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電影《一個人的課堂》:教育,就是舍己,就是背負使命堅持愛你

朋友包場看電影——《一個人的課堂》, 影片中的故事是真實的, 情節是樸實的, 沒有大製作, 沒有大場面, 然而, 卻實實在在敲打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靈魂。

宋文化:一個簡單得有點執拗的老男人, 他做了36年鄉村教師, 在別人眼裡, 這種堅持大概屬於固執、死腦筋吧, 卻在一個男孩兒的生命中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宋文化雖然叫文化, 但他的文化程度並不高, 教師資格證考了幾次都沒考下來, 但在我看來, 他卻是一個真正的教育家, 他所踐行的教育, 足以顛覆大多數老師和家長的教育觀。

作為一位普通鄉村教師, 宋文化面對最後一名學生時, 仍堅守教學崗位, 並幫助其完成學業的行為, 讓我看到了真正的教育:舍己, 並背負使命堅持愛你!

教育不應該只是對固有知識機械性的灌輸, 而應該是注入施教者血液和靈魂內的一種信仰, 一種迫切的使命感, 在這種使命感的催逼下, 願意舍己, 願意付出愛, 只有這樣, 才會真正對受教者產生影響力。

讓我們來看宋文化是怎麼做的:

1、珍愛教育者的身份

每一次鄭重地敲響上課的鐘聲(不管有人沒人),

每一次莊嚴地升起國旗並放國歌(每天學校最隆重的儀式),

每一晚在燈下認真地備課(甚至是在被取消教師資格之後)

……

這一切都在表明:一個教師對自己的位置和職責是何等地珍愛。

你的生命中遇到過對自己教育者的身份戰戰兢兢、敬畏珍愛的老師嗎?

如果有, 那你一定被他深深震撼和影響過。

這位老師也許是你的父母、你的任課教師、你的上司、或者是關懷你的長者。

2、愛你所傳授的

宋文化愛他教了千百遍的課文, 所以在他每一次朗讀的時候, 都可以做到抑揚頓挫、充滿激情。

影響學生的絕不只是內容, 更是施教者的激情。

宋文化不擅長跑, 但他為了鼓勵明明參加賽跑, 興高采烈地跟著跑, 一遍一遍, 為孩子的每一次進步歡欣鼓舞。

身為教師的你, 或身為家長的你, 請捫心自問:你對自己要求孩子學習的內容, 滿懷激情了嗎?恐怕我們避之唯恐不及, 卻要求孩子孜孜不倦。

如果我們沒有不斷學習探索的激情和習慣, 又怎能苛求孩子勤奮好學?

如果我們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也不要指望孩子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

3、愛你所教之人

宋文化愛每一個他教的孩子。

是愛驅使他拒絕月薪4000的工作, 留在工資500元的教育崗位上;

是愛使他哪怕只有一個孩子也一絲不苟地教, 甚至不讓他教時, 也關心孩子們有沒有在學;

是愛使他獨自留下來, 為使一個孤兒小學畢業創立了“一個人的課堂”

……

如果沒有愛,教育不成為教育,只能叫作灌輸。

只有通過愛,教育才能轉化為人內在那些美好的東西:感恩、仁慈、堅韌、信實……

老師,作為教育者,在向孩子傳遞愛嗎?

父母,作為教育者,在向孩子傳遞生命嗎?

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深思的東西。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使他在愛中學會愛:愛自己、愛同學、愛老師、愛鄰居、愛素昧平生卻有千絲萬縷聯繫的他人……

電影《一個人的課堂》的拍攝就是為了傳遞愛,促使人們關注中國6000萬留守兒童。

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如果一個人接受教育,卻沒學會愛,那他不算是受過教育。

如果一個人學會了愛,他就得到了教育的真諦。

……

如果沒有愛,教育不成為教育,只能叫作灌輸。

只有通過愛,教育才能轉化為人內在那些美好的東西:感恩、仁慈、堅韌、信實……

老師,作為教育者,在向孩子傳遞愛嗎?

父母,作為教育者,在向孩子傳遞生命嗎?

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者深思的東西。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使他在愛中學會愛:愛自己、愛同學、愛老師、愛鄰居、愛素昧平生卻有千絲萬縷聯繫的他人……

電影《一個人的課堂》的拍攝就是為了傳遞愛,促使人們關注中國6000萬留守兒童。

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如果一個人接受教育,卻沒學會愛,那他不算是受過教育。

如果一個人學會了愛,他就得到了教育的真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