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陝軍二把手,綽號“李煙杆”,若非早逝,楊虎城不一定被殺!

關中渭北一帶蒲城縣, 自古民風剽悍, 早在清初吳三桂追擊李自成時就在蒲城吃過癟。 到了近代清末年初, 蒲城更是英雄輩出, 有中山先生稱為“西北巨柱”的井勿幕, 有號稱陝北王的井嶽秀, 有擁兵20萬的國民二軍軍長岳維峻, 還有陝西靖國軍的司令郭堅。 論名氣最大的當屬後來的陝府主席楊虎城, 而楊虎城的生命中的貴人就是人稱“李大煙杆”的革命先驅李子高。

楊虎城其父是個木匠, 因伯父參加反清組織哥老會, 導致伯父和父親先後被殺。 楊虎城先是組織窮人互幫互助的組織“中秋會”後來才加入了哥老會。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 楊虎城在蒲城帶著“中秋會”加入秦隴複漢軍向字營, 光復蒲城。 辛亥成功, 楊虎城退伍還鄉, 殺死地方惡紳李楨, 遭到地方實力派郭堅和嶽維峻尋仇。 無奈躲到孫鎮飯店裡面, 結識了本地頗有民望的李子高, 因此人經常旱煙袋不離手,

人稱“李大煙杆”。

當時李子高是本地民團的團總。 當時楊虎城殺了李楨, 在蒲城地面上名頭甚響。 李子高撮合孫鎮區長委任楊虎城為東鄉民團總團長, 李子高甘當副手。 東鄉青年慕名來投, 不到一個月的團丁百餘人。 而後楊虎城帶領民團四處剿匪, 地方治安大治。

1915年袁世凱稱帝后, 陝西地方實力派高峻在白水首舉護國軍旗幟通電討袁, 楊虎城率東鄉民團積極回應, 與北洋軍大戰同州, 連續攻佔大荔、朝邑、韓城、宜川、郃陽、澄城、白水各縣。 楊虎城民團不斷壯大, 楊虎城被東路討袁軍司令王飛虎委任為前敵總指揮。 護國運動勝利, 陝西各路護國軍改編。 東路討袁軍改編為陝西陸軍第3混成團, 東鄉民團則被改編為該團所屬第1營,

楊虎城擔任營長, 李子高任1連連長。

護法運動開始, 井勿幕在三原縣成立靖國軍, 楊虎城參加靖國軍, 改稱靖國軍第5遊擊支隊, 楊虎城任支隊司令, 李子高任1連連長。 李子高鏖戰八個晝夜, 界坊大捷。 楊虎城第5遊擊支隊改編為第3路第1支隊,

楊虎城為支隊長, 李子高擔任1營營長。

1918年11月, 北洋政府發起“八省援陝”的動員令, 靖國軍大敗, 第1、2兩路接受奉軍改編, 第6路投靠雲南靖國軍, 第3、4、7三路受馮玉祥改編, 第5路接受鎮嵩軍改編。 第3路第1支隊的楊虎城堅決反對改編, 毅然率部脫離第3路, 攻佔扶風等縣得以立足。 依然高舉靖國軍旗號, 部擴編為五個營又兩個直屬連, 擁兵3000余人, 楊仍任第3路第1支隊司令, 李子高擔任1營營長。

1922年3月, 楊虎城請于右任出山在武功宣佈重新成立陝西靖國軍總司令行營, 楊虎城為第3路司令, 將部隊整編為四個團, 李子高擔任第3路副司令。 北洋軍閥反撲, 靖國軍在此瓦解, 楊虎城為了能夠保住部隊實力, 在率部抵達陝北接受陝北鎮守使井嶽秀收編。 為了避免樹大招風, 楊虎城暫時離開部隊, 靖國軍第3路被縮編為陝北鎮守使署暫編第2團, 李子高為團長。

1924年10月, 馮玉祥聯合胡景翼、孫岳在北京發動政變, 總統曹錕下臺, 廢帝溥儀出宮。 陝北的鎮守使井岳秀回應馮玉祥, 被部眾推舉為陝被國民軍總司令。 楊虎城再度出山,被井嶽秀委任為陝北國民軍前敵總指揮,將暫編第2團編為第2支隊,李子高掛名為支隊長。1925年8月29日,北洋政府任孫岳為陝西督辦,楊虎城率領第2支隊正式接受國民三軍改編,被授予第3師的番號,楊虎城擔任師長,李子高任第五旅旅長。

1926年國民二軍、三軍在河南戰敗,鎮嵩軍首領劉鎮華重新率部入陝。逼j近西安守將、楊虎城率第3師主力和第10師師長李雲龍堅守西安城。李子高帶領第3師一部駐守三原縣。馮玉祥率軍解圍西安,升任第2集團軍總司令。楊虎城的陝軍第3師接受馮玉祥委派,被擴編為第2集團軍第10路軍,楊虎城任軍長,李子高任副軍長

第10軍改編完畢後楊虎城率主力北伐,留副軍長李子高率部留守後方。在前線馮玉祥四處打壓楊虎城,馮玉祥留陝的大將宋哲元又四處剿滅陝軍,楊虎城無奈以離開部隊的方式,促成第10軍接受中央軍第1集團軍改編。1928年9月,第10軍在山東單縣縮編為暫編第21師。楊虎城任師長,副師長還是留給李子高。

1929年5月,馮玉祥聯結李宗仁等人反蔣,老蔣將楊虎城暫編第21師改番號為新編新編第14師。改番號後的新14師擁兵14000余人,楊虎城部奇襲駐馬店促使反蔣的唐生智迅速覆沒,老蔣將新14師擴編為第7軍,下轄八個旅,楊虎城擔任第7軍軍長,副軍長依然留給李子高。

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後,第7軍龍門立功,老蔣令要楊虎城回陝,楊虎城在佔領西安後將第7軍擴編為17路軍,所部擴編為三個師,增設3個警備率,5個直屬團,三個直屬營,擁兵六萬余眾,楊虎城任17路軍總指揮。可惜的是,此時李子高因病逝世。後來17路軍擴編為38軍7軍兩個軍,擁兵17萬,雄鎮西北。

從張虎成、李子高認識之日起,李子高一直是楊虎城的副手。大戰之時,兩人並肩作戰,發展之時,楊虎城帶領主力開疆拓土,李子高帶部隊堅守大本營。李子高在楊虎城陝軍裡面地位僅次於楊虎成,可以說如果李子高不病逝,那麼西安事變後的17路軍也不至於立即分化,最總導致楊虎城無所倚仗被殺。

楊虎城再度出山,被井嶽秀委任為陝北國民軍前敵總指揮,將暫編第2團編為第2支隊,李子高掛名為支隊長。1925年8月29日,北洋政府任孫岳為陝西督辦,楊虎城率領第2支隊正式接受國民三軍改編,被授予第3師的番號,楊虎城擔任師長,李子高任第五旅旅長。

1926年國民二軍、三軍在河南戰敗,鎮嵩軍首領劉鎮華重新率部入陝。逼j近西安守將、楊虎城率第3師主力和第10師師長李雲龍堅守西安城。李子高帶領第3師一部駐守三原縣。馮玉祥率軍解圍西安,升任第2集團軍總司令。楊虎城的陝軍第3師接受馮玉祥委派,被擴編為第2集團軍第10路軍,楊虎城任軍長,李子高任副軍長

第10軍改編完畢後楊虎城率主力北伐,留副軍長李子高率部留守後方。在前線馮玉祥四處打壓楊虎城,馮玉祥留陝的大將宋哲元又四處剿滅陝軍,楊虎城無奈以離開部隊的方式,促成第10軍接受中央軍第1集團軍改編。1928年9月,第10軍在山東單縣縮編為暫編第21師。楊虎城任師長,副師長還是留給李子高。

1929年5月,馮玉祥聯結李宗仁等人反蔣,老蔣將楊虎城暫編第21師改番號為新編新編第14師。改番號後的新14師擁兵14000余人,楊虎城部奇襲駐馬店促使反蔣的唐生智迅速覆沒,老蔣將新14師擴編為第7軍,下轄八個旅,楊虎城擔任第7軍軍長,副軍長依然留給李子高。

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後,第7軍龍門立功,老蔣令要楊虎城回陝,楊虎城在佔領西安後將第7軍擴編為17路軍,所部擴編為三個師,增設3個警備率,5個直屬團,三個直屬營,擁兵六萬余眾,楊虎城任17路軍總指揮。可惜的是,此時李子高因病逝世。後來17路軍擴編為38軍7軍兩個軍,擁兵17萬,雄鎮西北。

從張虎成、李子高認識之日起,李子高一直是楊虎城的副手。大戰之時,兩人並肩作戰,發展之時,楊虎城帶領主力開疆拓土,李子高帶部隊堅守大本營。李子高在楊虎城陝軍裡面地位僅次於楊虎成,可以說如果李子高不病逝,那麼西安事變後的17路軍也不至於立即分化,最總導致楊虎城無所倚仗被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