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增加福利讓員工有歸屬感

目前距離春節不到半個月, 招工難的現象在餐飲、家政等服務行業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業內人士指出, 年底招工難其實是平時用工難的進一步凸顯,

勞動者“遊擊式務工”現象, 正在倒逼城市為打工者提供與市民同樣的待遇和歸屬感。

餐飲業再遇招工難問題

2月1日中午, 海口海甸三東路一家飯店內高朋滿座, 服務員忙得不可開交。 值班經理陳先生介紹, 春節前一個月, 員工離職達到高峰。

陳經理說, 前幾天剛走了兩位服務員, 最近又有一人準備離職。 上菜、翻台等速度已明顯跟不上, 急迫需要招工。 “告示貼出一周多, 一位員工都沒有招到。 這樣下去, 春節時肯定忙不過來。 ”陳經理說, 為此他們專門找到一家仲介公司, 但仲介公司手中的求職者基本都是四五十歲, 不太符合要求, 而且他們還不願幹服務員。

“目前海口餐飲行業服務員的工資一般都在每月2500元以上,

雖然和其他普通崗位相比工資不算太低, 但有的飯店無法為員工提供住房公積金及各類保險, 員工也很難得到晉升, 使得服務員行業的歸屬感整體比較低, 很多人只是把餐飲行業當成臨時性的工作, 人員流動性強, 一到春節離職率更是大大提高。 ”陳經理對記者說, 如今新生代務工人員有一定文化基礎, 單純的漲薪對於他們來說吸引力不是很大。

建議給予更多福利和歸屬感

對於“遊擊式務工”現象, 省人力資源市場總經理武志東認為, 年底勞動者辭職數量多於平時, 是年底用工難的直接原因。 用工難現象平時也存在, 只不過在這個節點進一步加劇。

“如今務工者已經不是‘掙錢就行’的單一要求, 而是對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更加看重。

”武志東說, 節日用工難的根源是“留人難”, 這就倒逼企業除了為員工提供令人滿意的薪水, 還要有更全面的關懷和福利待遇, 減少員工流失, 自然就會很大程度上減輕招工壓力。

趨勢:人工智慧進軍服務行業

近些年來, 隨著餐飲業節日用工難問題凸顯, 有不少店鋪嘗試使用智慧型機器人充當服務員, 緩解節日招不到人的尷尬局面。

智聯招聘於去年發佈的《人工智慧就業市場供需與發展研究報告》顯示, 程式化、重複性、依靠反復操作實現的熟練工種正逐漸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智聯招聘專家表示, 國內關於研發人工智慧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未來將有更多人工智慧進軍各個領域。

在2017年初某公司發佈的商用服務機器人, 展現了它在酒店、餐飲、銀行、地產、養老、樓宇等服務業的場景應用, 這與當前國內服務業各個細分領域“招人難”的普遍現狀契合。

“在人力資源短缺的大背景下, 機器人取代部分人力, 説明企業商家解決在重複性工作崗位上的需求, 以便讓員工更多地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為企業節省人力成本與管理成本的同時, 提升服務效率與效益。 ”智聯招聘專家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