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演義諸葛亮完全被神化了,很多事件都是假的!

國演義諸葛亮完全被神化了, 所謂事件都是假的!然而, 即使如此, 他確實很牛。 請看看眾多網友是怎麼看待以上的歷史事件。

網友1:周瑜到底欠羅貫中多少錢, 平白無故被黑成這樣, 羽扇綸巾都得上供給村夫用。

網友2:三國演義這書害人太深了, 司馬炎, 杜甫這些人因為看了這書才迷上了諸葛亮這人(這網友故意的吧)

網友3:歷史上被神話的人多了去了, 為什麼只有他是智慧的化身, 忠臣的楷模呢。 不是三國演義把他寫的有多假, 而是老百姓崇敬這位歷史人物, 願意把光環安在他身上。

網友4:諸葛是文官的典範, 掌大權而不覬覦大位, 負大才而不貪大財。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如此道德模範, 後世吹一吹、捧一捧, 搞成官員們的偶像, 這叫樹立封建社會核心價值觀。

網友5:被神話了上千年, 上到皇帝權臣, 下到百姓凡人, 各種史學家文學家, 等等都捧著吹,

還不能證明他很牛????

網友6:北伐階段和諸葛村夫野外打團戰的基本都打GG了

網友7:三國只有他進了武廟十哲還是有道理的

網友的提問和回答, 是很有趣的, 不過, 真正的諸葛亮, 更加厲害。

——當然啦, 羅貫中也不會提及的其他事實:

——雖然諸葛亮的《出師表》大家都會背,

但大家很少意識到, 他給劉禪安排的董允、費禕、蔣琬那幾位多麼幫忙。 諸葛亮出征在外, 朝廷照常運轉;諸葛亮死後, 蔣、費、董又讓蜀漢朝廷穩穩運轉了三十年。 而在此期間, 曹魏經歷了正始之變, 司馬家當政, 一個皇帝被貶黜(曹芳)、一個皇帝被殺死(曹髦);東吳則有諸葛恪和孫郴兩代權臣被殺, 一個皇帝被廢(孫亮)。 相比起來, 蜀漢直到滅亡, 未曾內亂。

——諸葛亮確實是個發明家。 雖然木牛流馬沒有傳說中那麼神奇, 南征孟獲時發明了饅頭也只是傳說, 但連弩、鑄刀等還是夠瞧的。 日理萬機的政治家還能順手搞搞發明, 普京估計也得發愣。

最後, 終於得說到諸葛亮的軍事才華了。

一向對諸葛亮的爭議, 總覺得正史中的他,

沒有如《三國演義》那麼神出鬼沒, 尤其是陳壽這兩句話:

“然亮才, 於治戎為長, 奇謀為短, 理民之幹, 優於將略。 ”——嗯, 諸葛亮不擅長奇謀和將略。

“蓋應變將略, 非其所長歟!”——嗯, 諸葛亮不擅長應變。

但是……等一下。

陳壽說諸葛亮長於治戎, 治戎者, 整飭軍隊是也。 史書說諸葛亮用兵, “止如山, 進退如風, 兵出之日, 天下震動, 而人心不憂。 ”這幾句, 基本就是《孫子兵法》提到的境界了。 兵法嚴整, 不擾百姓, 岳飛的岳家軍也不過如此。 至於他的屯營佈陣, 更是傑出, 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去看他的營壘佈局, 感歎“天下奇才也”。

治軍有法, 統禦有方, 不過如此。

三國時, 天下十三州。 曹魏九州半, 東吳二州半, 蜀漢一州。 人口, 曹魏超過四百萬, 蜀漢滅亡時三十八戶, 九十七萬。

吳國大鴻臚張儼的說法是:諸葛亮能用的兵力, 基本也就是五萬之數;曹魏的地界, 十倍於蜀漢。 結果是?

諸葛亮北伐, 得到三郡回應, 馬謖街亭違背諸葛亮命令, 敗北, 諸葛亮退兵。

諸葛亮攻陳倉, 糧少退兵。 魏國追擊, 王雙被斬。

諸葛亮派陳式取了武都、陰平二郡, 從此這兩處半永久歸於蜀漢統轄。

諸葛亮北伐, 司馬懿親自督率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來戰, 諸葛亮退兵, 張郃追擊, 被射殺。

——這裡得多提一句。 張郃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 眾所周知, 曹魏除了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這幾位親貴大將, 就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這五位最厲害了。 夏侯淵死於定軍山劉備指揮的黃忠所部, 於禁被關羽擒住, 張郃死於諸葛亮之手。 張郃死時, 是國家第二高的軍事長官車騎將軍。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與司馬懿相持。司馬懿不敢出戰,又被手下嘲笑“畏蜀如虎”,於是跟魏明帝玩雙簧:上書要求出戰,魏明帝問辛毗“他要出戰就出啊,這是鬧哪出?”辛毗:“他這明擺著是不想出戰又得擺姿態”,於是辛毗親自拿了天子詔令去前線,“不是司馬懿不敢跟諸葛亮打看見沒,是天子不讓!”司馬懿這才懾服了人群。

不知道您怎麼看,但拿現在打個比方吧:

一個面積不到我國1/9,人口不到我國1/4的南方國家,跑來打我國五次,打得我國只有還手之力,我國軍銜排第二的張郃元帥還戰死了。

作為被攻打的那方,您會覺得臉面有光嗎?

哪位說了:不對啊,陳壽不是說諸葛亮應變戰略,不是長處嗎?

實際上,原話是這樣的: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翻譯的意思:

他諸葛亮,相比起奇謀來更擅長治軍,管理人民的本事比戰略強,他所遇到的又是人中豪傑,加上又是主動進攻,加上人還不如你多,所以沒能成功……

——這話細想,不大好聽。好比有人跟你說,“哎呀我打麻將比較好,德州撲克不大行;您又是人中豪傑;我籌碼還不如你多;在你家打德州撲克,我沒打贏你”——你會不會覺得,他那句“人中豪傑”,有點諷刺的意思呢?

——如果這樣的人還算“不會打仗”,那他的對手們,真是要羞愧死了。

協力廠商觀點,吳國大鴻臚張儼認為:

諸葛亮用一州的土地,跟曹魏比起來,也就是九分之一的實力對比,結果因為耕戰安排得當,刑法整齊,反客為主,幾萬步卒,居然有氣吞天下之勢;司馬懿佔據十倍的實力,手握精銳,居然沒有擒諸葛亮的意思,只是忙於自我保全,讓諸葛亮自來自去。假設諸葛亮不死,那麼魏國從西北到中部,無法解甲釋鞍。到這地步,勝負也很明顯了。

——就這樣,還能說諸葛亮沒勝過司馬懿麼?

當然,還是會有一批異想天開的,認為諸葛亮沒採用魏延同樣異想天開的“子午穀奇策”,太保守啦,殊不知魏延建議的子午穀奇策想要成功,得滿足以下條件:他自己掌握占蜀漢人口1/200之一的精銳,不帶大量糧草奔襲,指望到長安後,魏國人會屁滾尿流,主動逃出長安,還得要求諸葛亮等後續部隊迅速跟進——這些套路,也就是賭棍敢玩兒。然而,諸葛亮不是賭棍。

實際上,在西元234年,五十四歲的諸葛亮面對的是這麼個局勢:

二十七年前,那個又高又帥的山東青年,在曹操已經控制天下2/3的狀態下,開了這局遊戲。按說,天下定了2/3,這個開局,已經太晚太晚了。好比說,你在2007年發佈智慧手機系統,還來得及群雄逐鹿;到2015年,ios和安卓分割了天下,wp都分不了羹時,你發佈了自己的第一款系統。

然而,諸葛亮認准了四十六歲、顛沛流離、四處給人打工的劉備,自己選擇了hard模式。

他給劉備佈置了隆中對,讓劉備第一次試圖擁有自己的領地。他為劉備促成了孫劉同盟,擊退了曹操,掌握了荊州,控制了西川和漢中,三分天下。到此為止,他的計畫很成功。他從當一個縣級幹部的秘書,一直把他推到了三分天下的君王位置。

然後,計畫因為孫權和呂蒙偷襲荊州、斬殺關羽,隨後是夷陵之戰,以及劉備逝世——諸葛亮曾因為沒勸住劉備而感歎法正的早逝。到此為止,這局hard模式下的遊戲,其實已經輸了。

但他沒有認輸。他靠自己完美的人格和才能,擔當著蜀漢實際的君主地位,營造了一個富裕繁榮、路不拾遺、沒有醉漢的國家——一個沒有了他,還是可以支撐三十年穩定的國家——然後用只占對方1/9的資源,不斷攻擊曹魏,試圖讓曹魏再一次發生內亂,然後把握住機會。他沒什麼物欲,家裡也只有桑樹八百、田十五頃。吃得少,想得多。

是國家第二高的軍事長官車騎將軍。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與司馬懿相持。司馬懿不敢出戰,又被手下嘲笑“畏蜀如虎”,於是跟魏明帝玩雙簧:上書要求出戰,魏明帝問辛毗“他要出戰就出啊,這是鬧哪出?”辛毗:“他這明擺著是不想出戰又得擺姿態”,於是辛毗親自拿了天子詔令去前線,“不是司馬懿不敢跟諸葛亮打看見沒,是天子不讓!”司馬懿這才懾服了人群。

不知道您怎麼看,但拿現在打個比方吧:

一個面積不到我國1/9,人口不到我國1/4的南方國家,跑來打我國五次,打得我國只有還手之力,我國軍銜排第二的張郃元帥還戰死了。

作為被攻打的那方,您會覺得臉面有光嗎?

哪位說了:不對啊,陳壽不是說諸葛亮應變戰略,不是長處嗎?

實際上,原話是這樣的: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翻譯的意思:

他諸葛亮,相比起奇謀來更擅長治軍,管理人民的本事比戰略強,他所遇到的又是人中豪傑,加上又是主動進攻,加上人還不如你多,所以沒能成功……

——這話細想,不大好聽。好比有人跟你說,“哎呀我打麻將比較好,德州撲克不大行;您又是人中豪傑;我籌碼還不如你多;在你家打德州撲克,我沒打贏你”——你會不會覺得,他那句“人中豪傑”,有點諷刺的意思呢?

——如果這樣的人還算“不會打仗”,那他的對手們,真是要羞愧死了。

協力廠商觀點,吳國大鴻臚張儼認為:

諸葛亮用一州的土地,跟曹魏比起來,也就是九分之一的實力對比,結果因為耕戰安排得當,刑法整齊,反客為主,幾萬步卒,居然有氣吞天下之勢;司馬懿佔據十倍的實力,手握精銳,居然沒有擒諸葛亮的意思,只是忙於自我保全,讓諸葛亮自來自去。假設諸葛亮不死,那麼魏國從西北到中部,無法解甲釋鞍。到這地步,勝負也很明顯了。

——就這樣,還能說諸葛亮沒勝過司馬懿麼?

當然,還是會有一批異想天開的,認為諸葛亮沒採用魏延同樣異想天開的“子午穀奇策”,太保守啦,殊不知魏延建議的子午穀奇策想要成功,得滿足以下條件:他自己掌握占蜀漢人口1/200之一的精銳,不帶大量糧草奔襲,指望到長安後,魏國人會屁滾尿流,主動逃出長安,還得要求諸葛亮等後續部隊迅速跟進——這些套路,也就是賭棍敢玩兒。然而,諸葛亮不是賭棍。

實際上,在西元234年,五十四歲的諸葛亮面對的是這麼個局勢:

二十七年前,那個又高又帥的山東青年,在曹操已經控制天下2/3的狀態下,開了這局遊戲。按說,天下定了2/3,這個開局,已經太晚太晚了。好比說,你在2007年發佈智慧手機系統,還來得及群雄逐鹿;到2015年,ios和安卓分割了天下,wp都分不了羹時,你發佈了自己的第一款系統。

然而,諸葛亮認准了四十六歲、顛沛流離、四處給人打工的劉備,自己選擇了hard模式。

他給劉備佈置了隆中對,讓劉備第一次試圖擁有自己的領地。他為劉備促成了孫劉同盟,擊退了曹操,掌握了荊州,控制了西川和漢中,三分天下。到此為止,他的計畫很成功。他從當一個縣級幹部的秘書,一直把他推到了三分天下的君王位置。

然後,計畫因為孫權和呂蒙偷襲荊州、斬殺關羽,隨後是夷陵之戰,以及劉備逝世——諸葛亮曾因為沒勸住劉備而感歎法正的早逝。到此為止,這局hard模式下的遊戲,其實已經輸了。

但他沒有認輸。他靠自己完美的人格和才能,擔當著蜀漢實際的君主地位,營造了一個富裕繁榮、路不拾遺、沒有醉漢的國家——一個沒有了他,還是可以支撐三十年穩定的國家——然後用只占對方1/9的資源,不斷攻擊曹魏,試圖讓曹魏再一次發生內亂,然後把握住機會。他沒什麼物欲,家裡也只有桑樹八百、田十五頃。吃得少,想得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