜節本增效和提高蔬菜產品品質的一項關鍵技術。

目前,邯鄲市設施蔬菜生產中主推的節水灌溉技術主要有膜下溝灌、膜下微灌兩種方式。膜下溝灌,每畝可比傳統畦灌節水30%以上;膜下微灌,每畝比傳統畦灌節水50%以上。

(三)採用生態防控技術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病蟲害生態防控技術是指利用物理和生物的方式對蔬菜害蟲進行誘殺、阻隔或利用天敵進行滅殺,杜絕病蟲害傳播發生的綜合技術。推廣這項技術,是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改善果實品質、保障產品品質安全簡單而有效的技術手段,是實現蔬菜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目前,邯鄲市設施蔬菜生產中主要應用和推廣了防蟲網、誘殺蟲板等關鍵技術。

技術要點:1、防蟲網應用。目前主要用於設施蔬菜生產,通過對溫室和大棚通風口、門口進行封閉覆蓋,阻隔外界害蟲進入棚室內危害,生產中一般用40~60目,可阻隔蚜蟲、煙粉虱、斑潛蠅等小型害蟲,20~32目可阻隔菜青蟲等鱗翅目成蟲,設施蔬菜防蟲網要在作物整個生育期全程嚴密覆蓋,直至收穫。2、粘蟲板應用。根據誘殺的害蟲種類選擇適宜顏色的粘蟲板。黃色粘蟲板主要誘殺粉虱、斑潛蠅、蚜蟲等害蟲;藍色粘蟲板主要誘殺薊馬等害蟲。粘蟲板懸掛時間要在蔬菜苗期和定植早期進行懸掛,以確保防治效果。

(四)正確使用保花保果技術,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

保花保果技術就是根據不同蔬菜種類的生物學特性,而採取的促進蔬菜授粉、減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的技術措施,從而提高蔬菜產量及品質。目前生產中,重點推廣了這兩項技術。

技術要點:1、熊蜂授粉技術。熊蜂授粉就是利用熊蜂自然遷飛、採取花粉來完成蔬菜作物的授粉,具有省工省力、授粉率高、授粉均勻的特點,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8%~9%,增加產量15%~20%,促進果實提早成熟5~10天,還可大大降低空洞果和畸形果率。2、電動采粉授粉器應用。電動采粉授粉器操作簡單,采粉後可以一朵一朵地點授,也可以連續不斷地大面積廣授,同時噴粉量和噴射距離都可進行微動式調控,並且類比大自然授粉方式,不會對花蕊造成直接的傷害,讓花粉得到充分利用,工作效率是人工授粉的8倍以上,果型和口感更好,優質果率大幅提高。

總之,邯鄲市農牧局在蔬菜生產上以“新品種引進、良種良法配套”為宗旨,通過新品種和配套集成技術的推廣應用,蔬菜標準化生產普及率到95%以上,達到綠色、安全、高效生產的目的,提高了蔬菜優質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邯鄲市政府蔬菜辦主任李志勇:

由於時間原因,本次新聞發佈會的媒體提問環節到此結束。希望各位記者朋友把今天通報的情況宣傳好、報導好。感謝各位記者朋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