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僧師徒取經團隊中最好色的原來不是豬八戒,而是他

在《西遊記》原著中, 孫悟空本來是花果山上的一塊仙石, “自開闢以來, 每受天真地秀, 日精月華, 感之既久, 遂有靈通之意。 內育仙胞, 一日迸裂, 產一石卵, 似圓球樣大。 因見風, 化作一個石猴, 五官俱備, 四肢皆全。 ”既然是石猴, 自然不會和人一樣有兄弟姊妹了。 然而在元代《西遊記雜劇》中, 孫悟空自報家門, 說自家弟兄姊妹五人, 他排行第三, 大姐是驪山老母, 二妹巫枝祇聖母, 大哥齊天大聖, 孫悟空號稱通天大聖, 三弟名為耍耍三郎。 既然有大哥大姐、弟弟妹妹, 說明孫悟空就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而是有父母的。

元代的孫悟空還有兄弟姊妹, 為什麼到了明代就變成了感日精月華而生的石猴呢?這或許要從歷史中尋找原因了。

孫悟空從菩提老祖處學得本事後, 仗著有了神通變化, 闖龍宮、地府, 大鬧天宮, 做下的樁樁件件都是犯上作土地哪怕的大案要案,

按阿Q的說法都是殺頭的罪。 尤其是大鬧天宮, 更是屬於十惡不赦的罪。 按唐宋時的刑法律例, 謀反者的直系親屬, 年紀十六歲以上的一律處以絞刑。 孫悟空自己闖下了塌天大禍, 他的父母、兄弟姊妹豈不得跟著一塊倒楣?何況在明代, 又多了瓜蔓抄, 造反除了被夷九族之外, 師友也得受株連。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菩提祖師教了孫悟空神通變化之後, 情知徒弟是個闖禍的魔頭, 於是有言在先, 不讓猴子在外面打自己的旗號, 而且鄭重其事道:“你只是不惹禍不牽帶我就罷了!”孫悟空是冰雪聰明的人, 見師傅這樣, 也只好違心地答應:“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 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 ”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 是因為玉皇大帝封了他個侮辱性的官職——弼馬瘟, 而且王母娘娘蟠桃會沒有給他發邀請函。

而在《西遊記雜劇》中, 大鬧天宮另有隱情:孫悟空既然不是石猴, 自然有著七情六欲。 孫悟空曾將火輪金鼎國王之女, 攝在花果山紫雲洞中作了自己的壓寨夫人。 白富美的公主,

豈甘心作一個猴子的妻子, 於是天天給孫悟空各種甩臉子。 最難消受美人恩, 為了取悅公主, 孫悟空鋌而走險, 跑到天庭恣意妄為盜仙衣、仙帽、仙桃、仙酒, 直到鬧得太不像話, 這才被如來壓在了五行山下。 即使如此, 孫悟空仍對美人念念不忘, 唱起了相思曲:“金鼎國女嬌姿, 放還鄉到家時。 他想我須臾害, 我因他廝勾死。 他寄得言語, 抵多少草草三行字。 我害相思, 好重山呵, 擔不起沉沉一擔兒。 ”

唐僧救出孫悟空, 收他為徒, 孫悟空答應隨唐僧前往西天取經, 臨行, 菩薩擔心他仍塵緣未了, 又對他千叮嚀、萬囑咐道:“鐵戒箍戒你凡性”, “戒刀豁你之恩愛”。

對於孫悟空好色這一事實, 其實吳承恩在《西遊記》中也有隱諱的透露, 如果不留神, 就會錯這了。 如“四聖試禪心”時, 唐僧“推聾妝啞……呆呆掙掙, 翻白眼兒打仰”;孫悟空則口是心非地表示:“我從小兒不曉得幹那般事”。 這種話, 怎麼聽也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因此, 在第42回中, 當觀音菩薩有心派“龍女”去和孫悟空一同滅紅孩兒的三昧真火, 卻又擔心龍女生得漂亮,被孫悟空拐跑了,於是要求悟空留下根救命毫毛作抵押物,面對觀音的揶揄,孫悟空的回答很是耐人尋味:“菩薩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門,一向不幹那樣事了……”

顯然,觀音菩薩是知道孫悟空的底子的,真人面前不說假話,孫悟空期期艾艾的解釋,只能是種不打自招。

“自秉沙門,一向不幹那樣事了”,說明在沒有追隨唐僧之前,孫悟空不但幹了那樣事,而且還沒少幹。

如此看來,唐僧師徒的取經團隊中,真正好色的不是見了美女走不動道兒的豬八戒,而是六根不淨的孫悟空。

參考書目:《西遊記》《西遊記雜劇》

卻又擔心龍女生得漂亮,被孫悟空拐跑了,於是要求悟空留下根救命毫毛作抵押物,面對觀音的揶揄,孫悟空的回答很是耐人尋味:“菩薩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門,一向不幹那樣事了……”

顯然,觀音菩薩是知道孫悟空的底子的,真人面前不說假話,孫悟空期期艾艾的解釋,只能是種不打自招。

“自秉沙門,一向不幹那樣事了”,說明在沒有追隨唐僧之前,孫悟空不但幹了那樣事,而且還沒少幹。

如此看來,唐僧師徒的取經團隊中,真正好色的不是見了美女走不動道兒的豬八戒,而是六根不淨的孫悟空。

參考書目:《西遊記》《西遊記雜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