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與高仙芝同姓同鄉同為大將,但我們只能從墓誌瞭解其悲壯事蹟

668年, 大唐滅高句麗。

在這期間, 有很多高句麗人被遷入內地——儘管, 本質上, 他們的身分是戰俘, 卻仍受到唐朝的優待, 很多人出人頭地——其中最著名者, 是隨父入唐, 後來屢立戰功的高仙芝。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 跟高仙芝同時代, 是老鄉兼同姓。 他就是高耀。

有人要笑了, 高耀, 膏藥, 哈哈……

還別說, 這個高耀, 真的像膏藥一樣, 緊緊貼在大唐飛地, 成為悲壯的英雄。

然則, 他不像高仙芝一樣, 入了國家級正史, 在唐書中有傳, 因此, 我們的故事, 還要從1984年吐魯番發現的一處古墓說起。

(高仙芝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 感謝原作者, 若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這年12月, 林業站在給樹木澆水的時候, 發現一個地方塌陷了。 因為此地為古高昌居民的群葬區, 因此, 考古隊對之進行搶救性發掘。

與周邊連綿十裡的平民墓葬不同, 在這裡, 他們發現的竟是大唐北庭都護府副都護高耀的墓葬。

墓葬規模還算大, 但裡面的陪葬品卻極少。 看起來, 這似乎完全不符合墓主的身份啊。

考古學家們從墓誌解讀出, 高家三代, 都是北庭副都護。 高耀“少謙謹, 長有令名……開元廿四年……公以身許國, 杖刃前驅。 解褐授昭武校尉, 涼州麗水府別將。 天寶中, 頻著戰功……天寶七載, 擁旌使太原王公, 氣稟河嶽, 識洞神明, 簡賢任能, 推才慎擇……”

從墓誌中可以知道, 這是個能文能武的人物, 在唐玄宗時, 立下很多功勳。

(西域女子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 感謝原作者, 若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然而, 他所處的時代, 唐朝由盛轉衰。 內地戰亂不斷, 北庭、安西兩都護府兵將多數被調回平亂。 吐蕃趁虛而入。 至763年(廣德元年), 安西、北庭兩都護府與內地的聯繫被切斷。 作為北庭副都護, 高耀等人孤軍抗擊著吐蕃的侵擾。 他們相信, 一定會有人來接應他們。 三年後, 高耀逝世。 他的墓誌上, 寫著廣德四年。 實際上, 廣德年號, 只使用了兩年就改元了。 也說是說, 他們完全得不到朝廷的資訊。

而唐朝朝廷也以為, 西域軍隊,

早就被吐蕃給滅了。 哪裡知道, 實際上, 那裡的兵將們心系故國, 還保有著一塊飛地。 高耀逝世兩年後, 孤軍終於經過回鶻, 派人回到了長安, 唐朝才明白, 西域仍在自己手裡。

然而, 此時的唐朝, 再也沒有能力完全恢復對那裡的控制了。 唐憲宗元和三年(808), 吐蕃盡陷西域。 此時, 離高耀去世42年。

在此期間, 西域的唐、吐勢力此消彼長。 道路時通時不通。 暫葬北庭的高耀在唐德宗建中三年(782)被移葬祖墓, 也就是當時的高昌, 現在的吐魯番一帶。 此時, 距他去世已有十六年之久。

(唐朝軍隊劇照 圖片來源網路, 感謝原作者, 若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我們可以總結一下高耀的一生。

他的父祖是唐朝俘虜, 卻受到厚待。 從最東邊的渤海(高句麗故地後為唐朝冊封的渤海國), 遷到最西邊的西域(墓誌中有寫:望表渤海, 家於交河), 並把這裡當成了故鄉。 在朝廷無力經營西域的時候, 他像一塊膏藥一樣, 緊緊地貼在那裡, 替大唐保留了一塊飛地。 他死時, 留下遺言, 一定要魂歸故鄉, 並最終達成了遺願。 他“志則廉平, 名高朔塞”,沒有多少錢;兼之時代風雨飄搖,因此,墓中幾乎沒有隨葬品。但一方墓誌,卻讓我們穿越千年,仰視那片大地上曾經的悲壯以及那些為大唐奉獻一生的人。

名高朔塞”,沒有多少錢;兼之時代風雨飄搖,因此,墓中幾乎沒有隨葬品。但一方墓誌,卻讓我們穿越千年,仰視那片大地上曾經的悲壯以及那些為大唐奉獻一生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