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戰國七雄打了兩百多年不缺糧,為何諸葛亮一直缺糧?

諸葛亮的謀略是出了名的, 《三國演義》中一個幾乎接近完美的人物, 他以弱小的益州為根基, 不斷挑戰佔據天下三分之二的曹魏, 展現出了他非凡的軍事才能, 但他數次北伐都不成功,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國力, 糧草不夠, 以至於很多次他都是佔據上風, 但又無奈退兵。

根據史料記載, 蜀漢全國的人口不到一百萬, 而需要供養的軍隊是十萬, 官吏是六萬, 也就是說每六個人要養一個人, 這已經是蜀漢的極限了。 戰爭拼的是國力, 既然養兵這麼困難, 為什麼戰國時期那十幾個國家打了兩百多年都沒見哪個國家缺糧草呢?

從西元前453年到西元前221年, 包括戰國七雄在內的十幾個諸侯國, 展開了長達兩百多年的拼殺, 幾乎每年都有戰事, 一場戰爭小的傷亡幾千人, 大的就是傷亡幾十萬人。 長平一戰, 趙國一次就陣亡了40多萬人, 但趙國並不是全軍覆沒, 趙國還有十萬多的有生力量, 也就是說僅僅趙國就有五十萬的軍隊。

再來看看相對弱小的韓國, 韓國當時有三十萬軍隊, 精兵就有二十萬, 韓國夾在秦魏楚幾個大國之間, 生存是非常困難的, 這樣小的一個地方養三十萬軍隊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

那麼蜀漢的地盤可比韓國要大的多了, 為什麼蜀漢養不活十萬士兵呢?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徵兵的制度, 戰國時期實行的是全民兵役制, 只要是打仗, 所有符合年齡的男性都得上戰場, 沒有戰事的話, 除了留下少數人守城, 其餘的人繼續回家種田。

但三國時期就不一樣了, 三國時期已經是職業兵了, 沒有像戰國時期那樣的兼職兵, 當兵的就是當兵, 不用回家種田, 打仗的時候也是當兵的上, 不用百姓上。 所以三國時期職業兵是不參與農業生產的, 這就會導致國家財力不夠, 曹操看出了這個弊端, 所以最先開始屯田, 這也奠定了曹魏的國家基礎, 而蜀漢的屯田是最晚的, 諸葛亮是從第六次北伐才開始屯田的, 沒等收穫就病逝收兵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