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羅布泊竟然不是無人區?還有一座鉀肥廠?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 西北邊疆有一片神秘區域, 先後兩次引起了世界的“大地震”。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點,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成功爆炸。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 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獲得完全的成功。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這震撼世界的驚雷向世人宣告:中國任人欺淩的時代結束了!與此同時, 一個特殊的地理名字為世界所銘記:“羅布泊!”

羅布泊

羅布泊的“傳說”

羅布泊神秘而殘酷。

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樓蘭在歷史舞臺上只活躍了八百餘年便在西元4世紀神秘消亡, 過了1500多年, 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和羅布人嚮導奧爾德克於1900年3月28日又將它重新發現, 因而轟動世界, 被稱之為“東方龐貝城”。 百年來, 樓蘭一直是中國乃至世界各地探險家、史學家、旅行家研究考察的熱點。

樓蘭古城

位於孔雀河古河道北岸的太陽墓, 它是1979年冬被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所發現, 古墓有數十座, 每座都是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的死者墓穴, 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 並組成若干條射線, 呈太陽放射光芒狀。 經碳14測定, 太陽墓已有3800年之久。

太陽墓

無論人畜, 一旦進入羅布泊區域, 一不小心就會命喪黃泉, 前赴後繼的探險者先驅也用生命證明了羅布泊的殘酷!由於各種局限和偏見, 也製造了許多訛誤, 為羅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餘純順墓

彭加木遇難處紀念碑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就是在這樣生命的禁區, 居然有一座鉀肥廠, 這座鉀肥廠到底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要建在羅布泊?這裡面有太多的疑點需要解答。

羅布泊確實有座鉀肥廠

羅布泊座落著世界最大鉀肥生產基地——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 年產120萬噸硫酸鉀。下面我們通過衛星圖來認識這個鉀肥廠。

圖中那個綠色的區域就是鉀肥廠的所在地。

放大了看,這深淺不一的藍綠色區域,就是鉀肥廠不同濃度的沉澱池。

我們總以為羅布泊是無人區,可是仔細看沉澱池旁邊,竟然有一個羅布泊鎮。

還有拌面和川菜館,看起來生活並不像想像中那麼惡劣。

這座鉀肥廠2008年建成至今,已累計生產優質硫酸鉀906萬噸,占同期國內全部產量的一半以上,使原本鉀資源嚴重匱乏的中國,成為國際鉀肥市場的價格窪地,同類產品中國到岸價比周邊國家低幾十美元。中國農民用上了世界上最便宜的鉀肥。

為什麼要在羅布泊建鉀肥廠?

為什麼要把鉀肥廠建在羅布泊,中國這麼大,為什麼偏偏選中這個生命的禁區?

被稱為死亡之海的新疆羅布泊,原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位於新疆東南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由於氣候變遷,早已乾涸,只剩下大片翻著硬殼的鹽鹼地,看不到一絲生命跡象,是真正的不毛之地。荒然而這塊被稱為“死亡之海”土地之下的高鹽鹵水中卻蘊藏著影響農作物生長的必需元素——鉀。

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基地的鹽湖景色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地質工作者在此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鹽型含鉀鹵水礦床。這一消息令一批長期從事相關資源開發的有志之士為之振奮,當時國內最前沿的化工科研人才放棄舒適安逸的生活工作條件,義無反顧紮進了羅布泊。

鉀,真的那麼重要嗎?

答案是肯定的,我國已探明的鉀鹽資源儲量僅占世界的2%,只在新疆、青海等地發現一些鉀鹽礦,鉀鹽資源匱乏。與此相反的是,我國鉀肥消費量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鉀肥消費國,資源儲量與消費量形成巨大反差。

雖然我國鉀鹽資源嚴重不足,但全球鉀礦資源供大於求。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德國就把硫酸鉀產品銷售到中國。現在全世界每年氯化鉀的消費量大約6000多萬噸,而我國氯化鉀消費量達1200萬噸。如果我國沒有自己的鉀鹽資源,如此大的需求量必將在國際談判中處於劣勢,就像印度沒有自己的鉀鹽資源,在鉀肥的國際談判中沒有任何餘地,國際鉀肥公司出價多少只能被動接受。

鉀肥主要進口國家及份額分析

鉀肥作為化肥的重要品種,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有著重要作用。中國鉀礦資源嚴重匱乏,10多年前,70%以上的鉀肥要依靠進口,長期受制於人,這種局面直接威脅到我國的糧食安全。

缺鉀的禾苗枯黃矮小

所以,當地質工作者發現羅布泊有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鹽型含鉀鹵水礦床時,他們的欣喜可想而知。

艱苦的奮鬥之路

羅布泊自然條件惡劣,夏季地表溫度甚至高達60多度,冬季則會低至零下20多度。此外,羅布泊的風特別大、特別多,每年七級以上的大風達到兩百多天,年降水量僅為39毫米,蒸發能力則超過3800毫米以上,土地鹽鹼化程度非常高。

找鹵水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電影《生死羅布泊》就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時科學家們在羅布泊尋找鹵水的艱難之路,也展現出了羅布泊的無情。找到鹵水,如何在自然條件和技術條件都極度匱乏的情況下,該如何將羅布泊的寶藏進行開發利用,還是一個個擺在眼前的難題。

電影截圖

懷抱“讓中國農民用上全世界最優質的鉀肥”的願望,一批國內最前沿的化工科研人才為此放棄舒適安逸的生活工作條件,義無反顧地紮進羅布泊。

與世界上其他鹽湖不同,羅布泊鹵水資源中鉀、硫比例嚴重失衡,開發難度異常之大。要生產出硫酸鉀必須要從外部添加氯化鉀來解決兩者比例失調的難題。可羅布泊位于無人區,方圓300公里內沒有任何設備支撐,從幾百公里以外購置氯化鉀必然提升生產成本,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製造出氯化鉀。

羅布泊的開發在全世界都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有外國專家聽了直搖頭,說不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產出硫酸鉀。然而就是憑藉著一股不認輸的勁,迫使他們自主研發,展開了羅布泊開發史上最系統、最全面、最切合實際,並且也是最艱苦卓絕的加工工藝試驗研究。

沒有路、沒有淡水、沒有電,為了專心研究,他們索性住在帳篷或者臨時搭的地窩子裡,一住就是四五十天不出去。當時包括水在內的所有物資都要從400公里以外的哈密去拉,路上要十幾個小時。一天四五個人洗臉吃飯只有一桶水,吃住都是挑戰。

這群在羅布泊從事鉀肥生產的人被稱作羅鉀人,創業初期,羅鉀人就住在這種簡陋的“地窩子”裡。雖說採光、通風差一些,畢竟居有定所、冬暖夏涼,比最初的帳蓬強多了。2002年,一對新人在地窩子婚房辦了中國獨一份羅布泊腹地婚禮。羅鉀人最後一批搬出地窩子,則是2008年的事了

這個早期食堂是用鹽塊蓋起來的,比起“地窩子”,鹽塊房又進了一步,畢竟不用鑽地下了。取羅布泊隨處可見的鹽塊,敲成30-40釐米見方的建材,再用鹵水和泥巴和成土制“水泥”,砌成這樣的鹽塊房,不怕地震不怕風,就怕水。羅鉀人開玩笑,做飯沒鹽了,牆上摳一小塊下來,就0K了

經過1年多反復試驗攻關,科研人員成功利用羅布泊地下鹵水生產出硫酸鉀的主要原料——氯化鉀,從而解決了羅布泊鹵水鉀、硫比例嚴重失調的難題,並攻克了用微咸水代替淡水生產優質硫酸鉀的關鍵性技術。生產每噸硫酸鉀的用水量僅及傳統工藝的三分之一,在國內外獨一無二。

2001年,羅布泊首個鹽田、輸鹵渠、采鹵渠的建成並投入使用,源源不斷的地下鹵水湧上地面,硫酸鉀的生產拉開序幕。

三號光鹵石碼頭的水采機

國投羅鉀人自主研發的兩栖式水采機,每小時處理能力可達500噸,價格僅為2700萬元,而從國外進口,每台則需要7000萬元。

2003年7月,羅布泊牌硫酸鉀產品問世。所有員工歡呼雀躍。他們用了4年時間在羅布泊腹地完成了探索性試驗、小試、中試和工業性試驗,達到了年產5萬噸硫酸鉀的生產能力,走完了美國猶他州大鹽湖15年、青海察爾汗鹽湖25年的建設歷程!

硫酸鉀廠包裝車間

年產120萬噸硫酸鉀主裝置,名副其實的世界鉀肥生產航母。2008年11月建成投產至今,累計生產優質硫酸鉀906萬噸,占同期國內全部產量的一半以上。

羅布泊腹地的火車站。羅鉀產品在這裡裝上專用列車,直通哈密,再運往全中國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我們中國這樣從一無所有的荒原上起步獨立發展自己的戰略工業;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的高精尖技術人員甚至要忍饑挨餓的從事科研工作;世界上也沒有哪一個國家的高級技術人才願意終身隱姓埋名,甚至喪失了發表任何一篇學術論文的權利。在中國那個內憂外困的年代,英雄的中國人將這樣的奇跡變成了現實。

被稱為“馬爾地夫”的一級鹽田,頗具南太平洋風光神韻。這裡水的含鹽量達26%,是普通海水的10倍;比重達到1.24,高於死海的1.18。夏天游泳,“想沉也沉不下去!”

從這裡滾滾而出的鉀鹽農用肥料佔據國內近一半市場份額,所以你所吃的糧食很可能跟遙遠的羅布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哦。

年產120萬噸硫酸鉀。下面我們通過衛星圖來認識這個鉀肥廠。

圖中那個綠色的區域就是鉀肥廠的所在地。

放大了看,這深淺不一的藍綠色區域,就是鉀肥廠不同濃度的沉澱池。

我們總以為羅布泊是無人區,可是仔細看沉澱池旁邊,竟然有一個羅布泊鎮。

還有拌面和川菜館,看起來生活並不像想像中那麼惡劣。

這座鉀肥廠2008年建成至今,已累計生產優質硫酸鉀906萬噸,占同期國內全部產量的一半以上,使原本鉀資源嚴重匱乏的中國,成為國際鉀肥市場的價格窪地,同類產品中國到岸價比周邊國家低幾十美元。中國農民用上了世界上最便宜的鉀肥。

為什麼要在羅布泊建鉀肥廠?

為什麼要把鉀肥廠建在羅布泊,中國這麼大,為什麼偏偏選中這個生命的禁區?

被稱為死亡之海的新疆羅布泊,原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位於新疆東南部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由於氣候變遷,早已乾涸,只剩下大片翻著硬殼的鹽鹼地,看不到一絲生命跡象,是真正的不毛之地。荒然而這塊被稱為“死亡之海”土地之下的高鹽鹵水中卻蘊藏著影響農作物生長的必需元素——鉀。

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基地的鹽湖景色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地質工作者在此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鹽型含鉀鹵水礦床。這一消息令一批長期從事相關資源開發的有志之士為之振奮,當時國內最前沿的化工科研人才放棄舒適安逸的生活工作條件,義無反顧紮進了羅布泊。

鉀,真的那麼重要嗎?

答案是肯定的,我國已探明的鉀鹽資源儲量僅占世界的2%,只在新疆、青海等地發現一些鉀鹽礦,鉀鹽資源匱乏。與此相反的是,我國鉀肥消費量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鉀肥消費國,資源儲量與消費量形成巨大反差。

雖然我國鉀鹽資源嚴重不足,但全球鉀礦資源供大於求。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德國就把硫酸鉀產品銷售到中國。現在全世界每年氯化鉀的消費量大約6000多萬噸,而我國氯化鉀消費量達1200萬噸。如果我國沒有自己的鉀鹽資源,如此大的需求量必將在國際談判中處於劣勢,就像印度沒有自己的鉀鹽資源,在鉀肥的國際談判中沒有任何餘地,國際鉀肥公司出價多少只能被動接受。

鉀肥主要進口國家及份額分析

鉀肥作為化肥的重要品種,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有著重要作用。中國鉀礦資源嚴重匱乏,10多年前,70%以上的鉀肥要依靠進口,長期受制於人,這種局面直接威脅到我國的糧食安全。

缺鉀的禾苗枯黃矮小

所以,當地質工作者發現羅布泊有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鹽型含鉀鹵水礦床時,他們的欣喜可想而知。

艱苦的奮鬥之路

羅布泊自然條件惡劣,夏季地表溫度甚至高達60多度,冬季則會低至零下20多度。此外,羅布泊的風特別大、特別多,每年七級以上的大風達到兩百多天,年降水量僅為39毫米,蒸發能力則超過3800毫米以上,土地鹽鹼化程度非常高。

找鹵水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電影《生死羅布泊》就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時科學家們在羅布泊尋找鹵水的艱難之路,也展現出了羅布泊的無情。找到鹵水,如何在自然條件和技術條件都極度匱乏的情況下,該如何將羅布泊的寶藏進行開發利用,還是一個個擺在眼前的難題。

電影截圖

懷抱“讓中國農民用上全世界最優質的鉀肥”的願望,一批國內最前沿的化工科研人才為此放棄舒適安逸的生活工作條件,義無反顧地紮進羅布泊。

與世界上其他鹽湖不同,羅布泊鹵水資源中鉀、硫比例嚴重失衡,開發難度異常之大。要生產出硫酸鉀必須要從外部添加氯化鉀來解決兩者比例失調的難題。可羅布泊位于無人區,方圓300公里內沒有任何設備支撐,從幾百公里以外購置氯化鉀必然提升生產成本,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製造出氯化鉀。

羅布泊的開發在全世界都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有外國專家聽了直搖頭,說不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產出硫酸鉀。然而就是憑藉著一股不認輸的勁,迫使他們自主研發,展開了羅布泊開發史上最系統、最全面、最切合實際,並且也是最艱苦卓絕的加工工藝試驗研究。

沒有路、沒有淡水、沒有電,為了專心研究,他們索性住在帳篷或者臨時搭的地窩子裡,一住就是四五十天不出去。當時包括水在內的所有物資都要從400公里以外的哈密去拉,路上要十幾個小時。一天四五個人洗臉吃飯只有一桶水,吃住都是挑戰。

這群在羅布泊從事鉀肥生產的人被稱作羅鉀人,創業初期,羅鉀人就住在這種簡陋的“地窩子”裡。雖說採光、通風差一些,畢竟居有定所、冬暖夏涼,比最初的帳蓬強多了。2002年,一對新人在地窩子婚房辦了中國獨一份羅布泊腹地婚禮。羅鉀人最後一批搬出地窩子,則是2008年的事了

這個早期食堂是用鹽塊蓋起來的,比起“地窩子”,鹽塊房又進了一步,畢竟不用鑽地下了。取羅布泊隨處可見的鹽塊,敲成30-40釐米見方的建材,再用鹵水和泥巴和成土制“水泥”,砌成這樣的鹽塊房,不怕地震不怕風,就怕水。羅鉀人開玩笑,做飯沒鹽了,牆上摳一小塊下來,就0K了

經過1年多反復試驗攻關,科研人員成功利用羅布泊地下鹵水生產出硫酸鉀的主要原料——氯化鉀,從而解決了羅布泊鹵水鉀、硫比例嚴重失調的難題,並攻克了用微咸水代替淡水生產優質硫酸鉀的關鍵性技術。生產每噸硫酸鉀的用水量僅及傳統工藝的三分之一,在國內外獨一無二。

2001年,羅布泊首個鹽田、輸鹵渠、采鹵渠的建成並投入使用,源源不斷的地下鹵水湧上地面,硫酸鉀的生產拉開序幕。

三號光鹵石碼頭的水采機

國投羅鉀人自主研發的兩栖式水采機,每小時處理能力可達500噸,價格僅為2700萬元,而從國外進口,每台則需要7000萬元。

2003年7月,羅布泊牌硫酸鉀產品問世。所有員工歡呼雀躍。他們用了4年時間在羅布泊腹地完成了探索性試驗、小試、中試和工業性試驗,達到了年產5萬噸硫酸鉀的生產能力,走完了美國猶他州大鹽湖15年、青海察爾汗鹽湖25年的建設歷程!

硫酸鉀廠包裝車間

年產120萬噸硫酸鉀主裝置,名副其實的世界鉀肥生產航母。2008年11月建成投產至今,累計生產優質硫酸鉀906萬噸,占同期國內全部產量的一半以上。

羅布泊腹地的火車站。羅鉀產品在這裡裝上專用列車,直通哈密,再運往全中國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我們中國這樣從一無所有的荒原上起步獨立發展自己的戰略工業;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的高精尖技術人員甚至要忍饑挨餓的從事科研工作;世界上也沒有哪一個國家的高級技術人才願意終身隱姓埋名,甚至喪失了發表任何一篇學術論文的權利。在中國那個內憂外困的年代,英雄的中國人將這樣的奇跡變成了現實。

被稱為“馬爾地夫”的一級鹽田,頗具南太平洋風光神韻。這裡水的含鹽量達26%,是普通海水的10倍;比重達到1.24,高於死海的1.18。夏天游泳,“想沉也沉不下去!”

從這裡滾滾而出的鉀鹽農用肥料佔據國內近一半市場份額,所以你所吃的糧食很可能跟遙遠的羅布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