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競爭格局 巨頭企業加快全球佈局步伐

2016年, 全球輕型汽車共計銷售9385萬輛, 同比增長4.7%, 已連續七年保持平穩增長。 依託于整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汽車零部件產業同樣實現了穩步健康發展, 產值及利潤水平均已連續多年高於整車產業。 同時, 在“低碳化、智慧化、資訊化”趨勢下, 全球汽車零部件產業積極進行未來戰略佈局。

圖表1:2014-2017年全球輕型汽車銷量(單位:萬輛)

1、巨頭加快全球佈局步伐

隨著汽車產業全球資源配置模式的日漸成熟, 主要汽車零部件企業紛紛加快全球佈局步伐, 各大零部件巨頭的生產及研發基地正逐步延伸到全球主要汽車市場的各個角落。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 排名前十零部件企業的生產基地數量大多超過100個, 覆蓋國家數量大多超過30個, 並且在北美、歐洲、亞太等主要汽車市場均建有技術研發中心, 以便能夠高效開展貼合當地消費需求的技術研發工作。

圖表2:2017年典型外資零部件企業全球化佈局動態(一)

圖表3:2017年典型外資零部件企業全球化佈局動態(二)

2、百強企業銷售額增幅明顯, 市場格局微調

2016年, 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共計7748.8億美元, 同比增長2679.28億美元, 漲幅達到52.85%。

圖表4: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TOP15(一)(單位:億美元, %)

圖表5: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TOP15(二)(單位:億美元, %)

前十五強企業中, 博世繼續牢牢佔據榜首位置, 仍然是唯一一家年銷售額超過400億美元的企業,

達到465億美元;采埃孚自收購天合後由上年第五一躍上升到榜單的第二位;麥格納國際與上年排名不變, 位列第三;電裝則跌出前三, 排在第四位;大陸下跌一位, 排名第五。 第六到第十位排名僅有小幅微調, 依次分別是愛信精機、現代摩比斯、佛吉亞、李爾、法雷奧。

從名次變動情況來看, 百強榜中除1家企業為新成立以外(安道拓從江森自控分離), 66家企業銷售額實現同比增長, 31家企業出現同比下滑, 2家企業與上年基本持平。 其中, 增幅最大的企業為英納法, 同比增長幅度達到59.73%, 同比增幅超過25%的企業還包括Piston Group(同比增長36.18%)、采埃孚(同比增長30.31%)、全耐塑膠(同比增長28.31%)、薩瑪(同比增長25.26%);下滑幅度最大的企業是美國的陶氏化學, 同比下跌幅度達到32.92%,跌幅超過10%的企業還有先鋒(同比下跌15.22%)和巴斯夫(同比下跌11.72%)。

從企業分佈來看,2017年入圍的100家企業分別來自世界17個國家及地區,日本、德國、美國仍然是百強零部件企業數量最多的三個國家,全球汽車零部件產業“三足鼎立”格局基本保持不變。其中,日本共有28家企業入圍,雖較上年減少2家,但仍然是入圍數量最多的國家;美國共有22家企業入圍,入圍數量排名第二;德國共有17家企業入圍,排名第三。除此之外,韓國有6家企業入圍,加拿大、中國分別有5家企業入圍,法國有4家企業入圍,瑞典、西班牙、墨西哥分別有2家企業入圍,印度、荷蘭、義大利、盧森堡、新加坡、挪威、瑞士分別有1家企業入圍。

圖表6: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分佈(單位:個,%)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2017年進步明顯,成績喜人。這是中國首次有5家企業同時出現在百強榜單中,排名從高到低依次是延鋒(第14位)、英納法(第66位)、中信戴卡(第71位)、德昌電機(第81位)、敏實集團(第93位)。英納法、敏實集團均為首次進入百強榜單,德昌電機時隔兩年後重回百強行列,延鋒和中信戴卡排名較上年均有提升,分別上升了4位和6位。延鋒更是首家進入了前十五強行列的中國企業,排名第14位,這也刷新了中國企業在百強榜單中的歷史最高排名。

3、多重因素影響,不同企業利潤率差異較大

雖然從整體上看,近幾年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整體利潤率保持較高水準且高於整車行業,但從企業個體層面來看,由於受地區、公司規模、產品重點、商業模式等多重因素影響,不同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財務業績參差不齊,利潤率差異較大:

圖表7: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利潤率差異較大的影響因素

4、技術研發創新成為驅動行業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

各大零部件企業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創新,資金、人才、設備等關鍵要素投入巨大。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強國企業巨頭的研發資金占銷售額比例大多集中在5%~10%;而以韓國為代表的行業次發達地區,其核心零部件企業研發資金占比大多處於0.8%~4%(見表2)。我國零部件企業平均研發資金投入更低,除極少數的幾家大型零部件企業外,大部分研發投入比例均在1%以下。

圖表8:2017年典型零部件企業研發金額占比(單位:%)

近年來,世界各大零部件巨頭通過高額的研發投入取得了豐碩的研發成果,長期保持著行業領先地位,持續佔據各細分市場的技術制高點。如在動力系統方面,博世成功完成“高壓柴油共軌系統”“48V混合動力系統”等重大動力技術研發工作,大大提高了動力系統的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清潔度;德爾福成功發佈了48V輕度混合動力系統,使得搭載該系統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得到大幅提升;電裝相繼完成發動機ECU(ABICORE)技術、提高實用燃效技術、以逆變器為代表的新型動力控制單元產品等的研發工作。在電子電控方面,電裝成功研發完成了“Pico Grid System”微微電網系統、驅動器支援照明等技術。

以上分析和資料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同比下跌幅度達到32.92%,跌幅超過10%的企業還有先鋒(同比下跌15.22%)和巴斯夫(同比下跌11.72%)。

從企業分佈來看,2017年入圍的100家企業分別來自世界17個國家及地區,日本、德國、美國仍然是百強零部件企業數量最多的三個國家,全球汽車零部件產業“三足鼎立”格局基本保持不變。其中,日本共有28家企業入圍,雖較上年減少2家,但仍然是入圍數量最多的國家;美國共有22家企業入圍,入圍數量排名第二;德國共有17家企業入圍,排名第三。除此之外,韓國有6家企業入圍,加拿大、中國分別有5家企業入圍,法國有4家企業入圍,瑞典、西班牙、墨西哥分別有2家企業入圍,印度、荷蘭、義大利、盧森堡、新加坡、挪威、瑞士分別有1家企業入圍。

圖表6: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分佈(單位:個,%)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2017年進步明顯,成績喜人。這是中國首次有5家企業同時出現在百強榜單中,排名從高到低依次是延鋒(第14位)、英納法(第66位)、中信戴卡(第71位)、德昌電機(第81位)、敏實集團(第93位)。英納法、敏實集團均為首次進入百強榜單,德昌電機時隔兩年後重回百強行列,延鋒和中信戴卡排名較上年均有提升,分別上升了4位和6位。延鋒更是首家進入了前十五強行列的中國企業,排名第14位,這也刷新了中國企業在百強榜單中的歷史最高排名。

3、多重因素影響,不同企業利潤率差異較大

雖然從整體上看,近幾年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整體利潤率保持較高水準且高於整車行業,但從企業個體層面來看,由於受地區、公司規模、產品重點、商業模式等多重因素影響,不同汽車零部件企業的財務業績參差不齊,利潤率差異較大:

圖表7:2017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利潤率差異較大的影響因素

4、技術研發創新成為驅動行業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

各大零部件企業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創新,資金、人才、設備等關鍵要素投入巨大。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強國企業巨頭的研發資金占銷售額比例大多集中在5%~10%;而以韓國為代表的行業次發達地區,其核心零部件企業研發資金占比大多處於0.8%~4%(見表2)。我國零部件企業平均研發資金投入更低,除極少數的幾家大型零部件企業外,大部分研發投入比例均在1%以下。

圖表8:2017年典型零部件企業研發金額占比(單位:%)

近年來,世界各大零部件巨頭通過高額的研發投入取得了豐碩的研發成果,長期保持著行業領先地位,持續佔據各細分市場的技術制高點。如在動力系統方面,博世成功完成“高壓柴油共軌系統”“48V混合動力系統”等重大動力技術研發工作,大大提高了動力系統的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清潔度;德爾福成功發佈了48V輕度混合動力系統,使得搭載該系統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得到大幅提升;電裝相繼完成發動機ECU(ABICORE)技術、提高實用燃效技術、以逆變器為代表的新型動力控制單元產品等的研發工作。在電子電控方面,電裝成功研發完成了“Pico Grid System”微微電網系統、驅動器支援照明等技術。

以上分析和資料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