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野心太大!二戰打的不過癮,還想再來一次,立馬被民眾拋棄!

經歷過一戰二戰以後, 各國基本上被戰爭折磨的不成樣子了, 都遭受到可不同程度的打擊, 所以人們這個時候都已經開始懼怕戰爭了, 但是就是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卻並不喜歡這樣的和平, 他則希望能夠繼續打仗這個人就是邱吉爾。

邱吉爾當上英國首相可以說是臨危受命, 因為當時的英國正好被他們的同盟國給拋棄了, 所以當時的英國人都覺得他們自己的國家肯定是要完了, 但是這個時候邱吉爾上任了, 他挑起了大任於是就演講鼓動人們的士氣, 表示一定會爭取勝利。

不過邱吉爾也確實是沒有說空話, 他上任以後確實是帶領英國走上了新時代, 不僅僅讓他們國家走出了戰爭危機, 而且還將英國打造成了領袖國, 讓英國在國際上樹立了強悍的形象, 還且還作為戰勝國謀取了利益。

但是在二戰結束前夕, 邱吉爾就已經有了發動戰爭的計畫。

如果順利實施, 世界各國將會在毫無喘息的情況下, 馬上開打又一場戰鬥。 邱吉爾計畫與德國聯合, 讓德國快速回復實力, 一起進攻蘇聯。 並且想要將中國拉進戰場。 英國希望印度從中幫助, 在防禦未形成之前, 攻入新疆、中亞, 截斷西伯利亞鐵路。 這樣, 蘇聯將會全面受敵。

但是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對此計畫不保太大希望。 委員會提出, 蘇聯對英美軍相比, 仍然有很大優勢。 雖然, 英美聯手, 還有波蘭和德國, 但是只能依靠突襲才有可能獲勝, 而且還是必須在冬天之前完成, 否則沒有勝算。

當邱吉爾策劃著這一切的時候, 蘇聯卻對比根本不放在眼裡, 因為他們覺得邱吉爾就是在那裡做夢, 當時蘇聯的坦克加起來都比西方盟軍所有的加起來兩倍都多, 他們根本就不怕。

但是英國人卻覺得他們最擅長的就是以少勝多, 所以他們也是十分的有信心。 所以雙方都覺得自己能贏, 而正在邱吉爾寵寵欲動的時候, 突然美國的原子彈投到日本了, 於是邱吉爾的計畫全被打亂了。

他不敢亂來了, 畢竟原子彈可是不長眼睛的, 如果蘇聯也研究出來原子彈來, 那他們就沒有勝算了於是他便放棄了自己的計畫。

在1945年波茨坦會議最後時刻, 美國總統換成了“杜魯門”、英國首相變成了艾德禮。 只有史達林還是三巨頭之一,

史達林對邱吉爾說:“邱吉爾, 你打贏了仗, 人民卻罷免了你。 看看我, 誰敢罷免我!”邱吉爾說:“我打仗就是保衛讓人民有罷免我的權力。 ”這位帶領英國人民走過戰爭年代的首相被“選舉”罷免了, 原因很簡單:邱吉爾好戰剛烈的性格不可能帶領英國走向強盛,

邱吉爾並不適合和平時期的英國首相之位, 因為他是一位戰士卻不是一個博士, 它只會維護大英帝國的領地和權力卻不會治理帝國土地上的人民。 邱吉爾這種的性格是不可能領導這個集體的。

​邱吉爾實質上是一個狂熱的帝國主義者,他雖然代表了正義的一方打贏了二次世界大戰,但是其治國手段絕對不是長遠可取的!英國人很明白這位戰時強硬果敢的領導人不可能帶領他們走向富裕,因此他被排擠下臺。

​邱吉爾實質上是一個狂熱的帝國主義者,他雖然代表了正義的一方打贏了二次世界大戰,但是其治國手段絕對不是長遠可取的!英國人很明白這位戰時強硬果敢的領導人不可能帶領他們走向富裕,因此他被排擠下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