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中用聲音嚇死敵人的武將,除了張飛還有誰

以下內容以《三國演義》來講解, 切莫用正史來向小編開火!

三國時期, 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 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 說起三國武將哪個更厲害, 網友們心裡可能每個人都有一個標準。 當然, 這個標準是表現在戰場上的, PK時能殺對方武將自然厲害, 如果再認真一點對比的話, 那就是幾回合之內能把對方砍下馬, 回合越少的自然也就越厲害。

不過要說最厲害的, 肯定就是不用打就能把敵人活活嚇死的, 說到這裡, 大夥肯定想到了張飛, 那就是長阪坡之戰, 他張飛站在那裡一喝, 活活把曹操陣中的一個將領夏侯傑給嚇死了。 這段故事作為三國的經典畫面之一, 被人熟知, 也為張飛的英勇形象增添了不少光輝。

我們看當時的場景, 曹操統帥五十萬大軍殺氣騰騰地直奔新野追殺劉備。 當時, 劉備手下的戰將只有關羽、張飛和趙雲,

士兵不過三千人, 這個比例不用說, 一人一腳都能把劉備的部隊踩死光。 於是劉備打算率領部下逃到江陵去, 但又不忍丟下老百姓, 只能硬著頭皮日行十幾裡路。 而曹操那邊, 他的騎兵日行三百里, 沒過幾天就趕上了劉備的隊伍。 這個雙方交鋒的地方就叫長阪坡, 結果自然是不用猜就知道了, 劉備當時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 他眷屬失散, 趙雲幾進曹軍才救出了阿斗, 但到當陽橋時卻無力對付曹軍了, 這時大英雄張飛出現了, 他站在橋頭上怒喝三聲, 曹軍大將夏侯傑竟然摔下馬死了。 這讓曹操也由疑到驚到怕, 最後狼狽逃竄。 京劇裡有唱詞:“當陽橋頭一聲吼, 喝斷橋樑水倒流”。

張飛在長阪坡上的表現確實很精彩, 不過在三國中用聲音喝死人並不是他的首創。 比他更早的時候東吳的小霸王孫策早就做過了。

孫策本人就是一員猛將, 作戰時往往身先士卒, 奮勇直前。 當年他追擊劉繇時, 劉繇率軍迎敵。 孫策說:我到這裡了, 你還不投降?這話講得讓人根本沒有辦法回答了。


於是劉繇背後就閃出一名將領來戰孫策, 但雙方才打了三回合, 就被孫策活活抓了過去, 這個三回合被抓的將領叫于糜。 也許是看到戰友被抓, 也許是劉繇下了命令強行指派出戰去救戰友, 總之接著劉繇身邊又閃出了一名武將, 他叫樊能,

悲劇的是他的命運跟夏侯傑一樣。

對於當時的場景, 演義裡大概是這樣描寫的:繇將樊能挺槍來趕, 策回頭大喝一聲, 聲如巨雷。 樊能驚駭, 倒翻身撞下馬來, 破頭而死。 關鍵還有下面一段:策到門旗下, 將於糜丟下, 已被挾死。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當時他嚇死樊能的時候手裡還挾著一個將領于糜。 這簡直就是比張飛還厲害。功夫再厲害的人抱著一人在手上打架總是會有影響的,但就算這樣,孫策卻還能把於糜給嚇死。你們說到底是張飛厲害還是孫策厲害呢!

這簡直就是比張飛還厲害。功夫再厲害的人抱著一人在手上打架總是會有影響的,但就算這樣,孫策卻還能把於糜給嚇死。你們說到底是張飛厲害還是孫策厲害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