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納智捷公佈品牌新戰略:2020年超越雙B,媲美保時捷

面對納智捷的宏圖偉業, 網友怒懟:心比天高, 命比紙薄!

全文共1645字, 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最近, 已經被消費者遺忘的納智捷開啟了品牌煥新戰略, 儘管聲勢並不浩大, 但絕對語不驚人死不休。

在此次發佈會上, 東風裕隆發佈了納智捷全新的品牌理念及新車計畫。 品牌理念由此前的“Think Ahead”(預先設想, 超越期待)進化為了“Enjoy Ahead”, 即為消費者造喜歡的車。 而產品方向, 則將採用“科技、運動、節能環保”三條DNA序列並行的方式。 其中科技包括ARView、新概念座艙等;未來納智捷會有更注重運動調校的支線產品;而節能環保則是指到2020年納智捷的新售產品會全部新能源化。

對品牌理念和新車計畫的設想難免有些空洞, 但現場的一張PPT卻很有看點:納智捷將自身的品牌建設分為三個階段, 最終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頂級汽車品牌。

第一階段的主題是“改變”, 主要內容是以U6為代表的車型在2017-2018年超越日系車。

第二階段稱之為“進化”, 以U6和S5為主的車型將對底盤、動力進行升級, 達到歐系車水準, 並開啟顧客體驗開發模式。

第三階段叫“全新”, 這個階段就更牛了, 納智捷不僅要基於新平臺造出一台車, 更要這台車超越雙B(賓士和寶馬), 媲美保時捷,

成為世界級的高檔豪車。

看了這個規劃, 吃瓜群眾再也坐不住了,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心比天高, 命比紙薄”這樣的評論都顯得太友好, 不少網友紛紛勸納智捷趕緊清算資產, 申請破產, 再也別出來丟人了。

實際上, 我們都很清楚納智捷目前的境遇, 就它自己仿佛還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其實面對日漸衰弱的納智捷, 我們並不是有意想黑它, 但這麼大膽地吹牛逼就不對了。

自身品牌號召力低

根據乘聯會公佈的連續兩年的銷售資料, 東風裕隆暨納智捷品牌銷量持續暴跌不斷, 從2016到2017依然不減頹勢刹車跡象。

東風裕隆納智捷2016全年總銷量僅有4.05萬輛, 這一數字不僅與2015年全年6.04萬輛的銷量相去甚遠, 更與年度既定目標7萬輛無緣。 時間來到2017年, 納智捷交出的成績單更讓人欲哭無淚, 1.7萬輛的成績不僅和去年4萬輛都差距甚大, 更別說其他自主品牌了。

納智捷品牌自身品牌號召力低,導致銷量年年下滑、而其附加值的長期低位徘徊,才是核心所在;洋不洋、中不中的納智捷多方交錯、多方糾結的定位顯然游離于目標人群之外。與此同時,不具備全球品牌號召力的納智捷也不敢在價格層面放開膽子,以至於旗下產品和自主品牌相當,卻賣出了合資車的售價,消費者自然不會買帳。

產品沒有核心技術

別以為納智捷只是沒有品牌,其實它也沒有核心技術,民間段子手甚至戲稱其是“一個令二手車販子都顫抖的品牌”。

別以為段子手是胡說八道,其實納智捷在產品層面的亮點真不多。從2009年品牌發佈至今,納智捷已經經歷了8年的品牌發展之路,從最初憑藉高配置大空間吸引大陸消費者選購,到後期出現油耗、保值率等口碑危機,都是沒有核心技術惹的禍。以往納智捷的主力車型提供1.8T、2.0T、2.2T渦輪增壓發動機,不僅排量大,油耗也居高不下,飽受消費者詬病。

後來,納智捷求助母公司東風集團,從PSA借調了其1.6T發動機,並搭載到了優6 SUV身上。殊不知,這台發動機在PSA旗下的車型上雖然是主力,但也表現平平,寶馬甚至已經早早地遺棄了它。搭載了新發動機的納智捷依然沒有迎來絲毫好轉,於是神車GT-R之父水野和敏的加盟也又成了新噱頭,然而,畢竟GT-R是百萬級跑車,和納智捷那幾台10萬級汽車根本不算同類產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是世界級汽車工程師,也沒能拯救納智捷。

經銷管道維護不力

納智捷品牌的銷量持續低迷,跟著混的經銷商網路的苦日子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據汽車行業流通協會標準顯示,正常情況下的經銷商庫存標準應為1.5,但納智捷經銷商的庫存標準已達到了2-2.5。在承擔高庫存壓力的同時,經銷商只能依靠巨幅優惠來吸引消費者,但由於納智捷的品牌和產品拉力實在太弱,經銷商基本無法打開市場突破口。

即使面臨虧損,經銷商也得每個月都要從廠家拿車,資金鏈壓力非常大,導致很多經銷商被迫退網。經銷商盈利能力弱,則無法調動經銷商的積極性;而沒有經銷商的支持,東風裕隆納智捷也難以實現銷量回暖。在這種惡性循環下,納智捷自然回天乏術。

納智捷品牌自身品牌號召力低,導致銷量年年下滑、而其附加值的長期低位徘徊,才是核心所在;洋不洋、中不中的納智捷多方交錯、多方糾結的定位顯然游離于目標人群之外。與此同時,不具備全球品牌號召力的納智捷也不敢在價格層面放開膽子,以至於旗下產品和自主品牌相當,卻賣出了合資車的售價,消費者自然不會買帳。

產品沒有核心技術

別以為納智捷只是沒有品牌,其實它也沒有核心技術,民間段子手甚至戲稱其是“一個令二手車販子都顫抖的品牌”。

別以為段子手是胡說八道,其實納智捷在產品層面的亮點真不多。從2009年品牌發佈至今,納智捷已經經歷了8年的品牌發展之路,從最初憑藉高配置大空間吸引大陸消費者選購,到後期出現油耗、保值率等口碑危機,都是沒有核心技術惹的禍。以往納智捷的主力車型提供1.8T、2.0T、2.2T渦輪增壓發動機,不僅排量大,油耗也居高不下,飽受消費者詬病。

後來,納智捷求助母公司東風集團,從PSA借調了其1.6T發動機,並搭載到了優6 SUV身上。殊不知,這台發動機在PSA旗下的車型上雖然是主力,但也表現平平,寶馬甚至已經早早地遺棄了它。搭載了新發動機的納智捷依然沒有迎來絲毫好轉,於是神車GT-R之父水野和敏的加盟也又成了新噱頭,然而,畢竟GT-R是百萬級跑車,和納智捷那幾台10萬級汽車根本不算同類產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是世界級汽車工程師,也沒能拯救納智捷。

經銷管道維護不力

納智捷品牌的銷量持續低迷,跟著混的經銷商網路的苦日子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據汽車行業流通協會標準顯示,正常情況下的經銷商庫存標準應為1.5,但納智捷經銷商的庫存標準已達到了2-2.5。在承擔高庫存壓力的同時,經銷商只能依靠巨幅優惠來吸引消費者,但由於納智捷的品牌和產品拉力實在太弱,經銷商基本無法打開市場突破口。

即使面臨虧損,經銷商也得每個月都要從廠家拿車,資金鏈壓力非常大,導致很多經銷商被迫退網。經銷商盈利能力弱,則無法調動經銷商的積極性;而沒有經銷商的支持,東風裕隆納智捷也難以實現銷量回暖。在這種惡性循環下,納智捷自然回天乏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