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輔佐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最後被牛金星誣陷而慘遭冤殺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 闖王李自成在西安稱帝, 以李繼遷為太祖, 建國號“大順”, 改西安為西京, 封功臣以五等爵。 同時更定政權機構,

改內閣為天佑殿, 設大學士平章軍事;六部添設尚書一人, 侍郎一人;並封宋獻策為開國大軍師, 牛金星為天佑閣大學士, 劉宗敏為汝侯, 李過、李岩為制將軍。 在這些輔佐李自成成就霸業的功臣之中, 李岩是其中文武雙全的一個, 他幫助李自成出謀劃策成就霸業 , 也曾帶兵禦敵於危難之中, 但他也是命運極為悲慘的一個。

李岩, 原名李信, 河南杞縣人, 是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的重要將領。 與其他出身窮困的農民軍將領所不同的是, 李岩出身官宦世家, 其父李精白是山東巡撫加兵部尚書銜, 崇禎初年在魏忠賢逆案中被定以交結近侍之罪罷職為民。 雖然被罷官為民, 但李家在當地依然是數一數二的富戶。 李岩讀書勤奮又通曉兵法, 是一個文武全才。 天啟七年(1627年), 李岩又中了舉人, 緊接著又娶妻結婚, 人生不可謂不得意。 但李岩生性慷慨豪爽, 常常周濟窮人, 又愛打抱不平, 伸張正義。 這樣的性格也決定了他不可能去再走一條和父親相同的仕途之路。

自崇禎元年(1628年)起, 延續兩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已經日暮途窮, 加上天下大旱, 百姓無以為活, 紛紛鋌而走險, 揭竿而起。 在連續不斷的天災人禍打擊下, 河南百姓在死亡線上掙扎, 李岩在散盡家中糧食救濟災民後憤然加入農民起義的隊伍之中。 李自成起初以饑民造反起家,

所過州縣以搶掠為主, 實為流寇。 李岩入夥後, 就勸李自成“尊賢禮士, 除暴恤民、假行仁義, 禁兵淫殺, 收人心以圖大事"。 李自成對李岩說道:“足下龍虎鴻韜, 英雄偉略, 必能與孤共圖義舉, 創業開基者也”。 李岩很懂得一些輿論宣傳的奧妙, 他編出童謠讓小兒到處傳唱:“開了大門迎闖王, 闖王來時不納糧”, 各地饑民聞言紛紛加入農民軍的隊伍中來。 自崇禎十三年之後, 李自成軍的規模越來越大, 其眾達數十萬之多, 這其中李岩是立了大功的。

但隨著李自成正式稱帝並建立大順政權, 這位飄飄然的闖王就開始不太願意聽信良言。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 李自成攻克北京併入主紫禁城。 幻想著一統天下建立宏圖霸業的大順皇帝對李岩的進諫就“毫不介意”了(李岩提議嚴肅軍紀和早日招撫吳三桂父子), 他那曾是“能納人善言”、“凡事皆眾共謀之”的作風也不見了。 牛金星、宋獻策等人在進入京城之後也開始腐化, 一個多月後的四月二十二日, 李自成在山海關大戰中被吳三桂和清軍聯手擊敗, 他一統天下的美夢也從此破滅。此後的李自成軍退出京城並屢戰屢敗,此時身為大順軍主要謀士的牛金星為了推脫自己不設一謀的責任,開始誣陷李岩,並說李岩率兵退敵是另有所圖,想要謀反自立。疑心日盛的李自成在很多投降大順的原明朝將領複投南明或清朝後,終於同意除掉李岩。不久後,牛金星以赴宴為名召李岩到軍營中飲酒,並安排伏兵在營中隱蔽處,李岩和他的弟弟李年同時被擒殺。

他一統天下的美夢也從此破滅。此後的李自成軍退出京城並屢戰屢敗,此時身為大順軍主要謀士的牛金星為了推脫自己不設一謀的責任,開始誣陷李岩,並說李岩率兵退敵是另有所圖,想要謀反自立。疑心日盛的李自成在很多投降大順的原明朝將領複投南明或清朝後,終於同意除掉李岩。不久後,牛金星以赴宴為名召李岩到軍營中飲酒,並安排伏兵在營中隱蔽處,李岩和他的弟弟李年同時被擒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