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濱海新區寨上街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揭牌

2018年2月6日, 濱海新區寨上街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正式揭牌。 將通過展覽、實物展示等一系列手段和措施, 挖掘漢沽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 還原其歷史風貌, 使古老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開啟新文化、新征程、新的歷史時期。

寨上歷史悠久, 自古以來就是漢沽地區的中心。 據史料記載, 唐初已有村落;明初, 遷民漸增;清代, 轄鐵獅坨、李興莊、狼莊、秦家台、楊家寨上5個村莊;民國19年, 建立寨上鎮。 可以說, 寨上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並打造了以漢沽飛鑔、漢沽評劇、漢沽八大餷、書法等為代表的傳統文化。

為踐行十九大報告精神, 充分挖掘文化瑰寶, 寨上街辦事處決定成立“寨上街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在活動現場, 原天津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濱海新區籍著名書法家唐雲來為基地揭牌;天津市楹聯學會會長陳偉明向傳承基地授予“天津市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牌匾。 另外, 天津市楹聯學還成立了顧問團, 對寨上街的文化工作予以指導和支援。

據瞭解, 寨上街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占地600多平方米, 以“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為主線, 集展示、演示、傳承保護、研究發展等功能為一體, 採用圖文介紹、實物陳列、場景再現、多媒體等手段, 展示傳統民間藝術和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傳承基地分上下兩層。 一層為書法作品展覽, 包括行草、隸書、楷書、篆書等多種形式書寫的楹聯以及唐詩宋詞書法作品, 讓參觀者近距離欣賞到書法這一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二層則彙集了漢沽本土文學藝術家的文學作品、版畫刻字作品、書畫作品、攝影以及陶藝作品。 作為全國知名的刻字版畫之鄉, 漢沽是藝術家聚集地, 因此將更多的藝術作品走進家庭的最好載體就是通過木板刻字、刻畫的形式來實現藝術生活化。

而李子勝、王雅鳴等知名作家的文學作品, 集中展現了“百里灘”“黑海灘”等具有漢沽特色的風土人情, 讓人耳目一新。

“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幫助下, 我們致力於優秀文化傳承的繼承和弘揚, 在為轄區百姓文化體育活動及服務關心下一代成長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濱海新區寨上街道辦事處主任王連平介紹說,希望通過建立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能夠增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讓更多的人瞭解接觸到傳統文化項目,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瞭解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視窗,讓珍貴的民間藝術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同時,為百姓提供活動陣地,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講座、筆會等,在專家學者和轄區百姓之間搭建起學習交流的平臺。形成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局面。

渤海早報記者 劉長海

也取得了一些成績。”濱海新區寨上街道辦事處主任王連平介紹說,希望通過建立傳統文化傳承基地,能夠增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讓更多的人瞭解接觸到傳統文化項目,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瞭解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視窗,讓珍貴的民間藝術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同時,為百姓提供活動陣地,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講座、筆會等,在專家學者和轄區百姓之間搭建起學習交流的平臺。形成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局面。

渤海早報記者 劉長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