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白岩松這些年的經典名言,超越銀屏的是他認知社會的哲思與透徹

1、因為生活的單純, 回到生命本身一天比一天進步的快樂中, 所以有時很難說清福與禍的關係。

2、天上是不會掉餡餅, 如果掉, 那是鐵餅。

3、我們的身體比我們想像的更有潛力, 你有規律的啟動它, 它就會回報你。

4、不主動就會被動, 身在央視, 我總會有一種莫名的危機感, 我想, 央視自身, 也該有。 因為真正的危機感, 不僅是一種動力, 還是一種新生。

5、假如愛不是回憶的話, 痛苦也不是記憶, 讓我們的雙眼, 挽留每一個歡快的瞬息。

6、這年頭騙子跟理想主義者很難區分, 我通常會這樣判斷:只談方向不提供方法的, 就是騙子;既談方向又能提供方法的, 才是理想主義者和建設者。

7、失眠更多的不是生理疾患, 而是心理疾患。 因此想要走出泥潭, 心理上主動或被動的放鬆是重要的。

8、好在痛苦與快樂是緊密糾纏著, 如果只有痛苦而沒有快樂與希望, 那走了幾步, 人們就會在黑暗中陷入絕望,

從此拒絕前行;而生活中只有快樂沒有痛苦, 那除了在傻子的頭腦裡恐怕就只能是在希望中的未來。

9、這些物化的目標陸續實現, 但中國人也逐漸發現, 幸福並沒有伴隨著物質如約而來, 整個人群中, 充滿著抱怨之聲, 官高的抱怨, 位卑的抱怨, 窮的抱怨, 富的也抱怨。

10、智商決定對手, 情商決定結果。

11、我更願意相信, 先把愛恨放到一邊, 去瞭解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瞭解得多了, 一切皆有可能。

12、如果成長永遠是一個模式, 順理成章, 陽光燦爛, 潔白無瑕, 那不是成長, 那是不合格的文學創作。 成長是真實、立體的, 也會讓人有一些擔心, 但不出格, 守住底線就行。

13、愛你現在的時光,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 較什麼勁呢?未來的還沒有來, 你焦慮什麼呢?

14、人生, 怎麼可以不在球場上自由的奔跑?

15、每個人, 都有著自己的人生, 那些外在的東西, 與幸福並不真正掛鉤!

16、“偶爾去治癒, 常常去幫助, 總是在撫慰。 ”這些文字裡, 似乎有著對醫生這個職業更為深遠的定義。

17、身在這裡, 還沒走,

守土有責;到點兒就撞鐘, 守時, 可謂敬業;更重要的是, 還得把日常的工作撞成了自己與別人的信仰。

18、仔細想想, 在我們的人生中, 誰躲得開失敗?誰躲得開挫折?可是如果從小到大, 我們都沒有接受過挫折與失敗的教育, 不能夠體面且有尊嚴地面對失敗, 成功又有什麼意義?

19、很多人的失敗感, 不是來自自己的感受, 而是別人的眼光與當下世俗的標準。 然後方寸大亂, 然後就真覺得自己失敗了。 如果你不為別人的眼光與標準而或者, 失敗的感受會在我們生活中消失大半。 建立並信奉自己的標準, 你已成功一半。

20、所謂混得好的, 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痛苦與要付出的代價;所謂混得不好的, 也有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平靜。 就看你怎麼看待它,

怎麼善待擁有的好。

21、你自己, 沒有多大能量。 但你可以做一根火柴, 使命不是燃燒自己, 而是點燃人群中的熱情。 這樣, 火柴的價值才最大化。

22、名著之偉大從來不在於它所謂的“中心思想”, 而在於圍繞這個“中心思想”, 它擁有的太多人人心中有而個個筆下無的動人細節, 正式這些細節, 詮釋了種種亙古不變的真理。

23、理想主義者在生活巨大的壓力和誘惑之下, 變成了現實主義者;現實主義者都變成功利主義者, 而功利主義者又變成投機分子……

24、懷著好奇心看待每一次失敗, 試著弄明白, 這是不是老天爺在提醒自己, 要開啟某種更好的人生?成敗與否, 不在當下, 往往需要歷史的追認。

25、我不想說默契或緣分之類, 這背後, 應有兩個人替對方考慮的小心與善意。

26、有人說,我們要守住底線。但早就沒了底線,或者說底線被隨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談何守住底線?可守的底線在哪裡?

27、在一個十三億人的國度裡,我們該如何解決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我們人群中的核心價值觀到底是什麼?精神家園在哪裡?我們的信仰是什麼?

28、人的一生中,總要做些傻事,瘋狂的事,犧牲了自己兩天,換回一些含笑的回憶,值了。

29、雖然今天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擊中國的高考制度,認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須承認正是高考的存在,讓我們這樣一個又一個非常普通的孩子,擁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30、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認為這個“心”指的是敬畏心,即便是最熟練的事,也當作第一次去面對。

31、人生如茶須慢品,歲月似歌要靜聽。

32、只有接受平淡,才有可能不平淡。如果總是試圖對抗平淡,你註定平庸。

33、就算“說了白說”,可是“不說,白不說”。

34、男人因為看著遠方,才能吸引近旁的女人。如果你只看近旁的女人,女人就會看向遠方了。

35、人們常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失眠也是一樣,平日裡,把失眠當病的人並不太多,可如果失眠一旦成了習慣,那種折磨猶如軟刀子殺人,內心的掙扎和絕望感受比經歷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病還嚴重。在人群中,這種病多發,尤其在用腦之人的群落更為普遍。

36、人生中總有一些事情一些告別,是需要一個人來面對的。

37、也因同學在那裡,聚會在那裡,平日裡的一些日子才不會那麼難捱,起碼我們都知道,不必擔心歲月匆匆,過去的一切都會模糊,沒關係,想不起來的,同學會替我們記住。當然,更重要的是,哪怕未來不再讓人期待,至少我們還擁有一個溫暖的過去。

38、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不良的現象,我告訴你,信那些該信的東西,因為它能改變你。因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沒法不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所以信正直的道理。

39、如果一個時代裡,青春正萬分艱難地被壓抑著,這時代,怎樣才可以朝氣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們率先拋棄了理想,時代的未來又是什麼?

40、我們可以缺錢,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盜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墮落;可以放鬆,但不能放縱;可以虛榮,但不能虛偽;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蕩。

41、人們聲稱的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後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麼幸福。

42、我終於明白,自殺的不是我,而是這個時代,是人心。

43、其實每個生命都是需要表白的。

44、過去的很多年,中國人看美國,似乎在用望遠鏡看。美國所有美好的東西,都被這個望遠鏡放大了。美國人似乎也在用望遠鏡看中國,但我猜他們拿反了。

45、幸福在哪裡暫且不說,痛苦卻是隨時可以感受得到。

46、有時誤解撲面而來,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氣,而又有相當一大部分人在圍觀解悶。可不管前者還是後者,當你認真解釋時,沒人細聽,所以,解決就總是遙遙無期。

47、我用嘴活著,也自然活在別人嘴裡。互聯網時代更強化了這種概念,說話的風險明顯加大。今天為你點贊,明天對你點殺,落差大到可以發電,你無處可躲。

48、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該喜歡那一段時光,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職責,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不狂熱地期待著未來,生命這樣就好。不管正經歷著怎樣的掙扎與挑戰,或許我們都只有一個選擇:雖然痛苦,卻依然要快樂,並相信未來。

49、只要繼續走,就有可能!我依然願意樂觀地看著前路。

50、因此失眠過後,我首先學會的是,把平日裡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些欲望、誘惑在自己頭腦中刪除,給自己的心靈更多靜下來的空間,如果聽任內心如自由市場般喧囂和嘈雜,想安眠是夢想。

51、我覺得最幸福的生活狀態,應該是總有一個踮起腳能夠著的目標,吸引你踏踏實實始終向前走。

52、“走,就有希望”,就是這個道理。總遠遠惦記著夢想,會被現實和夢想之間的差距打敗;不如暫時忘記夢想,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每件小事,生活遲早會回饋你一份厚禮。

53、生命中有一個很奇妙的邏輯,如果你真的過好今天,明天也還不錯。

54、幸福是什麼?答:幸福有三個要素——物質、情感和精神,物質是基礎,在物質的基礎上有情感作依靠,精神作支柱,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55、越來越多的人,不分男女,會戴上一個手串,這其中,不乏有人僅僅是為了裝飾;更多的卻帶有祈福與安心的意味,這手串停留在裝飾與信仰之間,或左或右。這其中,是怎樣的一種相信或怎樣的一種撫慰?又或者,來自內心怎樣的一種焦慮或不安?

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記者,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

1993年,白岩松參與創辦中央電視臺電視新聞雜誌節目《東方時空》,並推出了子欄目《東方之子》 。1997年,相繼參與了香港回歸、三峽大壩截流等重大事件的電視直播。1999年參加了澳門回歸直播、國慶五十周年慶典轉播。2000年,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2003年,開始主持新聞頻道的新聞專題節目《中國週刊》(後更名為《新聞週刊》) 。2009年,獲得“話語主持群星會年度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得“優秀播音員主持”獎 。2012年,擔任倫敦奧運會開閉幕式的解說。2016年,獲得中央電視臺十佳優秀播音員、主持人獎。

應有兩個人替對方考慮的小心與善意。

26、有人說,我們要守住底線。但早就沒了底線,或者說底線被隨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談何守住底線?可守的底線在哪裡?

27、在一個十三億人的國度裡,我們該如何解決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我們人群中的核心價值觀到底是什麼?精神家園在哪裡?我們的信仰是什麼?

28、人的一生中,總要做些傻事,瘋狂的事,犧牲了自己兩天,換回一些含笑的回憶,值了。

29、雖然今天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擊中國的高考制度,認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須承認正是高考的存在,讓我們這樣一個又一個非常普通的孩子,擁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30、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認為這個“心”指的是敬畏心,即便是最熟練的事,也當作第一次去面對。

31、人生如茶須慢品,歲月似歌要靜聽。

32、只有接受平淡,才有可能不平淡。如果總是試圖對抗平淡,你註定平庸。

33、就算“說了白說”,可是“不說,白不說”。

34、男人因為看著遠方,才能吸引近旁的女人。如果你只看近旁的女人,女人就會看向遠方了。

35、人們常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失眠也是一樣,平日裡,把失眠當病的人並不太多,可如果失眠一旦成了習慣,那種折磨猶如軟刀子殺人,內心的掙扎和絕望感受比經歷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病還嚴重。在人群中,這種病多發,尤其在用腦之人的群落更為普遍。

36、人生中總有一些事情一些告別,是需要一個人來面對的。

37、也因同學在那裡,聚會在那裡,平日裡的一些日子才不會那麼難捱,起碼我們都知道,不必擔心歲月匆匆,過去的一切都會模糊,沒關係,想不起來的,同學會替我們記住。當然,更重要的是,哪怕未來不再讓人期待,至少我們還擁有一個溫暖的過去。

38、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不良的現象,我告訴你,信那些該信的東西,因為它能改變你。因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沒法不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所以信正直的道理。

39、如果一個時代裡,青春正萬分艱難地被壓抑著,這時代,怎樣才可以朝氣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們率先拋棄了理想,時代的未來又是什麼?

40、我們可以缺錢,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盜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墮落;可以放鬆,但不能放縱;可以虛榮,但不能虛偽;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蕩。

41、人們聲稱的最美好的歲月其實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後回憶起來的時候才那麼幸福。

42、我終於明白,自殺的不是我,而是這個時代,是人心。

43、其實每個生命都是需要表白的。

44、過去的很多年,中國人看美國,似乎在用望遠鏡看。美國所有美好的東西,都被這個望遠鏡放大了。美國人似乎也在用望遠鏡看中國,但我猜他們拿反了。

45、幸福在哪裡暫且不說,痛苦卻是隨時可以感受得到。

46、有時誤解撲面而來,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氣,而又有相當一大部分人在圍觀解悶。可不管前者還是後者,當你認真解釋時,沒人細聽,所以,解決就總是遙遙無期。

47、我用嘴活著,也自然活在別人嘴裡。互聯網時代更強化了這種概念,說話的風險明顯加大。今天為你點贊,明天對你點殺,落差大到可以發電,你無處可躲。

48、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該喜歡那一段時光,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職責,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不狂熱地期待著未來,生命這樣就好。不管正經歷著怎樣的掙扎與挑戰,或許我們都只有一個選擇:雖然痛苦,卻依然要快樂,並相信未來。

49、只要繼續走,就有可能!我依然願意樂觀地看著前路。

50、因此失眠過後,我首先學會的是,把平日裡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些欲望、誘惑在自己頭腦中刪除,給自己的心靈更多靜下來的空間,如果聽任內心如自由市場般喧囂和嘈雜,想安眠是夢想。

51、我覺得最幸福的生活狀態,應該是總有一個踮起腳能夠著的目標,吸引你踏踏實實始終向前走。

52、“走,就有希望”,就是這個道理。總遠遠惦記著夢想,會被現實和夢想之間的差距打敗;不如暫時忘記夢想,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每件小事,生活遲早會回饋你一份厚禮。

53、生命中有一個很奇妙的邏輯,如果你真的過好今天,明天也還不錯。

54、幸福是什麼?答:幸福有三個要素——物質、情感和精神,物質是基礎,在物質的基礎上有情感作依靠,精神作支柱,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55、越來越多的人,不分男女,會戴上一個手串,這其中,不乏有人僅僅是為了裝飾;更多的卻帶有祈福與安心的意味,這手串停留在裝飾與信仰之間,或左或右。這其中,是怎樣的一種相信或怎樣的一種撫慰?又或者,來自內心怎樣的一種焦慮或不安?

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中國內地節目主持人、記者,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

1993年,白岩松參與創辦中央電視臺電視新聞雜誌節目《東方時空》,並推出了子欄目《東方之子》 。1997年,相繼參與了香港回歸、三峽大壩截流等重大事件的電視直播。1999年參加了澳門回歸直播、國慶五十周年慶典轉播。2000年,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2003年,開始主持新聞頻道的新聞專題節目《中國週刊》(後更名為《新聞週刊》) 。2009年,獲得“話語主持群星會年度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得“優秀播音員主持”獎 。2012年,擔任倫敦奧運會開閉幕式的解說。2016年,獲得中央電視臺十佳優秀播音員、主持人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