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溫嶠卻扇:當月老的心思,如何成功“騙”婚的

溫嶠字太真, 是東晉時期的名臣。 溫嶠從小就聰慧有膽識, 不僅博學多聞而且還生得清秀俊美一表人才, 並極盡孝悌為邦族所稱善。 所以在十七歲的時候就被當時的西晉朝廷任命為都官從事。 在任時因彈劾了出身世家望族的大名士庾敳, 一時名聲大躁。

因為溫嶠是劉琨的內甥, 素受劉琨禮遇, 所以當劉琨任職並州時, 溫嶠就跟隨他做了參軍, 一直做到司空府右司馬。 在這期間溫嶠表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當時匈奴漢國在北方的勢力最為強盛, 西晉自從永嘉之亂後已是名存實亡。 並州孤懸於北方, 形勢極其嚴峻, 周邊強敵環繞, 石勒、劉聰等時常侵犯。 而溫嶠在和石勒的作戰中卻屢立戰功, 因此被劉琨倚為謀主。

西晉滅亡後, 司馬睿於317年稱晉王坐鎮東南, 建立東晉。 劉琨就派溫嶠前往建康, 勸司馬睿即帝位。 抵達建康後, 溫嶠在朝堂上慷慨陳辭,

其表現出來的出色才華為司馬睿所讚賞, 同時也為眾多名士所欽佩。 朝中大臣王導、庾亮、桓彝、周顗等都爭相與之交往。 後來溫嶠被任命為太子中庶子, 曾獻《侍臣箴》, 深得太子司馬紹器重, 兩人稱為“布衣之交”。

永熙元年(322年), 王敦起兵叛亂, 並攻入建康,

想要廢掉太子司馬紹。 溫嶠據理力爭, 智鬥王敦, 使其最終放棄了這一想法, 從而保住了司馬紹的太子之位。 在王敦叛亂期間, 溫嶠又假意投靠王敦, 打入其內部獲取相關情報, 讓朝廷提前做出準備部署, 最終平定了王敦之亂。 此後在蘇峻之亂中, 溫嶠作為義軍的主力之一又盡心平叛, 為東晉王朝的安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一生歷任三位皇帝, 最終因病逝世, 值得受到後人的崇敬。

由於溫嶠一生充滿傳奇, 因此流傳了許多關於溫嶠的故事為人所熟知, 其中就有一則溫嶠娶妻的故事。 溫嶠娶妻又名溫嶠卻扇, 講述的是溫嶠娶自己表妹的故事。 當時正值溫嶠的妻子過世, 其堂姑劉氏也恰好在此時和家人失散,

僅和其女兒一起過活。 傳言這位女子聰慧美麗, 端莊得體。 劉氏因女兒長大了, 想要為其找個歸宿, 她見溫嶠在外面跑的多, 見識比較廣, 因此就囑託溫嶠多留意下。

溫嶠私底下已有自己娶她的意思, 因此說道“現在兵荒馬亂的, 好女婿難找啊, 像我這樣的如何?”堂姑回道“戰亂中得以生存就實屬不易了,

哪裡還敢奢望像你這麼優秀的人呢?”過了幾天, 溫嶠就告訴堂姑“已經找到人家了, 門第還算可以, 女婿的名聲地位也不比我差”, 並送了一個玉鏡臺做聘禮。 當晚結婚行禮後, 新娘撥開團扇, 一看新郎就是溫嶠自己, 拍掌大笑道“我早懷疑是你, 果然不出我所料”。

原來此前溫嶠送做聘禮的玉鏡臺是溫嶠在並州時於匈奴作戰所繳獲的戰利品, 一般人不會有。 表妹早早就看透了溫嶠的“騙”婚行為, 不過一個想“騙”, 一個甘心被“騙”, 遂才有了這麼一段佳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