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點亮閱讀之燈——師生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實踐與思考

話題:讀經典, 讀整本的經典

【按】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其精神史。 一個不愛閱讀或者只知崇尚八卦閱讀的人, 不難想見其精神的貧乏與無聊。 一個忽視經典訓練、只知以庸俗娛樂教導下一代的民族, 必將與一流漸行漸遠。

在一個物欲橫流、精神萎縮的時代, 直指心靈的閱讀、厚重經典的訓練, 都成了奢侈品。 再加上應試的壓力, 教育的目標被窄化成了只是一些可以量化的東西:分數、升學率、考上大學的比例, 等等。 觀照人的心靈、精神, 滋養高尚、純潔的人格, 往往淪落為漂亮的口號而已。

然而, 身處太湖邊上一所農村地區學校的張學青老師,

一直默默地帶領學生閱讀整本的兒童文學經典, 至今已堅持3年多。

必須向張學青們致敬!因為在他們身上, 我們看到了教育理想的光芒。 他們把教育與學生的生命相連, 把語文與學生的精神貫通, 把教師的精神使命寫在鄉村樸實的大地上。

人是要一點精神的。

只要教育還堅守一份理想, 整個民族的精神就會昂揚向上。

點亮閱讀之燈

——師生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實踐與思考

● 張學青

一、農村小學生閱讀現狀堪憂。

1. 兒童閱讀資源匱乏。 筆者長期任教小學中高年級語文, 從每學期的家訪情況來看, 學生的家庭藏書量很少, 部分家庭幾乎為零。 沒有藏書, 並不是說家庭沒有經濟條件。 相反,

相當一部分家庭經濟條件很好——家長能把小洋房裝飾得富麗堂皇, 卻沒有為孩子準備一個書房;家用電器件件高檔, 可孩子卻沒有一部經典書籍, 除了“課課通”、“優秀作文精選”之類的教輔材料, 就幾乎找不到教材以外的書了。 加上相當一部分學校的圖書館藏書品質低, 社區又缺少公用圖書館, 農村小學生很難找到他們所需要的讀物。

2. 兒童閱讀被有聲影像排擠。 學生過分依賴聲像材料諸如電視、錄影、電腦遊戲等媒體獲得感官的刺激, 紙質閱讀的時間難以得到保證。 許多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不濃, 一小部分學生可以說根本沒有閱讀興趣。 他們願意看2個小時的電視, 卻不願讀20分鐘的書。 沒有完整地讀過一本課外書的中高年級學生,

大有人在。

電視媒體, 可以為人們提供快捷的資訊服務和感官享受, 但是它與紙質閱讀有著很大的區別。 電視給予人的資訊, 都是包裝好的, 無需個人心智努力, 而紙質閱讀要求不假任何外助, 憑藉自己的頭腦來增進理解、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 比如, 看電視劇《紅樓夢》, 陳曉旭一出場, 林黛玉的樣子就定型了, 而讀《紅樓夢》小說, 林黛玉是這個樣子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 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 嬌襲一身之病。 淚光點點, 嬌喘微微。 閒靜時如姣花照水, 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心較比幹多一竅, 病如西子勝三分。 到底是什麼樣子呢?就要靠讀者憑藉文字通過想像在頭腦裡塑造。 一千個讀者的心目中就有一千個林黛玉。

所以, 紙質閱讀, 既體現了讀者的主動性, 又保證了文學作品的豐富性。

此外, 通過電視媒介獲得的資訊, 往往是一鱗半爪、膚淺的。 因為電視的專業幀頻為每秒24幀, 一些變化極快的遊戲的幀頻甚至達到每秒100幀。 因此, 孩子根本無從得到細緻的影像。 從這個意義上說, 電視是速食, 能夠填飽肚子, 卻無法從中獲得更多的營養。 而紙質閱讀是文火煲出來的湯, 是可以改變精氣神的滋養品。

因此, 兒童坐在電視機前度過課餘時間, 不能不說是一種危機。

3. 把一本語文教材看作語文課程的全部, 課程標準提出的小學六年不少於150萬字的課外閱讀量無法得到保證。 小學生需要讀什麼?首先當然是教材中的課文,

這些課文的閱讀需要通過精確訓練, 説明學生掌握語文學科的必備知識和技能;其次就是語文課程中由教師指導的語文性的、文學性的閱讀;此外, 還有其他課程範圍內的閱讀, 如百科閱讀等。 後兩者的閱讀, 雖然不直接指向教材, 但實際上是為理解教材提供豐厚智力背景的。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 擴大閱讀面, 增加閱讀量, 提倡少做題, 多讀書, 好讀書, 讀好書, 讀整本的書。 ”從目前的閱讀狀況來看, 除了教材中的課文閱讀得到保障, 教師指導下的語文性、文學性的閱讀基本屬於放任自流的狀態, 更不要說百科類的閱讀。 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指導, 尤其是整本書的閱讀指導在語文教育體系中缺乏應有的地位。

如何為學生與好書之間搭建一座橋樑?如何把坐在電視機前看肥皂劇的學生吸引到書桌前?如何帶領學生讀整本書,使每一個學生即使是家庭環境最差的,也能基本完成小學階段150萬字的課外閱讀量?幾年來,我選擇“師生共讀整本書”作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手段。應該說,解決農村兒童“閱讀窪地”的手段不止一種,但開展“師生共讀整本書”活動,無疑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二、走“師生共讀整本書”之路。

(一)師生共讀好在哪裡?

1. 創設最好的閱讀環境。閱讀需要時間和環境。所謂“課外閱讀”,除了“課餘以外”還有“課本之外”的意思。把課外閱讀完全寄託在學生回家以後的自覺閱讀上,是無法保證的。不得不承認,學校是唯一能夠使學生安靜閱讀的理想場所。在農村,90%以上學生的家人是沒有閱讀習慣的。麻將聲、撲克聲以及電視、電腦等因素的影響,學生要平心靜氣地面對紙質閱讀,需要很大的定力,一般學生往往做不到。

而在教室裡就不一樣了。“你讀,他讀,我也讀”是一種氛圍,尤其是老師在教室裡的示範閱讀,更有強大的磁力。當學生看到老師手裡和他手裡讀著一樣的書的時候,心理上的暗示與接近,會讓他讀起來更帶勁。共讀的氛圍,是閱讀興趣的最好的催產素。大家還會你追我趕,比著誰讀得快。

2. 讓閱讀成為一種儀式。什麼是儀式?儀式是在指定場合舉行的、具有專門程式、規範化的活動。師生共讀整本書,也要像儀式一樣,有指定的場合(教室)、有固定的時間,而且需要規範化。比如某天的午自修時間是整班共讀時間,那麼在這個時間段裡,默詞語、背課文、做練習等語文活動,都需要讓步。學生知道,這個時間就是大家一起讀書。長此以往,就成了一種儀式,成了像星期一集體晨會必須要升旗一樣的行為。這種儀式的最後目的是讓讀書成為習慣,成為像呼吸一樣自由的事情。

3. 擁有共同的生活與密碼。義大利著名童話作家賈尼·羅大裡有一篇童話叫《連環畫裡的小老鼠》,講一隻跳出連環畫的小老鼠,來到了現實世界的鼠群中。但是,沒有一隻老鼠聽得懂它連環畫裡的語言,他也聽不懂其他老鼠的吱吱呀呀聲。在一系列的誤會之後,老鼠們聯合起來把它遺棄了。就在這時,它遇到了一隻連環畫裡的貓,也因為相似的原因來到真實的世界裡,但因為聽不懂現實中的貓語,剛剛被其他貓趕了出來。於是這兩個無依無靠的動物相互擁抱在一起,發誓要永遠友好,用它們那種奇怪的連環畫語言聊了整整一夜,並決定從此永遠地生活在一起。

這個童話,深刻地揭示了“擁有共同的語言才是真正地生活在一起”這個很簡單的道理。話不投機,即便老鼠與老鼠也只能是異類;言語相通,即便是貓和老鼠,也可以是真正的親人。

如何建立師生之間共同的語言,擁有能夠開啟彼此心門的密碼?和學生一起,讀他們的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讀他們的書,就擁有了和他們交流的更多話題。“誰能做我的夏洛”——和我一起讀過《夏洛的網》的學生心領神會,因為他們明白“夏洛”意味著什麼;“姐姐十五我十六,媽生姐姐我煮粥”——當我的學生們大聲叫著嚷著這首《草房子》裡的顛倒歌的時候,隔壁班沒有讀過《草房子》的孩子,是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我們為什麼這麼興奮的;“用你的翅膀擔負起黑夜”——只有讀過《人鴉》的孩子,才懂得這句話的含義……

(二)從兒童文學作品起步。

1. 什麼樣的作品適合共讀呢?首先應該是兒童的。兒童的特點是好奇心強、喜歡新鮮事物,活潑而富有想像力。呆板的形象,生硬的道理,與童心無緣。有時大人用心良苦,總想著大部頭的名著富有教育意義,但孩子偏偏不吃這一套。“樂”之不存,“教”從何來?從這個角度出發,要讓孩子喜歡上閱讀,首先要尋找切合他們心理特點的書。解放兒童的心,保護兒童的想像世界,承認遊戲是重要的,滿足兒童潛意識中的需求……兒童文學作品的這些特性,正與小學生的心理需求相合。

師生共讀,尤其要選用以故事、小說為形式的兒童文學作品。小說有衝突,故事情節能吸引學生一頁頁看下去。小說更貼近人的心靈,更能清晰地向孩子展示人生的意義。兒童閱讀這些文學作品,可以從他人的思想、情感、苦難、探險等經歷中獲得間接經驗,從而提高認識,豐富情感,磨煉意志。從某種程度上說,閱讀這樣的作品,就是在體驗成長,或者叫生命的“預演”。

其次應該是優秀的。兒童喜歡的,並不一定都是優秀的,比如《雞皮疙瘩》之類的流行書。要提高閱讀能力,必須先讀大量的文字。能自覺讀起來總不是一件壞事。這些書,無需禁止,但不夠優秀,就沒有共讀的價值。什麼樣的作品是經典或者優秀的?法國著名文學史家保羅·亞哲爾提出了適合兒童閱讀的好書的標準,其中提到好書是可以説明孩子認識人性和人類心情的書,是可以把人類高貴的感情、高尚的道德吹進兒童心靈的書。

再次是有一定的閱讀坡度的。與一般消遣和娛樂性書刊所不同的是,有一定閱讀坡度的書,讀起來相對吃力,但吃力也有好處。讀半懂的書,對學生來說意義最大——他在動腦子,他在不斷疑惑和探索中,獲得豁然開朗的樂趣。比如《西遊記》的原著並非兒童語言,對學生來說構成了一定的閱讀障礙,但這樣的語言,憑藉心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障礙理解故事的。讀這樣的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閱讀技巧,獲得心智的成長。

2. 我和我的學生讀過這樣一些書。一個缺乏想像力的人,是一個沒有創造力的人;一個缺乏想像力的民族,是一個糟糕的民族。想像力和其他能力一樣,如果沒有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刺激,就會萎縮,乃至枯竭。最能培養想像力的文學作品,莫過於幻想文學了,我們讀《綠野仙蹤》,讀《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讀《中國神話故事》……這些故事中神奇的寶貝、魔法、境地,接通了學生從現實世界通向理想世界的管道,可以刺激學生萌生源源不斷的想像力。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閱讀兒童文學作品,要向學生傳遞永恆的普世價值。有一種是以友情、關愛為主題的“母愛型”的書,比如《夏洛的網》、《蘋果樹上的外婆》、《烏丟丟的奇遇》等,這些書,傳達美麗,傳達感動,在“真善美”的世界裡帶給學生光明、溫暖;還有一種屬於直面人生,以現實、深刻的眼光來處理人生難題的“父愛型”書,比如《一百條裙子》、《時代廣場的蟋蟀》、《人鴉》、《德國,一群老鼠的童話》等,讓學生對“漠視”、“理想”、“自我”、“成功”、“責任”、“專制”等詞語的內涵有比較理性的認識。

兒童是成長中的人,是肉體與精神同步成長中的人。兒童閱讀故事,常常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主角。選擇以成長為主題的故事,可以讓學生與故事的主人公一起經歷成長的煩惱與困惑,比如《木偶奇遇記》、《特別女生薩哈拉》、《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男生賈裡》、《女兒的故事》等,孩子可以從中尋找“自我鏡像”,像書中的主人公一樣,不斷超越自我,逐漸變得優秀起來。

高年級的學生,獨立自主意識逐漸增強,開始有想到外面去闖一闖的念頭。這時候,就可以讓他們閱讀冒險、探索故事,比如《湯姆·索亞歷險記》、《魯濱遜漂流記》……閱讀它們,可以鍛煉意志,增強對生活磨難的抗擊力。

到高年級後期,浪漫性的成分逐漸減少,現實性的成分逐漸增加。我們開始閱讀《平民總統林肯》、《我的一生:安徒生自傳》等。這些人物傳記中的主人公,出身貧寒,但他們堅定的意志、卓越的行動能力和在困境中的非凡勇氣,會成為學生仰慕的對象。所謂的“勵志”,就可以通過閱讀這類書來達到。

此外,還有以親近自然、走進科學為主題的書《昆蟲記》,這類既有文學性又有科學性的書,不是很多,我們讀的也不多。

三、如何進行“師生共讀整本書”。

(一)閱讀的幾個層次及操作流程。

我主要採取以下程式進行共讀:

第一層次:檢視閱讀。檢視閱讀是流覽性閱讀。將書下發,學生拿到書後,先讀讀書名、副標題、目錄,然後看看封面題圖、內頁插圖、作者的序言、摘要介紹以及書後的評論等。如果有書衣的話,看看出版社的宣傳文案。這些都是作者在向你傳遞信號,讓你知道風朝哪個方向吹。還可以從目錄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章節流覽,東翻翻,西翻翻,念上一兩段,或者連讀一些段落,但不要太多。

這種粗淺閱讀,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瞭解一本書的大致內容。這需要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平時訓練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將大拇指、食指、中指合併在一起做“指標”,用這個“指標”順著一行行的字移動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覺的還要快一點,強迫自己的眼睛跟上手部動作的移動。一旦跟上,可以繼續增快手的動作。這樣訓練,可以防止閱讀時因“逗留”、“倒退”而影響流覽的速度。這種能力,對學生以後查閱、搜集資料十分有用。

第二層次:基礎閱讀。基礎閱讀的任務是通讀全書。師生共讀的作品,多為故事、小說。對於一本故事書,唯一的建議是:快讀。理想的閱讀,一個故事應該一口氣讀完。不過對於長故事,這是不可能的。但在閱讀時,一定要盡力緊湊些,否則,容易忘掉一些情節。除了快讀,就是全身心投入地讀——讓自己活在故事的世界裡,參與事件的發生,讓故事貫穿自己的身心。此時,學生需要做的就是敞開心靈,接納故事。

第三層次:分析閱讀。通讀全書後,需要對書做一個回顧。此時的閱讀,需要帶著一定的指向性。教師要體現引領功能,提出書中的一些重要話題,讓學生帶著話題進行閱讀。對於小說、故事來說,故事的大意、主要情節、重要的角色、場景、關鍵的細節、小說的主旨等,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手指放在作者的脈搏上,感受他的跳動,並作出自己的評價。這個環節,學生通過讀書報告單的形式將自己的初讀成果、體驗傳達給教師。教師在整理讀書報告單資訊的基礎上,設計讀書交流會的流程。

第四層次:反芻閱讀。在班級讀書交流會之後,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及有關章節,再作閱讀。含英咀華,可製作摘記卡,也可寫讀後感。

(二)關於班級讀書交流會。

1. 讀書交流會的目的。班級讀書交流會的品質,是衡量“師生共讀整本書”活動成效的重要尺規。班級讀書交流會不同於一般課文的精講課。一般閱讀精講課,往往承載著識字、閱讀理解、傳授語文基礎知識、訓練基礎技能的功能。而班級讀書會,我覺得比較理想的狀態,是一群人在共同讀完一本書後,交流心得,碰撞觀念,輕鬆地聊書的過程。

一本書,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主題往往也是複調的。面面俱到的話,恐怕一個星期都討論不過來。這就需要教師精心選擇討論的話題。

2. 什麼樣的話題更有價值。從形式的角度看,話題應該是適合兒童的,有情趣的。讀完了吳承恩的《西遊記》,讓學生做個西遊排行榜,看看誰的功力最高,誰的兵器最厲害,哪場打鬥最好看,就順應了他們的心理特點。(具體內容見文後案例)

從內容的角度看,多提詮釋性、有創意、開放性的話題,這樣的話題,能讓學生讀聰明,讀成有思想的人。還有就是要努力讓一個故事“穿越”學生,讓學生讀出故事中的“我”。

從以上要求出發,以下話題是值得探討的:

可以檢索學生對作品內容整體把握的話題。這類話題,主要説明學生回顧與複述故事中重要的情節、人物、場景等。比如,曹文軒的《草房子》中寫到了哪些少年?如果要投票評選油麻地的“好孩子”,你把這一票投給誰?為什麼?讀《魯濱遜漂流記》,可以讓學生畫一張魯濱遜的漂流圖——他依次到過哪些地方?呆了幾年?幹了些什麼?

可以引發學生認知衝突的話題。《夏洛的網》小說中的威爾伯,是前後有明顯變化的角色。這樣的角色,往往最值得探討。夏洛為威爾伯織了“了不起”、“光彩照人”、“王牌豬”等文字,威爾伯是不是配得上這樣的網上文字?“落腳豬”與“王牌豬”,這樣的矛盾衝突,可以引導學生從整個事件的前後經過中去思考、評價。

涉及作品主要精神內涵的話題。《一百條裙子》中的窮孩子旺達畫下了一百條裙子,實現心中的夢想。假如旺達沒有畫畫的天賦,她該怎麼辦?她是否還可以擁有她的“一百條裙子”?在《特別女生薩哈拉》中,同樣是特殊學生,同樣是波迪小姐教,為什麼薩哈拉的變化比德里大得多?這樣的話題,就跳出了“愛心牌”教師的窠臼,提出了認識自我、確認自我的重要性。這些話題的設計,觸及了作品的靈魂,值得好好探討。

能夠連結學生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話題。讀《灰姑娘》的故事,想想: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後媽,會不會阻止灰姑娘參加王子的舞會?讀《醜小鴨》,讓學生交流自己眼中的“醜小鴨”與心中的“白天鵝”。讀黃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可以說說在書中找到了誰的影子。讀聖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中的“馴養”,讓學生發現生活中屬於他(她)的“馴養”。這些話題的討論,可以説明學生讀出故事中的“我”。

(三)相關延伸活動的開展。

讀書交流會結束,並不意味著整本書閱讀的結束,還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去豐富讀書生活,深化讀書感受。可以看電影,如《草房子》、《夏洛的網》、《城南舊事》等,在讀書交流會之後找來看,別有一番滋味。可以為故事中的人物畫肖像、設計造型,還可以排演話劇。可以做讀書筆記,或進行延伸的寫作活動。比如,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可模仿書中的作者,用假想收信人的方式傾訴自己的心聲。讀了《昆蟲記》,做個小法布林,像他一樣去觀察一種小動物,寫出它的生活習性。總之,需要巧妙安排,切不可為了活動而活動,更不可為了活動而把學生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對讀書、文學的蒙 的喜愛抹殺了。

梅子涵先生說,作家史蒂文生寫過一首詩,叫《點燈的人》。詩中有個點燈的人,叫李利。那個李利,在每天太陽落下後,就扛著梯子走來,把街燈點亮,於是,那些坐著喝茶的人,就又看見了柔和的光。作為語文教師,我願意像他說的那樣,做一個點燈的人——把一本本有趣、耐人尋味的書,帶到孩子們的面前,讓他們興致勃勃地閱讀,濛濛 間,我們也點亮了那盞讓人長大、讓人優秀的燈。

(原載《人民教育》2009年第9期)

如何為學生與好書之間搭建一座橋樑?如何把坐在電視機前看肥皂劇的學生吸引到書桌前?如何帶領學生讀整本書,使每一個學生即使是家庭環境最差的,也能基本完成小學階段150萬字的課外閱讀量?幾年來,我選擇“師生共讀整本書”作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手段。應該說,解決農村兒童“閱讀窪地”的手段不止一種,但開展“師生共讀整本書”活動,無疑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二、走“師生共讀整本書”之路。

(一)師生共讀好在哪裡?

1. 創設最好的閱讀環境。閱讀需要時間和環境。所謂“課外閱讀”,除了“課餘以外”還有“課本之外”的意思。把課外閱讀完全寄託在學生回家以後的自覺閱讀上,是無法保證的。不得不承認,學校是唯一能夠使學生安靜閱讀的理想場所。在農村,90%以上學生的家人是沒有閱讀習慣的。麻將聲、撲克聲以及電視、電腦等因素的影響,學生要平心靜氣地面對紙質閱讀,需要很大的定力,一般學生往往做不到。

而在教室裡就不一樣了。“你讀,他讀,我也讀”是一種氛圍,尤其是老師在教室裡的示範閱讀,更有強大的磁力。當學生看到老師手裡和他手裡讀著一樣的書的時候,心理上的暗示與接近,會讓他讀起來更帶勁。共讀的氛圍,是閱讀興趣的最好的催產素。大家還會你追我趕,比著誰讀得快。

2. 讓閱讀成為一種儀式。什麼是儀式?儀式是在指定場合舉行的、具有專門程式、規範化的活動。師生共讀整本書,也要像儀式一樣,有指定的場合(教室)、有固定的時間,而且需要規範化。比如某天的午自修時間是整班共讀時間,那麼在這個時間段裡,默詞語、背課文、做練習等語文活動,都需要讓步。學生知道,這個時間就是大家一起讀書。長此以往,就成了一種儀式,成了像星期一集體晨會必須要升旗一樣的行為。這種儀式的最後目的是讓讀書成為習慣,成為像呼吸一樣自由的事情。

3. 擁有共同的生活與密碼。義大利著名童話作家賈尼·羅大裡有一篇童話叫《連環畫裡的小老鼠》,講一隻跳出連環畫的小老鼠,來到了現實世界的鼠群中。但是,沒有一隻老鼠聽得懂它連環畫裡的語言,他也聽不懂其他老鼠的吱吱呀呀聲。在一系列的誤會之後,老鼠們聯合起來把它遺棄了。就在這時,它遇到了一隻連環畫裡的貓,也因為相似的原因來到真實的世界裡,但因為聽不懂現實中的貓語,剛剛被其他貓趕了出來。於是這兩個無依無靠的動物相互擁抱在一起,發誓要永遠友好,用它們那種奇怪的連環畫語言聊了整整一夜,並決定從此永遠地生活在一起。

這個童話,深刻地揭示了“擁有共同的語言才是真正地生活在一起”這個很簡單的道理。話不投機,即便老鼠與老鼠也只能是異類;言語相通,即便是貓和老鼠,也可以是真正的親人。

如何建立師生之間共同的語言,擁有能夠開啟彼此心門的密碼?和學生一起,讀他們的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讀他們的書,就擁有了和他們交流的更多話題。“誰能做我的夏洛”——和我一起讀過《夏洛的網》的學生心領神會,因為他們明白“夏洛”意味著什麼;“姐姐十五我十六,媽生姐姐我煮粥”——當我的學生們大聲叫著嚷著這首《草房子》裡的顛倒歌的時候,隔壁班沒有讀過《草房子》的孩子,是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我們為什麼這麼興奮的;“用你的翅膀擔負起黑夜”——只有讀過《人鴉》的孩子,才懂得這句話的含義……

(二)從兒童文學作品起步。

1. 什麼樣的作品適合共讀呢?首先應該是兒童的。兒童的特點是好奇心強、喜歡新鮮事物,活潑而富有想像力。呆板的形象,生硬的道理,與童心無緣。有時大人用心良苦,總想著大部頭的名著富有教育意義,但孩子偏偏不吃這一套。“樂”之不存,“教”從何來?從這個角度出發,要讓孩子喜歡上閱讀,首先要尋找切合他們心理特點的書。解放兒童的心,保護兒童的想像世界,承認遊戲是重要的,滿足兒童潛意識中的需求……兒童文學作品的這些特性,正與小學生的心理需求相合。

師生共讀,尤其要選用以故事、小說為形式的兒童文學作品。小說有衝突,故事情節能吸引學生一頁頁看下去。小說更貼近人的心靈,更能清晰地向孩子展示人生的意義。兒童閱讀這些文學作品,可以從他人的思想、情感、苦難、探險等經歷中獲得間接經驗,從而提高認識,豐富情感,磨煉意志。從某種程度上說,閱讀這樣的作品,就是在體驗成長,或者叫生命的“預演”。

其次應該是優秀的。兒童喜歡的,並不一定都是優秀的,比如《雞皮疙瘩》之類的流行書。要提高閱讀能力,必須先讀大量的文字。能自覺讀起來總不是一件壞事。這些書,無需禁止,但不夠優秀,就沒有共讀的價值。什麼樣的作品是經典或者優秀的?法國著名文學史家保羅·亞哲爾提出了適合兒童閱讀的好書的標準,其中提到好書是可以説明孩子認識人性和人類心情的書,是可以把人類高貴的感情、高尚的道德吹進兒童心靈的書。

再次是有一定的閱讀坡度的。與一般消遣和娛樂性書刊所不同的是,有一定閱讀坡度的書,讀起來相對吃力,但吃力也有好處。讀半懂的書,對學生來說意義最大——他在動腦子,他在不斷疑惑和探索中,獲得豁然開朗的樂趣。比如《西遊記》的原著並非兒童語言,對學生來說構成了一定的閱讀障礙,但這樣的語言,憑藉心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障礙理解故事的。讀這樣的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閱讀技巧,獲得心智的成長。

2. 我和我的學生讀過這樣一些書。一個缺乏想像力的人,是一個沒有創造力的人;一個缺乏想像力的民族,是一個糟糕的民族。想像力和其他能力一樣,如果沒有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刺激,就會萎縮,乃至枯竭。最能培養想像力的文學作品,莫過於幻想文學了,我們讀《綠野仙蹤》,讀《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讀《中國神話故事》……這些故事中神奇的寶貝、魔法、境地,接通了學生從現實世界通向理想世界的管道,可以刺激學生萌生源源不斷的想像力。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閱讀兒童文學作品,要向學生傳遞永恆的普世價值。有一種是以友情、關愛為主題的“母愛型”的書,比如《夏洛的網》、《蘋果樹上的外婆》、《烏丟丟的奇遇》等,這些書,傳達美麗,傳達感動,在“真善美”的世界裡帶給學生光明、溫暖;還有一種屬於直面人生,以現實、深刻的眼光來處理人生難題的“父愛型”書,比如《一百條裙子》、《時代廣場的蟋蟀》、《人鴉》、《德國,一群老鼠的童話》等,讓學生對“漠視”、“理想”、“自我”、“成功”、“責任”、“專制”等詞語的內涵有比較理性的認識。

兒童是成長中的人,是肉體與精神同步成長中的人。兒童閱讀故事,常常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主角。選擇以成長為主題的故事,可以讓學生與故事的主人公一起經歷成長的煩惱與困惑,比如《木偶奇遇記》、《特別女生薩哈拉》、《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男生賈裡》、《女兒的故事》等,孩子可以從中尋找“自我鏡像”,像書中的主人公一樣,不斷超越自我,逐漸變得優秀起來。

高年級的學生,獨立自主意識逐漸增強,開始有想到外面去闖一闖的念頭。這時候,就可以讓他們閱讀冒險、探索故事,比如《湯姆·索亞歷險記》、《魯濱遜漂流記》……閱讀它們,可以鍛煉意志,增強對生活磨難的抗擊力。

到高年級後期,浪漫性的成分逐漸減少,現實性的成分逐漸增加。我們開始閱讀《平民總統林肯》、《我的一生:安徒生自傳》等。這些人物傳記中的主人公,出身貧寒,但他們堅定的意志、卓越的行動能力和在困境中的非凡勇氣,會成為學生仰慕的對象。所謂的“勵志”,就可以通過閱讀這類書來達到。

此外,還有以親近自然、走進科學為主題的書《昆蟲記》,這類既有文學性又有科學性的書,不是很多,我們讀的也不多。

三、如何進行“師生共讀整本書”。

(一)閱讀的幾個層次及操作流程。

我主要採取以下程式進行共讀:

第一層次:檢視閱讀。檢視閱讀是流覽性閱讀。將書下發,學生拿到書後,先讀讀書名、副標題、目錄,然後看看封面題圖、內頁插圖、作者的序言、摘要介紹以及書後的評論等。如果有書衣的話,看看出版社的宣傳文案。這些都是作者在向你傳遞信號,讓你知道風朝哪個方向吹。還可以從目錄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章節流覽,東翻翻,西翻翻,念上一兩段,或者連讀一些段落,但不要太多。

這種粗淺閱讀,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瞭解一本書的大致內容。這需要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平時訓練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將大拇指、食指、中指合併在一起做“指標”,用這個“指標”順著一行行的字移動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覺的還要快一點,強迫自己的眼睛跟上手部動作的移動。一旦跟上,可以繼續增快手的動作。這樣訓練,可以防止閱讀時因“逗留”、“倒退”而影響流覽的速度。這種能力,對學生以後查閱、搜集資料十分有用。

第二層次:基礎閱讀。基礎閱讀的任務是通讀全書。師生共讀的作品,多為故事、小說。對於一本故事書,唯一的建議是:快讀。理想的閱讀,一個故事應該一口氣讀完。不過對於長故事,這是不可能的。但在閱讀時,一定要盡力緊湊些,否則,容易忘掉一些情節。除了快讀,就是全身心投入地讀——讓自己活在故事的世界裡,參與事件的發生,讓故事貫穿自己的身心。此時,學生需要做的就是敞開心靈,接納故事。

第三層次:分析閱讀。通讀全書後,需要對書做一個回顧。此時的閱讀,需要帶著一定的指向性。教師要體現引領功能,提出書中的一些重要話題,讓學生帶著話題進行閱讀。對於小說、故事來說,故事的大意、主要情節、重要的角色、場景、關鍵的細節、小說的主旨等,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手指放在作者的脈搏上,感受他的跳動,並作出自己的評價。這個環節,學生通過讀書報告單的形式將自己的初讀成果、體驗傳達給教師。教師在整理讀書報告單資訊的基礎上,設計讀書交流會的流程。

第四層次:反芻閱讀。在班級讀書交流會之後,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及有關章節,再作閱讀。含英咀華,可製作摘記卡,也可寫讀後感。

(二)關於班級讀書交流會。

1. 讀書交流會的目的。班級讀書交流會的品質,是衡量“師生共讀整本書”活動成效的重要尺規。班級讀書交流會不同於一般課文的精講課。一般閱讀精講課,往往承載著識字、閱讀理解、傳授語文基礎知識、訓練基礎技能的功能。而班級讀書會,我覺得比較理想的狀態,是一群人在共同讀完一本書後,交流心得,碰撞觀念,輕鬆地聊書的過程。

一本書,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主題往往也是複調的。面面俱到的話,恐怕一個星期都討論不過來。這就需要教師精心選擇討論的話題。

2. 什麼樣的話題更有價值。從形式的角度看,話題應該是適合兒童的,有情趣的。讀完了吳承恩的《西遊記》,讓學生做個西遊排行榜,看看誰的功力最高,誰的兵器最厲害,哪場打鬥最好看,就順應了他們的心理特點。(具體內容見文後案例)

從內容的角度看,多提詮釋性、有創意、開放性的話題,這樣的話題,能讓學生讀聰明,讀成有思想的人。還有就是要努力讓一個故事“穿越”學生,讓學生讀出故事中的“我”。

從以上要求出發,以下話題是值得探討的:

可以檢索學生對作品內容整體把握的話題。這類話題,主要説明學生回顧與複述故事中重要的情節、人物、場景等。比如,曹文軒的《草房子》中寫到了哪些少年?如果要投票評選油麻地的“好孩子”,你把這一票投給誰?為什麼?讀《魯濱遜漂流記》,可以讓學生畫一張魯濱遜的漂流圖——他依次到過哪些地方?呆了幾年?幹了些什麼?

可以引發學生認知衝突的話題。《夏洛的網》小說中的威爾伯,是前後有明顯變化的角色。這樣的角色,往往最值得探討。夏洛為威爾伯織了“了不起”、“光彩照人”、“王牌豬”等文字,威爾伯是不是配得上這樣的網上文字?“落腳豬”與“王牌豬”,這樣的矛盾衝突,可以引導學生從整個事件的前後經過中去思考、評價。

涉及作品主要精神內涵的話題。《一百條裙子》中的窮孩子旺達畫下了一百條裙子,實現心中的夢想。假如旺達沒有畫畫的天賦,她該怎麼辦?她是否還可以擁有她的“一百條裙子”?在《特別女生薩哈拉》中,同樣是特殊學生,同樣是波迪小姐教,為什麼薩哈拉的變化比德里大得多?這樣的話題,就跳出了“愛心牌”教師的窠臼,提出了認識自我、確認自我的重要性。這些話題的設計,觸及了作品的靈魂,值得好好探討。

能夠連結學生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話題。讀《灰姑娘》的故事,想想: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後媽,會不會阻止灰姑娘參加王子的舞會?讀《醜小鴨》,讓學生交流自己眼中的“醜小鴨”與心中的“白天鵝”。讀黃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可以說說在書中找到了誰的影子。讀聖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中的“馴養”,讓學生發現生活中屬於他(她)的“馴養”。這些話題的討論,可以説明學生讀出故事中的“我”。

(三)相關延伸活動的開展。

讀書交流會結束,並不意味著整本書閱讀的結束,還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去豐富讀書生活,深化讀書感受。可以看電影,如《草房子》、《夏洛的網》、《城南舊事》等,在讀書交流會之後找來看,別有一番滋味。可以為故事中的人物畫肖像、設計造型,還可以排演話劇。可以做讀書筆記,或進行延伸的寫作活動。比如,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可模仿書中的作者,用假想收信人的方式傾訴自己的心聲。讀了《昆蟲記》,做個小法布林,像他一樣去觀察一種小動物,寫出它的生活習性。總之,需要巧妙安排,切不可為了活動而活動,更不可為了活動而把學生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對讀書、文學的蒙 的喜愛抹殺了。

梅子涵先生說,作家史蒂文生寫過一首詩,叫《點燈的人》。詩中有個點燈的人,叫李利。那個李利,在每天太陽落下後,就扛著梯子走來,把街燈點亮,於是,那些坐著喝茶的人,就又看見了柔和的光。作為語文教師,我願意像他說的那樣,做一個點燈的人——把一本本有趣、耐人尋味的書,帶到孩子們的面前,讓他們興致勃勃地閱讀,濛濛 間,我們也點亮了那盞讓人長大、讓人優秀的燈。

(原載《人民教育》2009年第9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