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達林:英美與德國和解是他們的事,蘇德有血仇,只能戰鬥

蘇聯對盟國的忠誠

二戰前期, 當英美不斷嘗試與德國締結單方和約的時候, 蘇聯卻始終履行自己作為一個盟國的責任, 沒有在背後與德國有過任何和解的嘗試。 法國史學家穆林證實說:在戰爭中, 德國曾經有過嘗試, 要與蘇聯締結合約, 但是被史達林無情的拒絕。

當然, 蘇聯拒絕與德國和解也並不能說真的是因為要堅守對盟國的義務。 首先是因為, 戰爭打到1943年, 由於德國在蘇聯的破壞, 蘇聯軍民對德國的仇恨已不可調解, 國家集聚著巨大的憤怒, 在不惜一切保衛蘇聯的要求下, 民族情緒高漲,

任何與德國和解的行為, 蘇聯軍隊和民眾的憤怒都會釋放在蘇聯政府身上, 史達林不敢冒這個風險。 其二, 當時, 美國大力援蘇, 這些援助對蘇聯堅持下去異常重要, 若是被英美發現蘇聯有媚和的跡象, 恐怕和談還未成功, 美國就會先斷掉對蘇聯的援助。 沒了美國的幫助, 蘇軍戰鬥力下降, 德國未必會再有和談的想法。

德國這些和解嘗試都是經由日本進行的(日蘇在二戰簽訂有《日蘇中立條約》, 兩國處於非交戰狀態), 當時正值蘇德戰線上的德國法西斯軍隊的處境越來越惡化之際, 日本作為蘇德中間人, 試圖緩和兩國關係。

日本在歐洲的情報分析認為:德國看來要輸掉戰爭, 它的失敗也只是時間問題。 因此, 日本決定千方百計地煽動蘇聯與其同盟國之間的仇恨。

日本政府極力扮演調解人的角色, 其理由不只是想緩和德國的處境。 它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因為蘇聯和法西斯德國之間的停戰就意味著把所有德國軍隊調往與英美兩國交戰的前線,

從而可以降低這些國家投入到太平洋戰場和南亞戰場的兵力和資源。

1943年9月, 日本有意向莫斯科派遣一個外交代表團, 其目的是為了在事後發佈有關蘇聯與日本、德國正在舉行秘密會談的消息。 但蘇聯政府考慮到, 日本的建議有可能被用來破壞反法西斯聯盟的統一,

因而拒絕了日本。 並且將這些情況及時向同盟國作了通報。 蘇聯政府竭盡全力阻止了分裂反法西斯聯盟的所有企圖。

1943年, 蘇聯政府發佈由史達林簽發的“五一”命令指出:“法西斯營壘中有關和解的種種論調只能說明他們正經歷一場深刻的危機。 但是, 能與德國法西斯營壘中的那些血洗歐洲、血濺絞架的帝國主義強盜談什麼和解呢?只有徹底擊潰希特勒法西斯軍隊, 希特勒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 才能使歐洲通向和平, 這難道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對此, 邱吉爾在1943年致函蘇聯政府首腦時也不得不予承認, “…基於我個人的生活閱歷,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在任何時候既沒違背義務, 也沒違反條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