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甄嬛傳》第60集 對食事發——純元給宜修的第一道催命符

崔槿汐和蘇培盛對食一事, 因為蘇培盛掉出了一枚瓔珞而露出馬腳, 被敬妃告到皇后那裡去。 皇后逮著這個機會, 一身的勁啊,

氣勢洶洶咬牙切齒地來到壽康宮, 一心想要幹掉甄嬛的首席行政官崔槿汐。 皇后大聲指責, 蘇培盛和崔槿汐原是宮裡貼身伺候的, 應該存天理滅人欲, 自己要檢點些, 才不至於惑亂後宮。 啥是存天理滅人欲呢?長期以來, “存天理滅人欲”一直被當作朱熹的名言而流傳。 其實不然, 事實上這一概念在《禮記•樂記》中已經出現, 後來二程又加以發展, 到朱喜這, 他說:“孔子所謂‘克己復禮’, ……聖賢千言萬語, 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欲。 ”他的本意是, “存天理”是向善, “滅人欲”是去惡, 通俗的理解就是要防範個人欲望的過度膨脹, 維護社會道德、政風民風的和諧與美好。 可惜後人多斷章取義, 認為本句的意思是維護封建禮制, 扼殺人的本性。

這樣荒誕的意思得虧皇后說得出來,

端妃也是借著“存天理滅人欲”這個由頭, 指責朱熹說的話全然不對。 且不說太監也是人, 太監也有情也有愛, 就是朱熹本身也是說一套做一套。 朱熹為官期間, 看上了一個叫嚴蕊的官妓, 誰知嚴蕊卻對他不屑一顧, 反和台州知府唐仲友交好。 後唐為嚴落籍, 回家鄉黃岩與父母居住。 朱熹遂連上六道奏疏彈劾唐, 誣陷兩人有染, 並嚴刑逼供嚴蕊。 嚴刑逼供啊, 虧他下得去手, 嚴蕊不願栽贓唐知州, 寧死不屈。 最後驚動了高宗, 將其調離另派人接手此案。 由此可見其心胸之狹隘、內心之狠毒。 不光如此, 朱熹還被人舉報說他“家婦不夫而孕”, 也就是說他守寡的兒媳婦懷孕了, 除了他還能有誰有這機會?還舉報他引誘兩個尼姑, 成功納為寵妾。口口聲聲說要“存天理,滅人欲”的朱老夫子,卻幹出了普通人都幹不出的醜事,據說他在後來寫給皇帝的罪己書中,對這兩條還“供認不諱”。端妃此言,表面上看是說“存天理滅人欲”這樣的話太過苛責,不近人情,告訴皇上不癡不聾不做家翁,實際上是說皇后對這件事的處罰過於嚴厲,實在是沒有母儀天下的胸懷。

因為“存天理滅人欲”這句話,皇后身上已經沾了一身騷氣,這邊甄嬛也沒讓皇后好過。皇帝來問甄嬛關於蘇培盛和崔槿汐的事,甄嬛說現在宜修皇后是這樣處理,那要是換作純元皇后在的時候呢?人人都說純元皇后這好那好,對府中人也是寬宥得很,想必如果純元皇后還在,肯定不會想宜修這樣要取了兩個人的命吧!遙想當年純元皇后治府的風采,對比今日她妹妹宜修皇后的手段,實在是讓人膽戰心驚啊!不過甄嬛也沒把話說太死,畢竟檯面上還是要做足尊重皇后的功夫的,她說,宜修皇后是後宮的一把手,這原是她做主的事情,我作為側妃也不該說什麼,但是崔槿汐再有錯,到底也是服侍我的人,我對她也是有感情的,我揣度著,宜修皇后和純元皇后是親姐妹,彼此的心性應該也是差不多的,既然以純元皇后的做派絕不會嚴懲對食,那想必宜修也不會。這因為這些話,原本是蘇培盛和崔槿汐的過錯,一下子就變成了宜修皇后這個人心狠手辣,不如自己的親姐姐純元皇后那樣治府有方,寬待下人。宜修皇后這次不僅在皇帝心裡打了折扣,就是在蘇培盛心裡,也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徹底把原本還算中立的蘇培盛推給了甄嬛。

在此得提一下蘇培盛,相較于皇帝而言,蘇培盛身體上是太監,愛情上可以點也不馬虎,而皇帝雖然身體上算個男人,愛情上那可是削得乾淨的太監。平日裡蘇培盛對崔槿汐那就叫一個噓寒問暖,就連崔槿汐繡得瓔珞,也是隨身攜帶,日日相見。祺嬪和安陵容都說太監是沒根的東西,受不到嚴刑拷打,在蘇培盛這裡,那就錯了。蘇培盛落在皇后的手裡,慎刑司的刑罰估計都用完了,蘇培盛愣是不吐出崔槿汐半個字來,可見蘇培盛的愛是多麼深沉。後來皇帝讓他斷了吧,他撲通一身跪下,這樣剖白內心:“皇上,奴才年紀大了,就想找個伴兒……奴才對崔槿汐,是當真的。”就是這樣一個殘缺的男人,說出了劇中最溫暖最實在的一句話,就算是忤逆皇帝的旨意,他也是對崔槿汐矢志不渝。的確,漫漫人生路,一個人走該是多麼孤獨,當衰老撲面而來的時候,當生命一點點耗盡的時候,我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執一人手,與自己終老,相依偎著走完這一生。相較于皇帝24K的生活品質與贗品的感情品質,也許蘇培盛沒有很好的生活品質,但是卻擁有金不換的感情品質。由此看來,沒有愛的能力,比沒有性的能力,更可悲。沒有愛的能力的皇上,比沒有性的能力的太監,更可悲。

成功納為寵妾。口口聲聲說要“存天理,滅人欲”的朱老夫子,卻幹出了普通人都幹不出的醜事,據說他在後來寫給皇帝的罪己書中,對這兩條還“供認不諱”。端妃此言,表面上看是說“存天理滅人欲”這樣的話太過苛責,不近人情,告訴皇上不癡不聾不做家翁,實際上是說皇后對這件事的處罰過於嚴厲,實在是沒有母儀天下的胸懷。

因為“存天理滅人欲”這句話,皇后身上已經沾了一身騷氣,這邊甄嬛也沒讓皇后好過。皇帝來問甄嬛關於蘇培盛和崔槿汐的事,甄嬛說現在宜修皇后是這樣處理,那要是換作純元皇后在的時候呢?人人都說純元皇后這好那好,對府中人也是寬宥得很,想必如果純元皇后還在,肯定不會想宜修這樣要取了兩個人的命吧!遙想當年純元皇后治府的風采,對比今日她妹妹宜修皇后的手段,實在是讓人膽戰心驚啊!不過甄嬛也沒把話說太死,畢竟檯面上還是要做足尊重皇后的功夫的,她說,宜修皇后是後宮的一把手,這原是她做主的事情,我作為側妃也不該說什麼,但是崔槿汐再有錯,到底也是服侍我的人,我對她也是有感情的,我揣度著,宜修皇后和純元皇后是親姐妹,彼此的心性應該也是差不多的,既然以純元皇后的做派絕不會嚴懲對食,那想必宜修也不會。這因為這些話,原本是蘇培盛和崔槿汐的過錯,一下子就變成了宜修皇后這個人心狠手辣,不如自己的親姐姐純元皇后那樣治府有方,寬待下人。宜修皇后這次不僅在皇帝心裡打了折扣,就是在蘇培盛心裡,也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徹底把原本還算中立的蘇培盛推給了甄嬛。

在此得提一下蘇培盛,相較于皇帝而言,蘇培盛身體上是太監,愛情上可以點也不馬虎,而皇帝雖然身體上算個男人,愛情上那可是削得乾淨的太監。平日裡蘇培盛對崔槿汐那就叫一個噓寒問暖,就連崔槿汐繡得瓔珞,也是隨身攜帶,日日相見。祺嬪和安陵容都說太監是沒根的東西,受不到嚴刑拷打,在蘇培盛這裡,那就錯了。蘇培盛落在皇后的手裡,慎刑司的刑罰估計都用完了,蘇培盛愣是不吐出崔槿汐半個字來,可見蘇培盛的愛是多麼深沉。後來皇帝讓他斷了吧,他撲通一身跪下,這樣剖白內心:“皇上,奴才年紀大了,就想找個伴兒……奴才對崔槿汐,是當真的。”就是這樣一個殘缺的男人,說出了劇中最溫暖最實在的一句話,就算是忤逆皇帝的旨意,他也是對崔槿汐矢志不渝。的確,漫漫人生路,一個人走該是多麼孤獨,當衰老撲面而來的時候,當生命一點點耗盡的時候,我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執一人手,與自己終老,相依偎著走完這一生。相較于皇帝24K的生活品質與贗品的感情品質,也許蘇培盛沒有很好的生活品質,但是卻擁有金不換的感情品質。由此看來,沒有愛的能力,比沒有性的能力,更可悲。沒有愛的能力的皇上,比沒有性的能力的太監,更可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