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宋八大家,為什麼沒有李白杜甫?

唐宋八大家全稱是唐宋古文八大家, 提起唐宋八大家就會想起:“三蘇韓柳王曾修”。

其中韓愈,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以及三蘇等四人是宋代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 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

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宣導者, 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 使詩文發展的成就面貌煥然一新。 然而著有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為何沒有入選唐宋八大家, 歷史上也是流傳出不同的說法。

首先, 唐宋八大家, 最早出現于明初朱右選擇韓、柳等文人為《六先生文集》因並三蘇為一家, 所以實際上是“八先生文集”。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說, 選輯《唐宋八大家文抄》共164卷, 此書在舊時流傳甚廣, “唐宋八大家”之名也就隨之而流行。

其次, 是在唐中期, 韓愈宣導了“古文運動”, 由於後來的作家提倡和繼承, 所以才形成了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基本都是以散文見長;“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主要是以詩歌名垂千古,

且與後世的古文運動沒有具體的關係和太多的交集, 唐宋八大家就是針對唐宋時期在古文上也就是散文而選出的, 這就是他們不在唐宋八大家的一方面原因。

最後, 唐宋時期正好處於古文運動, 然而“三蘇韓柳王曾修”等八個人在運動中的表現比較突出, 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提倡散文, 反對駢體, 給予當時和後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 故稱為唐宋八大家。

雖然, 李白杜甫沒有入選唐宋八大家, 但是李白杜甫的詩詞目前也是影響很大的, 對後期的詩詞也是頗有影響力的。

相對而言, 李白和杜甫擅長詩歌, 詩仙和詩聖的名稱也就代表他們在詩歌界的地位。 唐宋八大家是針對唐宋時期在古文上, 也就是所說的散文而選出的。

唐宋八大家, 一開始為明代朱右將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編成《八先文集》於此, 八大家之名始。

人物與代表作

韓愈:《雜說》《祭十二郎文》《師說》

柳宗元:《黔之驢》《天說》《小石潭記》

歐陽修:《醉翁亭記》《秋聲賦》

蘇洵:《六國論》《權書》

蘇軾:《赤壁賦》前後 《石鐘山記》

蘇轍:《欒城集》

曾鞏:《上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傷仲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