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自成和張獻忠本是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為何最後卻會反目成仇?

明朝末年, 自然災害頻發, 百姓民不聊生。 無奈之下, 許多農民出來起義。 在眾多農民領袖中, 兩個年輕的起義家李自成和張獻忠, 逐漸展露了頭角。

李自成和張獻忠有著相似的過去, 他們同年同月出生, 都來自陝西的農村。 因出身貧寒, 在生活和工作中經常受到欺壓, 後來又因為一些過錯, 都丟掉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 成為“無業遊民”。 以後, 他們更是深切地體會到了百姓的無奈與苦楚, 於是這兩個滿腔熱血的年輕人, 各自組建了農民隊伍, 加入到農民起義的浪潮中。

在將近三十歲的時候, 這兩個人才真正相遇。

1633年, 李自成帶著自己的隊伍投靠了山西的舅父——闖王高迎祥。 沒多久, 張獻忠也不約而同地加入到了闖王的大隊中。 因為年齡相同, 又有著類似的經歷, 相見恨晚的李自成和張獻忠, 很快就成為了出生入死的莫逆之交。

張獻忠起義的時間要比李自成早一些, 他在投奔高迎祥的時候, 已經擁有了比較成規模的隊伍, 具備了獨當一面的能力。 李自成對這個和自己同歲的領導者相當敬佩, 這種敬佩為他們日後的默契合作提供了基礎, 但也為他們的反目成仇埋下了隱患。

1635年, 高迎祥、李自成和張獻忠在突破河南的重圍後攻入了鳳陽。 鳳陽是朱元璋的老家, 歷代明朝皇帝都在這裡興修各種工程, 明皇陵和明中都皇城都在這裡。 但沒想到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 竟在鳳陽皇宮因“分贓”不當結下了梁子。 從此以後, 二人分道揚鑣, 李自成往北, 佔據黃河一帶;張獻忠往南, 佔據長江一帶。

1636年, 闖王高迎祥在戰爭中喪生, 李自成就順理成章的繼承了“闖王”的稱號。 這一舉動讓身處南方的張獻忠更加不服, 二人怨恨加深。 1638年, 李自成戰敗, 不得已南下投靠張獻忠。 張獻忠起殺心, 想趁機殺掉李自成。 可惜李自成提前識破, 連夜逃跑, 保住了性命。 戲劇化的是, 三年以後, 張獻忠南方戰敗, 逃往北方投靠李自成。 李自成也想趁此機會殺掉張獻忠, 但被十三軍將領之一的羅汝才攔了下來。 後來張獻忠又在羅汝才的幫助下連夜逃脫。

兩個義氣相投的兄弟最終沒能逃脫反目成仇的命運。張獻忠最終被大明軍隊亂箭射死於四川;李自成在成為“大順皇帝”的第四十二天,死于九宮山上村民的鐵鏟下。

參考文獻:《明史》、《明季北略》

兩個義氣相投的兄弟最終沒能逃脫反目成仇的命運。張獻忠最終被大明軍隊亂箭射死於四川;李自成在成為“大順皇帝”的第四十二天,死于九宮山上村民的鐵鏟下。

參考文獻:《明史》、《明季北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