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人民大會堂對外開放的幕後故事

1978年, 人民大會堂的解禁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有人提出, 是否可以考慮在不舉行重大活動的時候, 將人民大會堂向各界人士開放參觀?

“人民大會堂將向各界群眾開放”

1979年7月15日, 人民大會堂正式對外開放。 其實, 這並不是它的第一次。

早在20年前的1959年, 作為向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獻禮, 人民大會堂正式竣工建成。 當時, 除了黨和國家的政治活動外, 大會堂每週都設有一兩天的開放日, 讓普通老百姓可以走進這個神秘的殿堂, 一飽眼福。

不過, “文革”開始後, 人民大會堂被封閉起來, 只用於舉行大型會議和中央領導人辦公、接見活動, 不再對外開放。

情況在1979年1月27日晚發生了變化, 中斷了15年的首都群眾春節聯歡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鄧穎超代表黨中央宣佈:“人民大會堂將向各界群眾開放。 ”

初期“開放太少”

“排隊參觀的, 人山人海。 ”李建華老人仍記得1979年7月15日的情景,

隊伍從大會堂的東南門一直排到天安門廣場中間, 大概能有上千人。

那天, 人民大會堂正式對外開放。

當時, 大會堂開放供參觀的除了中央大廳、萬人禮堂、宴會廳、迎賓廳之外, 還有湖南、廣東、四川、遼寧、臺灣等廳。 不過, 許多人提意見說, 開放得太少了, 各地的群眾都想到自己家鄉的廳去看一看。

1979年9月1日《人民日報》的一篇報導, 解釋了“開放太少”的原因。

原來, 當年“掃四舊”之風和極左思潮遍及全國的時候, 大會堂也未能倖免, 有些廳室遭到嚴重破壞, 有的廳室除留下一架屏風之外, 四壁空空。 著名國畫家潘天壽、吳作人的作品, 被從牆上弄下來, 棄置於倉庫十年之久。

青海廳一幅大型掛壁國畫《祁連新貌》,

被“四人幫”中的一名成員搬到清華大學去裝飾他的“接見廳”, 直到1979年上半年才找回來。 北京畫家俞致貞創作的大型屏風重彩工筆劃《荷花》, 被重新“發現”時, 已經“變”成了一幅大語錄牌。

儘管如此, 公眾參觀的興致還是很高。 開放不到半年時間內, 人民大會堂接待國內參觀群眾130多萬人次, 外賓3000多人次。

涉足商業活動

大會堂對外開放, 受益的不僅是老百姓。 當時每張兩毛錢的門票費用, 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可以減輕大會堂的經費壓力。

建築面積17.18萬平方米的大會堂, 主要維護修繕費用由中央和各省市撥款, 但日常維修, 水、電、暖等仍是不小的開支, “經常感覺行政經費比較緊。 ”一名管理局辦公室的退休幹部說, 人民大會堂的門票,

以及在大會堂內開設的小賣部等收入, 使大會堂在交水、電、暖等費用時不再“那麼捉襟見肘”了。

門票和小賣部初見成效後, 人民大會堂加快了商業化的步伐。

這種情況下, 人民大會堂又陸續開放了國宴服務、場地租賃服務等。 至此, 人民大會堂作為一些公共活動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 某種意義上真正成為了人民自己的“豪華客廳”。

值得一提的是, 世界著名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1986年7月4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個人音樂會, 成為第一位在大會堂演出的外國人。

據當時大會堂工作人員稱, 那場演唱會的門票價格幾百塊, 相當於老百姓好幾個月的工資, 但當晚的人民大會堂爆滿。 此次經歷給大會堂舉辦商業演出提供了信心。

曾供職於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證實, 自從開放以後, 大會堂逐步有了一定的收入, 以收抵支減輕了國家負擔。 20世紀80年代末, 大會堂在行政經費上已達到自收自支。 (摘自《老年生活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