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動了你的乳酪,親媽你會忍不住動手嗎

圖片來自網路, 圖文無關

剛看了一個視頻, 說的是在地鐵上, 一位年輕的媽媽在大聲打罵自家的孩子, 原因是孩子把車票玩丟了,

有好心路人護住孩子勸這位媽媽“5塊錢並不多, 補一張就好, 不要打孩子”, 但這位媽媽卻大喊“5塊錢多!錢好難賺好難賺!”, 原來, 她跟丈夫長期分居, 一個月才賺900塊。

多數網友不贊成這位媽媽的做法, 認為她把自家生活的不如意發洩到了孩子身上。 有人體諒這位媽媽, 打自己的孩子, 媽媽也會痛在心裡。 也有人覺得沒有經歷過, 就不會體會別人的苦, 不要輕易指責。 眾說紛雲, 只能說, 經歷不同角度不同觀點自然就不同吧。

圖片來自網路, 圖文無關

小編作為一個4歲孩子的媽媽, 真的是明白這個“充滿求知階段對什麼都好奇的不得了”的孩子是有多挑戰媽媽的權威和底線, 調皮搗蛋起來, 整條沙發可以沒有一個坐得下屁股的地方, 整個地面可以撒滿玩具, 還有喜歡撕紙條撕好往上空一扔“下雨啦”, 喜歡拿個水彩筆東畫畫西畫畫才不管什麼地方是不能畫的, 過著家家可以突然在地上亂爬亂跪也不會管身上是不是穿的容易弄髒的衣服, 更有甚者, 把媽媽的化妝品直接弄來玩,

口紅當畫筆, 乳液精華當顏料, 化妝水澆植物裡。 。 。 。 。 。 讓媽媽們氣得發抖的瞬間, 吼幾聲是難免的, 動手打小pp也是情有可原的, 嗯, 能阻止媽媽動手的理由只有一個, 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忍到老公回家, 直接發火到老公身上了事。 老公能心疼老婆倒還好, 就怕有些喪偶式教育由來已久, 親爹只負責播種就完事了呀, 孩子反正也不會粘爸爸, 難得粘粘出點狀況, 也嚇得媽媽不敢放心把孩子全全交給老公管了, 有什麼事, 就是“找你媽呀”。 當媽的, 全年無休啊。

嗯, 有人會說的, 凶孩子打孩子那是媽媽修養不夠好, 孩子鬧事情那是媽媽看得不夠牢, 怪自己啊, 幹嘛怪孩子。 呵呵, 一聽就知道, 說這話的不是自己親手帶大孩子的,

或者是老人白天帶著孩子, 晚上也是老人全部弄好孩子, 你就晚上陪孩子睡個覺而已。 再或者, 就是週末自己管管。 總之, 每天都有長時間對著娃的媽媽, 一定能體味那個被孩子氣到發抖的瞬間感覺啊。 是的, 4--6歲幼兒階段真的不好管哦, 所以有個說法是第一次叛逆期。 娃娃們會頂嘴了, 會講道理了, 會說“不要‘了, 會跟你對著幹了。 要怎麼去引導孩子, 區分是非黑白, 需要爸爸媽媽們101分的耐心呀。

圖片來自網路, 圖文無關

我們樓裡, 5歲的男孩子把媽媽的結婚戒指給扔垃圾桶裡了, 然後垃圾袋爸爸順手帶出去扔了, 大冬天的半夜三更, 一家人在樓下大垃圾桶找戒指, 找來找去找不到, 只聽到媽媽憤怒的嘶吼聲, 還有孩子大聲的哭泣聲, 還有爸爸無奈的勸慰聲。 樓裡鄰居都冒著大雪幫他們找啊找, 但是, 戒指還是丟了找不到了, 媽媽氣頭上說要把孩子也丟垃圾桶去, 孩子嚇得臉色蒼白哭得氣喘, 媽媽就心疼了, 抱緊孩子說“寶貝不要怕啊, 媽媽嚇嚇你的, 媽媽永遠愛你的!只是寶貝你以後不要亂扔東西了啊, 知道嗎?爸爸媽媽賺錢養你很辛苦的啊,那是爸爸媽媽的結婚戒指,一輩子只有一個的,丟了就沒有了,你知道嗎?”男孩哭著說“對不起媽媽,我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於是媽媽抱著他,摸著他的腦袋,跟鄰居們道謝後抱著他上樓睡覺了。

恩,其實大多數的媽媽,就和這個媽媽一樣,孩子犯了錯,弄壞弄丟了寶貴的東西,火是要發的,教訓也是要的,但只要孩子真心認錯了,也就算了,不然呢,你打死孩子也一樣找不回丟失的東西啊,對吧!對媽媽而言,最寶貴的乳酪,一定是我們的娃呀!氣頭上實在火大,小pp拍幾下意思意思也不要緊,但一定要有分寸啊,孩子小身體小心靈也脆弱,著實經不住暴力打擊的,為了一個物質的東西,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陰影,太不划算了。冷靜下來吧,這個簡單的道理,想必每個媽都是知道的。咳,實在冷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先走到陽臺或者走出家門冷靜下再回來處理孩子問題吧。

(漫漫育兒路,苦與樂的堅持,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分享探討,攜手共進吧!)

知道嗎?爸爸媽媽賺錢養你很辛苦的啊,那是爸爸媽媽的結婚戒指,一輩子只有一個的,丟了就沒有了,你知道嗎?”男孩哭著說“對不起媽媽,我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敢了”。於是媽媽抱著他,摸著他的腦袋,跟鄰居們道謝後抱著他上樓睡覺了。

恩,其實大多數的媽媽,就和這個媽媽一樣,孩子犯了錯,弄壞弄丟了寶貴的東西,火是要發的,教訓也是要的,但只要孩子真心認錯了,也就算了,不然呢,你打死孩子也一樣找不回丟失的東西啊,對吧!對媽媽而言,最寶貴的乳酪,一定是我們的娃呀!氣頭上實在火大,小pp拍幾下意思意思也不要緊,但一定要有分寸啊,孩子小身體小心靈也脆弱,著實經不住暴力打擊的,為了一個物質的東西,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陰影,太不划算了。冷靜下來吧,這個簡單的道理,想必每個媽都是知道的。咳,實在冷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先走到陽臺或者走出家門冷靜下再回來處理孩子問題吧。

(漫漫育兒路,苦與樂的堅持,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分享探討,攜手共進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