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孫悟空行醫,愛因斯坦笑了:中醫不是科學,但不比科學低級

中醫並不是科學, 但不會比科學低級。

現代社會, 人們已經形成慣性思維, 認定科學是最高的, 其實, 科學只是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的一種方式;與科學並列的方式, 還有許多。

古中國, 古印度, 古巴比倫, 古埃及, 還有古希臘、古羅馬等等前現代國家, 其醫學, 農耕, 戰爭等各個方面, 都不用科學, 但有它們自己的學問和方法。

科學體系和古文明體系, 其實是兩大不同的體系, 如果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知道把它們並列, 而不是包含, 則大大有益於我們對事物的認識。

比如中醫。 中醫的診斷方式、診斷依據, 並不是根據現代科學, 而是根據自然類比關係, 根據象形美學關係, 根據數位組合關係, 理順了這些關係, 調和了這些關係, 疾病就能醫治。

而這些關係的理順與調和, 並不是用科學的方法, 而是用人性與自然結合的方法。 如果一定要給它命名, 也可直接名之為:調和。

不用科學的方法, 如何做到調和呢?

聲音與色彩的和諧, 象與形的和諧, 形與色的和諧, 色彩與色調的和諧如何做到?根據病人自身的舒適度, 根據病人和醫生、親人和醫生的共振度, 根據地理物候與身體的匹配度, 等等等等。

在《西遊記》中, 孫悟空給朱紫國國王治病的過程,

就是典型的中醫治病過程。

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了朱紫國時, 孫悟空得知朱紫國的國王得了重病, 久治不愈, 於是便揭了招醫榜文, 進宮為國王治病。

接著原著寫道:話表孫大聖同近侍宦官, 到于皇宮內院, 直至寢宮門外立定, 將三條金線與宦官拿入裡面, 吩咐:“教內宮妃後, 或近侍太監, 先系在聖躬左手腕下, 按寸關尺三部上, 卻將線頭從窗櫺兒穿出與我。 ”

然後孫悟空通過線頭, 獲知了國王的脈息, 說出了病因, 診斷出病情:“診此貴恙是一個驚恐憂思, 號為雙鳥失群之證。 ”

這在中醫中, 叫做“懸絲診脈”。 孫悟空通過這個方法診斷出國王的病因, 再通過“望、聞、問、切”, 確診了國王的病情, 依次開了藥方, 命人抓藥,

又讓八戒取來白龍馬的尿, 讓沙僧取了一些鍋底灰, 自己又自己上天庭請龍王降了一些“無根之水”——雨水, 煉好丹藥, 給國王服下。 很快藥到病除, 國王的病好轉了。

之後, 國王又問悟空自己的病能否除根, 孫悟空詢問得知, 原來國王的金聖娘娘三年前被妖怪抓走, 至今下落不明, 國王思念成疾。

孫悟空於是前往妖怪的洞俯, 打敗妖怪, 救出金聖娘娘, 使國王與娘娘夫妻團聚。

這團聚, 就是根治。

就是說, 團聚本身就是一種醫治的過程。

所以醫者意也, 醫者心也。 孫悟空作為得道高人, 以意治病, 以心治病, 最終根治了國王的疾病。

這跟科學沒有什麼關係。 但跟科學沒有關係的, 不能說是不對的。 在大千世界, 在人類社會, 與科學沒有關係的東西, 多的是。 寒來暑往、颳風下雨, 就跟科學沒有關係。 親情與愛情, 就跟科學沒有關係。 痛苦與快樂, 就跟科學沒關係。

當然,與科學沒有關係,並不意味著反對科學。科學自誕生之日起,以一系列的行為,證明了其合理與高效。科學是技術的最佳發展方向,而技術,是前現代社會也不可或缺的。

孫悟空就非常講究技術。他做事情,也不是胡亂作為。

剛才說到的給朱紫國國王看病,中間的技術環節,就很複雜。書中寫道:

話表孫大聖同近侍宦官,到于皇宮內院,直至寢宮門外立定,將三條金線與宦官拿入裡面,吩咐:“教內宮妃後,或近侍太監,先系在聖躬左手腕下,按寸關尺三部上,卻將線頭從窗櫺兒穿出與我。”真個那宦官依此言,請國王坐在龍床,按寸關尺以金線一頭系了,一頭理出窗外。行者接了線頭,以自己右手大指先托著食指,看了寸脈;次將中指按大指,看了關脈;又將大指托定無名指,看了尺脈;調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氣五鬱、七表八裡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瞭虛實之端。又教解下左手,依前系在右手腕下部位。行者即以左手指,一一從頭診視畢,卻將身抖了一抖,把金線收上身來。

原文較長,粗略掃過即可,這裡引用,旨在說明:中間複雜的技術環節,孫悟空是一一抓牢的。

不僅僅是看病過程中的技術環節,孫悟空做任何事,特別是涉及到自己看家本領——72變,都非常講究技術。

孫悟空的72變,不是說一場“變“就能變的,裡面涉及諸多步驟:按卦位,念咒語,噴血,起意象,意象成形,等等。

技術是人類天生的需要,最早從技術發展出科學,是西方世界的幸運。但西方自愛因斯坦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開始,已在吸納東方文明。同樣,我們一方面可以在科學上追趕西方,另一方面也要從古老的技術傳統中,獲取西方所沒有的知識和技術。這是我們的古老優勢。

現代科學再加上這古老優勢,才是我們的雙翅,由此才可展翅飛翔。

當然,與科學沒有關係,並不意味著反對科學。科學自誕生之日起,以一系列的行為,證明了其合理與高效。科學是技術的最佳發展方向,而技術,是前現代社會也不可或缺的。

孫悟空就非常講究技術。他做事情,也不是胡亂作為。

剛才說到的給朱紫國國王看病,中間的技術環節,就很複雜。書中寫道:

話表孫大聖同近侍宦官,到于皇宮內院,直至寢宮門外立定,將三條金線與宦官拿入裡面,吩咐:“教內宮妃後,或近侍太監,先系在聖躬左手腕下,按寸關尺三部上,卻將線頭從窗櫺兒穿出與我。”真個那宦官依此言,請國王坐在龍床,按寸關尺以金線一頭系了,一頭理出窗外。行者接了線頭,以自己右手大指先托著食指,看了寸脈;次將中指按大指,看了關脈;又將大指托定無名指,看了尺脈;調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氣五鬱、七表八裡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瞭虛實之端。又教解下左手,依前系在右手腕下部位。行者即以左手指,一一從頭診視畢,卻將身抖了一抖,把金線收上身來。

原文較長,粗略掃過即可,這裡引用,旨在說明:中間複雜的技術環節,孫悟空是一一抓牢的。

不僅僅是看病過程中的技術環節,孫悟空做任何事,特別是涉及到自己看家本領——72變,都非常講究技術。

孫悟空的72變,不是說一場“變“就能變的,裡面涉及諸多步驟:按卦位,念咒語,噴血,起意象,意象成形,等等。

技術是人類天生的需要,最早從技術發展出科學,是西方世界的幸運。但西方自愛因斯坦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開始,已在吸納東方文明。同樣,我們一方面可以在科學上追趕西方,另一方面也要從古老的技術傳統中,獲取西方所沒有的知識和技術。這是我們的古老優勢。

現代科學再加上這古老優勢,才是我們的雙翅,由此才可展翅飛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