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滅國的邊緣,只因獻上一美人,卻因此脫離亡國

成吉思汗的一生都在征伐中度過, 在他建立蒙古帝國之前, 就曾對西夏派兵侵略, 然而, 那個時期的蒙古大軍並非所向披靡, 此次入侵西夏因為種種原因並未取得很大的成效。

1206年, 大蒙古國正式成立。 成吉思汗為了征服另一個王朝——金朝, 必須孤立金朝。 而孤立金朝的方法就是消滅掉金夏間的聯盟, 因此成吉思汗決定先消滅西夏。

1207年鐵木真的蒙古國剛剛建國一年, 隨即, 他將西夏和金國定為戰略目標, 並採取了先征弱國伐強國的戰術, 首先發兵攻打西夏。

這次與西夏的戰爭跟上次差不多, 除了劫掠到了一些資源外蒙古軍並未取得有效的成果, 反而, 受到西夏軍的兇猛抵抗, 無法深入, 打了一段時間就撤軍了。

過了兩年, 蒙古軍隊經過休養生息後恢復了實力, 於是, 成吉思汗親自率兵踏入西夏境內, 趁當時的西夏皇帝繼位不久, 以慘痛的代價打下了翰孩羅城,

隨即, 乘勝追擊一路向南打到西夏中興府外的克夷門關。

這處關卡是守護中興府的軍事要地, 易守難攻, 兩邊有高山懸崖無法攀登, 出入只有一條道路。 西夏皇帝李安全派遣大將嵬名令公憑藉天險駐紮在克夷門關, 在兩軍最開始的幾次交戰中,

蒙古大軍屢次敗給西夏軍, 兩邊就這麼僵持了兩個多月。

後來, 成吉思汗趁著西夏軍疲憊懈怠之時, 根據天險設下埋伏, 派斥候引誘西夏軍進入包圍圈, 嵬名令公中計帶軍闖進埋伏, 最終被擒獲。 成吉思汗的軍隊就這麼攻破了關口, 一路開拔直奔中興府。

在中興府外, 蒙古軍再次遭到了西夏軍的瘋狂抵抗, 隨後, 成吉思汗命人引來黃河水灌進中興府, 大水衝破了中興府的城牆, 城中死傷無數。

李安全見狀慌忙向金國求救, 奈何, 這時候金國掌權的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庸皇帝完顏永濟, 根本不懂唇亡齒寒這個道理, 反而對前來勸諫的群臣說道:“這兩股勢力都是我們的大敵, 讓他們互相打吧, 戰況越激烈越是好事。 ”就這麼拒絕了李安全的求援。

當時西夏地區的排水十分糟糕, 蒙古軍引水的堤壩逐漸垮塌, 大水反而對蒙古軍造成了一些傷亡。 正當此時, 李安全將自己的女兒獻給成吉思汗, 並且, 派遣使徒對鐵木真表達了自己的歸順之意。

蒙古大軍在連番戰爭中也傷亡慘重,

成吉思汗借坡下驢, 立馬帶著李安全的女兒還有他獻上的財物牲口撤軍。

這名被成吉思汗帶走的公主又被稱作“西夏公主”, 在史料中少有記載, 在成吉思汗的後宮中這位公主的地位並不是很高。 並且, 這位西夏公主正是我們後來在小說中所見到的“夢姑”的原型。

成吉思汗在這次征伐西夏結束後,不僅得到了美人,還生出一顆吞併中原的野心。可能是在得勝而歸的過程中,成吉思汗想到:既然,連李安全這種傢伙都能坐上皇位,那麼,更何況我鐵木真呢?

1226年8月,蒙古大軍實行“黃河九渡”,成功佔領應理、夏州等地,並決定圍攻靈州。西夏將領嵬名令公帶領援軍協助抗敵,但最後仍然失敗抵抗蒙古的入侵,更加戰敗身亡。而後,蒙古大軍十分順利地攻佔積石州、西寧等地。直到此時,蒙古大軍只差西夏最後領土——都城中興府仍未失陷。

歷史上鐵木真死在第六次征伐西夏的過程中,在死前還曾留下兩道遺囑:第一道就是隱瞞死訊以防西夏人變卦不再投降,引西夏王親自來降,隨即將西夏人全部屠殺給自己陪葬;第二道則是給後代留下一統天下的具體策略。

在成吉思汗的第二條遺囑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霸主超凡的軍事素養,一個處於死亡邊緣的人居然能如此清晰的說出關於本國以及敵國的形式以及今後蒙古軍的對外作戰方略。可以做,這在之後蒙古軍的鐵蹄踏進中原大地建立元朝的過程中,成吉思汗的戰略思想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西夏最終在這場大國的紛爭中走向了末路,其原因是什麼呢?我們還得從李安全說起。在金國皇帝完顏永濟拒絕了李安全的求援後,李安全獻出女兒和財物解圍,這次遭拒險些滅國使他對金國懷恨在心,1212年,盛怒之下的李安全舉全國精銳鐵騎進攻金國,從這開始,兩國頻繁交戰使得西夏軍精銳逐漸消耗殆盡。

西夏跟金國一共打了十三年,差不多每年得打上兩場戰役,在這過程中李安全被李遵頊取而代之,然而,李遵頊仍在伐金。最終,打的兩國國力空虛,軍民傷亡無數,以至於,最後便宜了蒙古人。西夏人和金國人打紅了眼,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這時,蒙古人最初的目的終於得以實現——將兩國收入版圖。隨著蒙古人的彎刀刺進兩國的心臟,終於,也使得這兩個陷入仇恨的國家清醒,然而為時已晚,這時候的兩國根本沒有餘力抵禦蒙古,被滅只是時間問題。

1227年,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滅亡,而歷時22年的蒙滅西夏之戰亦宣告結束。拖雷後來依成吉思汗之願殺掉末帝,蒙古大軍隨即于西夏都城中興府屠城,大部分西夏建築皆被破壞、毀滅,屠城最後因察罕的勸諫而告結束。

由此可見,蒙古大軍並非無敵,只是其他國家的自身問題罷了。蒙古滅夏使金朝失去一盟友之餘,亦使金朝失去西方一緩衝,導致金朝後來的滅亡命運,而蒙古亦因此能夠進一步入侵中原,奠定日後統一中原的根基。

成吉思汗在這次征伐西夏結束後,不僅得到了美人,還生出一顆吞併中原的野心。可能是在得勝而歸的過程中,成吉思汗想到:既然,連李安全這種傢伙都能坐上皇位,那麼,更何況我鐵木真呢?

1226年8月,蒙古大軍實行“黃河九渡”,成功佔領應理、夏州等地,並決定圍攻靈州。西夏將領嵬名令公帶領援軍協助抗敵,但最後仍然失敗抵抗蒙古的入侵,更加戰敗身亡。而後,蒙古大軍十分順利地攻佔積石州、西寧等地。直到此時,蒙古大軍只差西夏最後領土——都城中興府仍未失陷。

歷史上鐵木真死在第六次征伐西夏的過程中,在死前還曾留下兩道遺囑:第一道就是隱瞞死訊以防西夏人變卦不再投降,引西夏王親自來降,隨即將西夏人全部屠殺給自己陪葬;第二道則是給後代留下一統天下的具體策略。

在成吉思汗的第二條遺囑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霸主超凡的軍事素養,一個處於死亡邊緣的人居然能如此清晰的說出關於本國以及敵國的形式以及今後蒙古軍的對外作戰方略。可以做,這在之後蒙古軍的鐵蹄踏進中原大地建立元朝的過程中,成吉思汗的戰略思想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西夏最終在這場大國的紛爭中走向了末路,其原因是什麼呢?我們還得從李安全說起。在金國皇帝完顏永濟拒絕了李安全的求援後,李安全獻出女兒和財物解圍,這次遭拒險些滅國使他對金國懷恨在心,1212年,盛怒之下的李安全舉全國精銳鐵騎進攻金國,從這開始,兩國頻繁交戰使得西夏軍精銳逐漸消耗殆盡。

西夏跟金國一共打了十三年,差不多每年得打上兩場戰役,在這過程中李安全被李遵頊取而代之,然而,李遵頊仍在伐金。最終,打的兩國國力空虛,軍民傷亡無數,以至於,最後便宜了蒙古人。西夏人和金國人打紅了眼,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這時,蒙古人最初的目的終於得以實現——將兩國收入版圖。隨著蒙古人的彎刀刺進兩國的心臟,終於,也使得這兩個陷入仇恨的國家清醒,然而為時已晚,這時候的兩國根本沒有餘力抵禦蒙古,被滅只是時間問題。

1227年,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滅亡,而歷時22年的蒙滅西夏之戰亦宣告結束。拖雷後來依成吉思汗之願殺掉末帝,蒙古大軍隨即于西夏都城中興府屠城,大部分西夏建築皆被破壞、毀滅,屠城最後因察罕的勸諫而告結束。

由此可見,蒙古大軍並非無敵,只是其他國家的自身問題罷了。蒙古滅夏使金朝失去一盟友之餘,亦使金朝失去西方一緩衝,導致金朝後來的滅亡命運,而蒙古亦因此能夠進一步入侵中原,奠定日後統一中原的根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