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記福建屏南因公殉職幹部蘇羆:待人溫和 踏實做事 工作細心

圖為蘇羆生前工作照片。 代溪鎮 供圖

中新網寧德2月5日電 (記者 呂巧琴 葉茂)離蘇羆車禍不幸離世雖然已過去近3個月, 但在福建寧德市屏南縣代溪鎮的幹群心中,

一切恍如昨日, 紛紛表示, “直到現在, 仍然難以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

蘇羆, 男, 漢族, 籍貫屏南縣, 大學學歷, 1966年7月出生, 1986年7月參加工作, 199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生前系屏南縣代溪鎮黨委書記, 寧德市第四屆黨代表。

2017年11月11日, 蘇羆在前往代溪鎮加班途中, 不幸發生車禍, 因公殉職, 年僅51周歲。 事發後, 當地網友紛紛表示惋惜, 並留言, “無法接受一個總是微笑的你就這樣走了, 願你在天堂安好!”“看了留言瞬間淚奔!願一路走好!”

夜晚中 最晚熄滅的那一盞燈

圖為代溪鎮副鎮長包豔清向記者展示蘇羆生前的工作筆記。 葉茂 攝

“因為離家遠, 蘇書記週一到週五都住在鎮裡, 他的辦公室, 永遠是政府最晚關燈的一間。 ”和蘇羆共事1年餘的代溪鎮副鎮長包豔清說, 每天晚飯後, 蘇書記都會和幹部討論工作到9點多, 之後便獨自在辦公室內工作、學習到半夜。

中新網記者近日來到蘇羆生前的辦公室, 房間內的擺設及物件, 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 辦公桌上, 平整地堆積著有關於代溪鎮的各類工作材料,

座椅上披著一件迷彩服;屋內的牆角, 是一雙泥濘的雨鞋, 櫥窗內還有幾盒胃藥。

圖為蘇羆生前工作照片。 代溪鎮 供圖

“工作上他是班長, 平常就像一個大哥。 ”包豔清指著迷彩服告訴記者, 蘇書記出事前幾天, 剛剛參與撲滅了一場山火,

他當時就穿著這件迷彩服;每次看著辦公室的一切, 感覺很不真實, 好像他還一直沒走。

記者注意到, 在蘇羆生前的辦公桌及抽屜內, 壘著20多本筆記本和厚厚一疊剪裁過後的報紙, 裡面密密麻麻記錄的, 均是有關於代溪鎮的工作事項和發展思路, 以及外地農村建設可借鑒的經驗和做法。

“蘇書記走後, 和同事整理遺物時才發現這些筆記, 看完後, 讓我汗顏。 ”包豔清稱, 蘇書記的微信朋友圈分享內容, 都是關於代溪的工作, 即使是出事當天2017年11月11日11點14分的最後一條朋友圈, 也是關於北墘黃酒文化。

倡節儉 心系群眾為民謀福祉

離蘇羆不幸離世雖已過去一段時間, 但幹部的腦中仍揮不去與蘇羆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鎮政府的操場上, 有著他們打氣排球時, 揮灑的汗水;門口的大槐樹下, 記載著他們聚集聊天時的歡聲笑語。

中新網記者採訪間, 除卻對蘇羆“廉潔自律”“工作細心”“責任心強”等工作上的評價外, “摳門”成為幹群對他的一致評價。

“和書記一起出差, 都是哪個地方便宜就住哪, 經常都是兩個人睡一間。 ”蘇羆生前的司機韋彬彬稱, 兩個人一起去縣城出差, 從來都是去蘇書記家吃飯, 稀飯配幾個簡單的菜, 一點領導架子都沒有。

54歲的北墘村村民吳善果, 曾多次陪同蘇羆赴福州與學院對接黃酒文化推廣事宜。 “兩人去逛超市, 蘇書記總會挑下一季的衣服, 說這樣最划算。 ”吳善果說, 蘇書記平常就很簡樸, 衣服都不會超過200元人民幣。

對自己“小氣”,對於民生事業,蘇羆卻下足氣力。在他的努力下,總投資1300多萬元的代溪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等諸多民生工程相繼竣工並投入使用,農村的水、電、路、橋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曾經污水橫流、占道經營、無處停車等現象,不復存在。

圖為村民自發為蘇羆立的石碑。 葉茂 攝

“河道整治、景觀工程、黃酒文化廣場,蘇書記都要親自把關一個個細節,將其打造精緻。”代溪鎮鎮長陳章銓表示,蘇書記常說一句話,“做得好壞是能力問題,用不用心去做,是責任心問題。”

扶貧工作,同樣是蘇羆生前一直致力的工作。蘇羆任職期間,創新開展送資金、送技術、送資訊、送銷路和送崗位等“五送”服務活動,全鎮脫貧227戶724人,2016年底全鎮脫貧率69.88%。

滴酒不沾 致力打造黃酒特色小鎮

在代溪鎮6年多時間,滴酒不沾的蘇羆,積極推進傳統村落保護、傳承與開發,挖掘當地傳統民俗、古村落、黃酒文化資源,與鄉村旅遊、扶貧開發、美麗鄉村建設等有機結合,努力將代溪打造成“黃酒特色小鎮”,積極融入全縣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據包豔清回憶,2017年11月10日,出事的前一晚,他們剛剛在縣裡參加完紅歌比賽,猶記得蘇書記說第二天週六,讓他們休息一天,他先前往北墘村探討黃酒民俗文化節的方案,星期天大家再碰頭,沒想到卻出事了,連最後一面都沒見上。

走入中國傳統村落——北墘村,保存完好的廊橋、古街、水硾房、粬埕,以及各種明清風格的院落,一一入眼來。街巷中,復古的酒肆鱗次櫛比,其釀制黃酒的獨特配方和工藝,已成為全村村民發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

“北墘的發展,離不開蘇書記,我的黃酒,還是他幫助聯繫學院包裝設計。”北墘村村民吳善果,2013年眼見鄉村環境越來越好、北墘黃酒知名度越來越高,遂返鄉從事釀酒,逐漸增長的遊客,讓吳善果釀制的黃酒,均銷售一空。

在蘇羆的建議下,吳善果還開起了紅麴黃酒文化展示館,無償捐獻自己收藏和收集來的7000余件藏品。吳善果稱,希望將展示館打造成北墘村黃酒對外展示的品牌,以此帶動整個鄉村黃酒產業發展。

目前,北墘村正以打造3A級景區為目標,完善各項旅遊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特色展館,用酒文化吸引遊客;同時推動北墘民宿發展,不斷擴大北墘村及北墘黃酒的對外影響力。

“忠誠履職、勇於擔當”,這是貼於鎮政府兩道玻璃門上的標語,亦是蘇羆出事前所提出,但他還未來得及看到,便已不幸離世。包豔清稱,將以此當做一種精神,在工作中傳承下去,完成蘇書記未完成的事情。

近日,寧德市委研究決定追授蘇羆同志為“甯德市優秀共產黨員”,並號召全市黨員幹部向蘇羆同志學習,結合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宣傳他的先進事蹟,以榜樣的力量激勵更多黨員幹部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撲下身子,埋頭實幹。(完)

對自己“小氣”,對於民生事業,蘇羆卻下足氣力。在他的努力下,總投資1300多萬元的代溪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等諸多民生工程相繼竣工並投入使用,農村的水、電、路、橋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曾經污水橫流、占道經營、無處停車等現象,不復存在。

圖為村民自發為蘇羆立的石碑。 葉茂 攝

“河道整治、景觀工程、黃酒文化廣場,蘇書記都要親自把關一個個細節,將其打造精緻。”代溪鎮鎮長陳章銓表示,蘇書記常說一句話,“做得好壞是能力問題,用不用心去做,是責任心問題。”

扶貧工作,同樣是蘇羆生前一直致力的工作。蘇羆任職期間,創新開展送資金、送技術、送資訊、送銷路和送崗位等“五送”服務活動,全鎮脫貧227戶724人,2016年底全鎮脫貧率69.88%。

滴酒不沾 致力打造黃酒特色小鎮

在代溪鎮6年多時間,滴酒不沾的蘇羆,積極推進傳統村落保護、傳承與開發,挖掘當地傳統民俗、古村落、黃酒文化資源,與鄉村旅遊、扶貧開發、美麗鄉村建設等有機結合,努力將代溪打造成“黃酒特色小鎮”,積極融入全縣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據包豔清回憶,2017年11月10日,出事的前一晚,他們剛剛在縣裡參加完紅歌比賽,猶記得蘇書記說第二天週六,讓他們休息一天,他先前往北墘村探討黃酒民俗文化節的方案,星期天大家再碰頭,沒想到卻出事了,連最後一面都沒見上。

走入中國傳統村落——北墘村,保存完好的廊橋、古街、水硾房、粬埕,以及各種明清風格的院落,一一入眼來。街巷中,復古的酒肆鱗次櫛比,其釀制黃酒的獨特配方和工藝,已成為全村村民發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

“北墘的發展,離不開蘇書記,我的黃酒,還是他幫助聯繫學院包裝設計。”北墘村村民吳善果,2013年眼見鄉村環境越來越好、北墘黃酒知名度越來越高,遂返鄉從事釀酒,逐漸增長的遊客,讓吳善果釀制的黃酒,均銷售一空。

在蘇羆的建議下,吳善果還開起了紅麴黃酒文化展示館,無償捐獻自己收藏和收集來的7000余件藏品。吳善果稱,希望將展示館打造成北墘村黃酒對外展示的品牌,以此帶動整個鄉村黃酒產業發展。

目前,北墘村正以打造3A級景區為目標,完善各項旅遊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特色展館,用酒文化吸引遊客;同時推動北墘民宿發展,不斷擴大北墘村及北墘黃酒的對外影響力。

“忠誠履職、勇於擔當”,這是貼於鎮政府兩道玻璃門上的標語,亦是蘇羆出事前所提出,但他還未來得及看到,便已不幸離世。包豔清稱,將以此當做一種精神,在工作中傳承下去,完成蘇書記未完成的事情。

近日,寧德市委研究決定追授蘇羆同志為“甯德市優秀共產黨員”,並號召全市黨員幹部向蘇羆同志學習,結合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宣傳他的先進事蹟,以榜樣的力量激勵更多黨員幹部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撲下身子,埋頭實幹。(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