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地趴”玉米抓緊出售莫攀高

本年度的玉米水分小, 其價格也一路走高, 截至2017年12月, 農民坐家出售的玉米價格最高達到每斤0.83元, 最低也在每斤0.75元左右, 全省各區域之間沒有往年的價格差距,

進入2018年1月份, 每斤價格回落0.01-0.02元。

玉米價格升高有兩個原因:一是本年度玉米比往年水分低很多, 往年玉米開秤是27-28個水分算幹玉米, 本年度多數為23-25個水分, 價格自然高;另一個原因就是玉米容重較輕, 雖然院子裡玉米穗子堆挺大, 但重量沒有往年重, 實際數量沒那麼多。 加之種植業結構調整, 玉米種植面積減少;黃淮地區玉米品質不好等。 幾方面的原因導致加工企業收購玉米的進度滿足不了需求, 只好不斷抬高收購價格來滿足加工需要。

我省榆樹和龍嘉兩庫的拍賣價格都是每噸1700元, 成交結果在1713-1720元之間溢價。 從起拍價格看, 說明國家沒有打壓玉米市場價格的意圖, 只是調控整體市場的平穩, 解決玉米加工企業的需求問題。 從溢價成交的情況看, 需求旺盛是爭搶競買的結果所致。 從拍賣消息出來到連續三天競價銷售玉米, 著實影響市場心態, 部分貿易商開始出貨, 企業反映近期到貨量增加, 近期不斷小幅下調玉米收購價。 由此判斷,

春節前後玉米價格不會上漲。

建議存糧的農民朋友, 科學認清玉米市場形勢, 有國儲強大的庫存量, 還有進口720萬噸的玉米進口配額, 玉米供應不會缺。 “地趴”存放的玉米不要盲目攀高, 積極出售才對, 因為我省中西部今冬一直沒有下大雪, 等到春節過後氣溫上升, 再有大雪天氣, 玉米貯存、脫粒及運輸都面臨困難, 到那個時候漲價更難。

作者 梁琦(12316熱線農業政策農產品價格專家)

策劃 孟繁傑 石巍 韓鐵英

編輯 初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