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有關禮儀:如何教導不同年紀的小朋友

有遇過孩子拆開禮物包裝, 然後大聲說:”我已經有這個了啊” 嗎?這令對方不好受, 而且也令自己尷尬。

Elizabeth 是育兒及兒童行為專家,

她分享了如何教育孩子有關禮儀的一些心得。

0至5歲

就算是嬰兒, 當你給他們東西, 可以說 “ta”。 這是個簡單的發音, 讓他們學會在接收東西時, 自動回應。

不要加強 “不好的” 行為。 讚賞他們說 “please” 及 “thank you”, 而非當他們忘了說時, 去警告他們。

玩玩 “記憶遊戲”, 告訴孩子 “如果陳太太說 ‘Hello, Charlie’, Charlie 要回應 ‘Hello, 陳太太’。 ” 然後, 可以扮演陳太太, 看看孩子記不記得。

2至3歲, 兒童學習關於分享, 但不要強迫孩子這樣做。 不妨說:”這是你的玩具, 不過讓 Freya 玩一會, 是好事呢, 會令她很開心啊。 ”

好一段時間, 我們會要求兒童回應所有人。 不過, 到了5歲, 就要學習 “陌生人的危險”, 這就有點複雜。 可以教導孩子一個規則:”如果媽媽在, 不認識的人和你說話, 你都可以回應;不過, 媽媽不在的話, 你就要先問問認識的人,

是否可以回應對方。 ”

6至10歲

孩子都從你身上學習, 所以要以身作則。

鼓勵社交技巧, 讓他們嘗試付款購物, 教導他們和店員打招呼, 輪候付錢, 展開對話, 找贖時說謝謝。

教他們不要打斷別人的對話。 要說話時, 教孩子把手放到你的臂上,

也把自己的手放到他們手上, 表示會意。 待對話完結後, 對他們說:”你很有耐心地等候啊, 現在你想告訴我什麼呢?”

家庭晚餐是重要事, 讓孩子學習對話、餐桌禮儀及幫忙清理, 以後他們外出吃飯也懂守禮。

11至16歲

12至14歲的孩子, 社交上可能有點奇怪。 可以預早給他們一些資訊,

將會碰面的是什麼人。

有客人到訪時, 可以給孩子一點任務:給客人拿外衣或淮備飲品。 長大一點, 他們會明白, 這是一種待客之道。

要教導孩子如何處理面對面的一些困難情況, 可以記下這幾個字:”我覺得”、”當” 及 “我希望”, 例如 “當你取笑我的女友時, 我覺得不舒服, 我希望你明白, 她是我一個重要的人。 ”

任何年紀也好, 以你希望如何被對待, 去對待孩子。 如果你常謾駡, 他們也會一樣的。

不要說別人的壞話, 尤其是在他們面前說起老師的壞話。 他們會少了尊重, 多了無禮對人。

如果孩子要出席面談, 就和他們練習一下會發生什麼事, 例如對方邀請, 才可坐下;人家主動伸手, 就要和對方握手;淮備一些小問題,

當氣氛變得奇怪, 可以派上用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