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非洲“保定村”傳說

1 走進非洲

與那部精彩電影《走出非洲》中女主角的離開不同, 劉建軍在恰當的人生時段走進非洲, 開啟未來。

1998年, 亞洲金融危機。 當年2月剛剛由易縣縣長調任市外貿局局長的劉建軍偶然間發現, 遙遠的非洲大陸與金融危機似乎是絕緣的。

劉建軍

3月, 他帶領考察團遠赴非洲, 目的是抵禦危機, 擴大出口。 考察快結束時, 一位在中國駐尚比亞大使館工作的朋友找到劉建軍請他幫忙:“贊比西河北岸有一群保定人, 簽證過期七八個月了, 還不肯走, 再不走就麻煩了。 老劉你是保定的官, 去做做工作, 勸他們回去吧。 ”

都說非洲落後, 怎麼還不願回家?

見到那些老鄉時劉建軍明白了——他們中有些是定州的農民, 兩年前跟隨北京某工程單位來援助莫三比克修水壩。 工程結束後, 他們發現那裡地肥水美, 與當地人成了朋友, 並一起種地。 在那裡, 一公斤白菜能賣2.6美元,

一根蔥賣1美元, 水稻一年三熟。 此外, 當地農耕知識極度缺乏, 保定農民在那兒就是農業“專家”。

保定村農場

劉建軍覺得老鄉們的想法沒錯, 兩個月後, 幫他們以及他們的妻兒辦了簽證。 一年後, 劉建軍再次去那個小村莊時驚呆了:已有300多個保定人以及國內其他地區的人來到這裡,

男種菜女種花, 在附近城市銷售, 村長還是村長, 會計還是會計, 人均年收入達到3萬美元。

就因此事, 劉建軍第一次有了在非洲創建“保定村”的懵懂夢想。

2 村落四起

1998年至2008年3月, 非洲的17個國家建立“保定村”28個, 以劉建軍為橋, 去非洲的中國人達六七千人, 其中很多是保定人。

對於“保定村”, 劉建軍的解讀是:那只是中國人在非洲駐紮地的一個總稱, 由於早期保定人多, 大家就叫保定村, 就像北京的溫州村、美國的唐人街, 不是一個真的村落概念。

非洲農場

與很多新事物一樣, “保定村”上路艱難。

從非洲考察歸來3個月後, 劉建軍在保定搞了一個“走進非洲”動員大會, 拉來各縣縣長做動員。 他印發材料, 四處宣傳:非洲不窮, 到處是寶;四季如春;戰亂、愛滋病僅是一孔之見;土地租金每公頃1美元/年, 有的甚至不要錢……

三個月後, 沒人報名。 一來沒人信他, 二來大家覺得非洲太遠、太陌生。

劉建軍低落之際, 兩個在保定的溫州人給他打來電話, 想去非洲。 最終, 保定人沒招到,

50多個溫州人去了。 很快, 這批溫州人在非洲的良好情況傳回保定, 峰迴路轉:一個月內, 好幾百人報名要去非洲。

此後, 經過一年半的努力, 劉建軍動員了一批又一批保定人創業非洲, 建立起了“保佑安定的部落——保定村”。 村裡, 保定人種糧種菜、種甘蔗種棉花, 加工水果、做豆腐, 並逐漸開拓建材、商貿、養殖、餐飲、地產、醫療、教育等等領域。 多業並舉的雙贏格局受到歡迎, 2004年, 象牙海岸利達誇西部長、嘎紮噶奏市長主持千人大會, 加冕劉建軍為六部聯合名譽大酋長。

六部聯合名譽大酋長劉建軍

多年來,劉建軍的頭銜幾經變換:98年之前,是易縣縣長;後任市外貿局局長;2002年調任政協後,為方便搞“保定村”,他是市經濟開發促進會國際合作委員會主任;中非民間商會成立後,他被“收編”為中非商會直屬分會,稱謂會長。

“那些頭銜就是工作的性質,我只想做個帶動中國人到非洲致富,為非洲經濟發展出力的拓荒人。”

3 義利兼顧

在獲利的同時,幫助非洲發展、幫助非洲人民改善生活、走向富裕,一直是劉建軍秉承的要旨之一,他說要“義利兼顧”。

在非洲生活的中國人多了,有的地方成立了小學開始教中文,有的地方成立了小醫院給當地人看病,主客相融,相敬如賓。當地人把中國人當成最忠實的朋友,然後,主動介紹哪裡有金礦、哪裡有紅木、哪裡有橡膠樹……“保定村”實現版本升級,進入資源分享時代。

劉建軍與烏干達客人

4 夢在繼續

儘管已年逾六旬,但劉建軍現在仍在忙著,忙著與“非洲”有關的事。

他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辦武術學校;在保定為非洲42個國家的青年培訓;把坦尚尼亞阿魯沙省的青年介紹到他們的培訓基地濰坊職業技術學院讀書;辦中英文對照的刊物《非洲之窗》,供往返非洲的航班及在華非洲朋友訂閱;組織尚比亞、烏干達演員到全國表演……

劉建軍率代表團在非洲考察

劉建軍說,現在他每年在非洲呆大概兩個月左右,主要做些中國和非洲間文化、經濟等方面的接洽、聯絡工作。“早些年不行,一年在國內呆不了多少天,都是在非洲那邊。”

因為許多前所未聞的開拓性事項,劉建軍成為名符其實的友好大使。帶有他肖像的“酋長”牌海外華人專供商品已達15種,“酋長”牌摩托車已成為安哥拉一個國家員警隊伍的交通工具。在非洲的三個地方,當地人為他塑的像,擺在“保定村”的路口。

劉建軍加冕非洲酋長儀式

近年來,劉建軍收穫了很多榮譽和關注,但那些他並不掛心。

在非洲,山東登海的玉米、袁隆平的雜交稻季季豐收;中國人開設的醫院門口排起長隊;坎帕拉西面幾個縣(區)的百姓在中國人開辦的玉米麵加工廠前賣面換糧;坦桑蘭寶石、錳礦、瑪瑙,裝進運往天津港的集裝箱……

這些,才是令劉建軍曾經夢寐但已在眼前的事。

六部聯合名譽大酋長劉建軍

多年來,劉建軍的頭銜幾經變換:98年之前,是易縣縣長;後任市外貿局局長;2002年調任政協後,為方便搞“保定村”,他是市經濟開發促進會國際合作委員會主任;中非民間商會成立後,他被“收編”為中非商會直屬分會,稱謂會長。

“那些頭銜就是工作的性質,我只想做個帶動中國人到非洲致富,為非洲經濟發展出力的拓荒人。”

3 義利兼顧

在獲利的同時,幫助非洲發展、幫助非洲人民改善生活、走向富裕,一直是劉建軍秉承的要旨之一,他說要“義利兼顧”。

在非洲生活的中國人多了,有的地方成立了小學開始教中文,有的地方成立了小醫院給當地人看病,主客相融,相敬如賓。當地人把中國人當成最忠實的朋友,然後,主動介紹哪裡有金礦、哪裡有紅木、哪裡有橡膠樹……“保定村”實現版本升級,進入資源分享時代。

劉建軍與烏干達客人

4 夢在繼續

儘管已年逾六旬,但劉建軍現在仍在忙著,忙著與“非洲”有關的事。

他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辦武術學校;在保定為非洲42個國家的青年培訓;把坦尚尼亞阿魯沙省的青年介紹到他們的培訓基地濰坊職業技術學院讀書;辦中英文對照的刊物《非洲之窗》,供往返非洲的航班及在華非洲朋友訂閱;組織尚比亞、烏干達演員到全國表演……

劉建軍率代表團在非洲考察

劉建軍說,現在他每年在非洲呆大概兩個月左右,主要做些中國和非洲間文化、經濟等方面的接洽、聯絡工作。“早些年不行,一年在國內呆不了多少天,都是在非洲那邊。”

因為許多前所未聞的開拓性事項,劉建軍成為名符其實的友好大使。帶有他肖像的“酋長”牌海外華人專供商品已達15種,“酋長”牌摩托車已成為安哥拉一個國家員警隊伍的交通工具。在非洲的三個地方,當地人為他塑的像,擺在“保定村”的路口。

劉建軍加冕非洲酋長儀式

近年來,劉建軍收穫了很多榮譽和關注,但那些他並不掛心。

在非洲,山東登海的玉米、袁隆平的雜交稻季季豐收;中國人開設的醫院門口排起長隊;坎帕拉西面幾個縣(區)的百姓在中國人開辦的玉米麵加工廠前賣面換糧;坦桑蘭寶石、錳礦、瑪瑙,裝進運往天津港的集裝箱……

這些,才是令劉建軍曾經夢寐但已在眼前的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