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奇趣老頑童走一場非典型的教育之路

1

在尋訪身邊各種達人媽媽的過程中, 我遇到了這樣一位有趣的達人大叔:

年近花甲, 卻不顯老相, 還像頑童般愛和孩子們泡在一起。

他經常給家長、娃娃、甚至老人們講課, 卻不是體制內傳統意義上的那種老師。

興趣愛好不是一般的廣泛, 畫畫、古典音樂、文學、鼓搗樂器、哲學、軍事、歷史、觀影、中草藥養身、烹飪、養蘭、圍棋, 還有轉山、兒童教育和文化沙龍……太多, 手指加腳指一起都數不過來。

一生經歷數職:最早是學木匠出身, 參加工作到西藏修車(鈑金工, 焊工), 又在川藏線開了三年大貨車, 後來坐機關做過工會秘書、團行辦, 之後內調到雙流一個軍工廠, 三個月就退職到社會飄, 自己開過照相館, 麵館, 皮件廠, 畫廣告, 搞策劃文案, 開職介所, 做服裝, 打工幹過沙發廠雜務, 當衛生巾廠廠長(生產), 商場宣傳, 生資供應, 和家人合作搞過土建工程, 賣板材……故事簡直不要太多!

跟他聊天, 發現其超級能說, 話題又廣, 聽得人除了發懵不知道如何往下接。

他還獨創了一套帶有禪學文化色彩的教育理念, 用身體力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身邊的人……

這大叔, 就是我幾年前在一次公益活動中認識的趙老師。

2

“我記事起到五歲, 就是跟著自己大哥一起耍。 大哥就是院子裡的頭, 耳濡目染中我無師自通地學會了拉杆子當娃娃頭, 自此就有了湊攏一群朋友聚眾玩耍的癖好。 所以現在帶著大家做親子活動, 形式上是不可能再去這樣追求了, 但這種院壩精神是可以有的。 ”回憶起童年, 趙老師還是滿心美好。

“後來搞工程賺的錢又因為建蘭園打倒了, 因為業餘一直在做民間讀書會和親子活動, 2002年一個偶然機緣,

下水兒童教育。 當時就是因為兩個憑藉, 一是我自己知道咋個帶娃娃, 二是我自己的愛好多。 ”

我想請趙老師詮釋一下他的獨特教育理念, 他直搖頭說:“微信上打字說不清, 還需要圖示。 ”我又是一陣懵……

於是我們轉換話題, 聊起了時下流行的“散養”一說。

3

“我接觸一類把自由散養掛在嘴上的家長, 他們以為的散養, 多是說, 尊重娃娃的自由和他的愛好這些, 但其實娃娃所有的愛好和喜歡都是被引導的。 比如草原的孩子不太會喜歡衝浪, 海邊的兒童也很少喜歡騎馬, 他們的這個喜好, 不是父母引導的結果, 而是環境, 他人引導使然。

所以我認為, 一個家長放棄自己引導的職責, 將這個責任和權利交給環境和社會, 是比較冒險和不負責的。

我問:“這是不是相當於沒有理念空談方法?”

“散不散養, 這個說法本身就不完善, 只能放, 是個缺陷, 只能收, 也是個問題, 要收放自如才是完整的。

現在這種抓住一個表面現象, 一端立論、以偏概全的說法很多, 收有一派, 放有一派, 脫離孩子的實際情況, 真還不能簡單說那個對那個錯!

這有點像中醫, 只是爭論藥方和病理意義不大, 關鍵是面對真實病人的判斷辯證才是關鍵!”

趙老師如是說。

長期跟他一起開展親子活動的家長們, 在微信群裡也經常做各種南轅北轍的教育理念的討論, 但趙老師本人從來不強求家長們的認同。

他甚至說, 真正認同他這種理念的家長極少。

“絕大多數家長更喜歡立竿見影的東西,

在乎每次學到了什麼可以講得出來的知識或者可以量化的技能一類。 而我的教育理念在這方面是短板, 只長於涵養情趣。 如果你想娃娃跟著我, 立馬背會二十首唐詩宋詞, 學會幾種繪畫技法, 肯定不行;但如果認真跟兩年, 讓孩子喜歡上唐詩宋詞, 肯定可以!”

趙老師打了個比喻:“面對學習和興趣愛好的培養, 家長們就是愛那種背了一桶汽油、一捆火把去攻佔各種考試、考級山頭的孩子, 殊不知最後這個孩子冒著炮火沖到前線, 捨身肉搏, 家長誇他立了功, 可只有孩子自己心裡知道, 有多麼的傷痕累累……也許有一天就有了“戰爭”創傷綜合症。

他又接著打了個搞笑的比喻:想娃娃愛酒, 自己得先成酒鬼。 但現在家長都喜歡把娃娃送給品酒師帶, 希望娃娃愛酒,關於酒文化的種種說法,品酒師肯定比街邊酒仙多,但品酒師往往沒有那種動心人的醉態來感染娃娃。

趙老師又舉了自己在英國學鋼琴的大侄女的例子,侄女現在就處在比較理想的狀態中:“從小看著長大,我就教過她一首宋詞,看我喜歡這些,早在初中時候,她就自發地把《宋詞300首》整本書抄了一遍,就是源於打心裡熱愛。除了鋼琴,她還喜愛哲學、文學,她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麼、怎樣能做到,同時享受這個努力做到的過程,未來想做一個鋼琴家、學者或者社會文化傳播者,讓更多人享受美好的音樂和文化。

4

趙老師一直在他的微信群裡,提倡家長們自發組織有趣的活動,鼓勵大人們先自善而後善人。只要拿出一點打麻將或閒逛的時間來,從一些不以掙錢為直接目的的方面下手,豐富並愉悅自己。因為一個自己都不愉悅的生命,也不可能真的可以傳播愉悅。

“美好的文化、自然與生活對生命的滋養,就像裝在壺裡的泉水,而自己的生命就像一個茶杯。先是讓泉水注入自己的杯子,當滿了的時候繼續注入,自然外溢出來的泉水就是對身旁孩子最好的滋養。超越自己的小格局,跳出現在很多精英家長走的”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路線(這個聽起來相當高大上的詞請大家自行百度)。”

最後,趙老師總結:“從生命美學風格講,我還是主張英雄主義加浪漫主義,就像古代的劍膽琴心!我也會一直這樣樂思好學、熱情友善、藝多不精,自由散漫下去的……”

米媽我就是佩服這樣頭腦清醒、心懷執著的人,育兒路上,聽君一席話,感觸良多!

作者:米媽的養育日記

來源:簡書

希望娃娃愛酒,關於酒文化的種種說法,品酒師肯定比街邊酒仙多,但品酒師往往沒有那種動心人的醉態來感染娃娃。

趙老師又舉了自己在英國學鋼琴的大侄女的例子,侄女現在就處在比較理想的狀態中:“從小看著長大,我就教過她一首宋詞,看我喜歡這些,早在初中時候,她就自發地把《宋詞300首》整本書抄了一遍,就是源於打心裡熱愛。除了鋼琴,她還喜愛哲學、文學,她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麼、怎樣能做到,同時享受這個努力做到的過程,未來想做一個鋼琴家、學者或者社會文化傳播者,讓更多人享受美好的音樂和文化。

4

趙老師一直在他的微信群裡,提倡家長們自發組織有趣的活動,鼓勵大人們先自善而後善人。只要拿出一點打麻將或閒逛的時間來,從一些不以掙錢為直接目的的方面下手,豐富並愉悅自己。因為一個自己都不愉悅的生命,也不可能真的可以傳播愉悅。

“美好的文化、自然與生活對生命的滋養,就像裝在壺裡的泉水,而自己的生命就像一個茶杯。先是讓泉水注入自己的杯子,當滿了的時候繼續注入,自然外溢出來的泉水就是對身旁孩子最好的滋養。超越自己的小格局,跳出現在很多精英家長走的”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路線(這個聽起來相當高大上的詞請大家自行百度)。”

最後,趙老師總結:“從生命美學風格講,我還是主張英雄主義加浪漫主義,就像古代的劍膽琴心!我也會一直這樣樂思好學、熱情友善、藝多不精,自由散漫下去的……”

米媽我就是佩服這樣頭腦清醒、心懷執著的人,育兒路上,聽君一席話,感觸良多!

作者:米媽的養育日記

來源:簡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