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春運第一天觀察:不僅“走得了” 更要“走得好”

2018春運第一天觀察——

不僅“走得了” 更要“走得好”(新春走基層)

來自黑龍江齊齊哈爾的趙大哥在北京站工作人員幫助下進站。 葉聰 攝

2月1日零時52分, 北京首趟春運列車3603次從北京站緩緩駛向重慶北方向。 一年中規模最大的週期性人口遷徙就此拉開序幕, 全國進入春運時間。

2018年春運從2月1日持續至3月12日, 共計40天。 預計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8億人次, 與去年基本持平。 客運總量增速放緩但結構發生變化, 鐵路、民航運輸需求仍保持較快增長, 分別增長8.8%和10%, 道路下降1.6%。

回家過年 興奮難掩

2月1日上午8時30分, 筆者抵達北京南站。 距離地鐵口不到20米處的地下快速進站廳早已排起小長隊, 旅客們紛紛“刷臉”進站。 走上二樓候車大廳, 穿著藍色馬甲的志願者正在給前來詢問的大爺指路;三名巡邏的武警踏著整齊的步子從筆者身前走過;愛心服務區裡, 幾個孩子在兒童娛樂區玩著滑梯;母嬰哺乳室、醫療服務點前的工作人員正熱情地招呼著前來詢問的旅客。

整個車站, 緊張忙碌又秩序井然。

來自安徽馬鞍山的林大爺第27次踏上了春運的旅程。 今年大爺家添了孫子, 只要看到這個10個月大的小傢伙, 林大爺佈滿皺紋的臉上就藏不住笑。 以前都是坐硬座普通列車回安徽老家過年, 今年考慮到孩子, 老林和兒子決定帶一家人坐更舒適快捷的高鐵回老家。 “車站的服務很好, 剛才志願者還問我需不需要給孩子打點熱水咧。 ”

上午10時, 在北京站候車大廳, 家在黑龍江佳木斯的董女士難掩即將歸家的興奮。 “我特地請了假, 就是想早點回去, 一年就回這一次。 ”這趟歸途列車全程20多個小時, 董女士下車後還得再倒四五個小時的長途汽車。

但路途再長, 也要團圓。

運力提升 安全出行

春運, 承載著各方遊子回家過年的期盼, 更是對全國運輸能力和運輸安全的一次大考。

今年春運期間, 鐵路安排圖定旅客列車3819對。 在此基礎上, 節前、節後分別增開旅客列車576對和665對, 開行88.5對夜間高鐵;同時充分利用西南地區新開通的運營線路, 大幅增加西南地區的運力供給。

除鐵路外, 民航日均保障航班近1.5萬班次, 可提供208萬個座位;道路共安排營運客車84萬輛, 共約2100萬個座位;水運投入船舶2萬餘艘, 共約100萬個座位。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介紹, 雖然今年春運總量矛盾有所緩解, 但節後運輸壓力較大。 由於今年春節較晚, 節後探親、旅遊、學生、務工多股客流疊加,

將出現較高客流, 預計最高峰日客運量將超過1億人次。

智慧服務 貼心旅途

上午8時30分, 在北京站的自助驗證驗票進站口, 第一次嘗試“刷臉”進站的劉大姐心裡有點忐忑, 一直在隊伍裡探著腦袋, 盯著閘機前人們的操作看。 輪到她時, 她把火車票和身份證疊起來, 一起放進閘機, 然後看著鏡頭, 不到3秒就完成了檢票。 “我本來擔心不會用這麼高級的機器, 沒想到很簡單, 有清晰的提示, 還很快。 ”

北京站黨委書記白曉雷對本報介紹, 今年, 北京站在進站驗票口處新增設了8台具有自動核對票、證、人一致性功能的進站閘機, 幫助旅客縮短排隊等候時間。

與過去相比, 新時代的春運不僅滿足“走得了”, 更滿足了“走得好”。

北京南站黨委副書記梁兆鈺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 幫助旅客實現平安春運、有序春運、溫馨春運, 是他最大的心願。 (嚴冰 原洋 高敏 葉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