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宇宙中的“冷斑”:平行宇宙的第一個經驗證據

宇宙中的不毛之地指的是宇宙中的一塊神秘區域。 此前, 天體物理學家發現了宇宙中一個奇怪的不毛之地, 這裡比太空中的其他區域要冷得多,

而且似乎缺失了一萬個星系。 有人又把這塊區域叫做 “冷斑”, 它的跨度達18億光年, 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大的結構, 不過它所含的物質卻比正常情況少了20%, 自有相關記錄以來, 這一點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科學家認為, 這個不可思議的低溫區域或許是某個平行宇宙與我們的宇宙相撞後產生的, 這是證明我們或許身處多重宇宙。

如果某個平行宇宙與我們的宇宙相撞, 撞擊的影響將非常大, 以至於將能量從一大片區域擠出去, 從而形成了“冷斑”。 如果我們的宇宙在大爆炸後“膨脹”為真空, 那麼數以萬億計的其他宇宙可能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形成, 這樣一來多重宇宙就誕生了。

冷斑點是在原始的CMB和我們之間的巨大空洞。 空洞可以經由完全薩克斯-瓦福效應或"利斯-夏瑪效應"造成一個比較低溫的區域。 雖然大的空洞在宇宙中早就被發現, 但要解釋冷斑點的空洞必須是特別的大, 或許千倍於典型空洞的大小, 可能相距60至100億光年的距離, 並有10億光年的直徑,

並且在宇宙中可能比在原始的CMB中的WMAP冷斑點更為罕見。

整個宇宙充滿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這是宇宙大爆炸的殘留物, 能用地球上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 不過, 大部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約為零下270.43攝氏度, 但“冷斑”的溫度比周圍低約0.00015攝氏度。 在這一新研究結果公佈前,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太空中的低溫區域可能是光造成的錯覺, 比如低溫區因過於貧瘠而將穿過這裡的光的能量吸走, 令其波長改變進入光譜的紅端, 被望遠鏡誤認成低溫區。 但最新的研究發現, 這一區域其實是由眾多較小的空洞組成的, 這些空洞的規模太小, 不足以讓光發生這樣的改變。

因此, 可能是在宇宙暴脹之前, 宇宙之間的量子糾纏,

造成在我們之外的另一個宇宙。 標準的宇宙論不能解釋如此巨大的空洞, 這是其他宇宙在我們宇宙的邊緣標示的不可能造成誤解的標記。 果真如此, 這將是平行宇宙的第一個經驗證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