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毛主席選擇平山,因是“白毛仙姑”的故鄉?

上一期小紅果介紹了1947年中共中央撤離延安、轉戰陝北的重要戰略轉移, 這一期我們繼續跟隨他們的轉移路線, 來到位於河北平山縣的西柏坡。

西柏坡——著名的革命聖地, 七屆二中全會在此召開、三大戰役戰略部署在此運籌。 是什麼原因令毛澤東最終選擇西柏坡作為解放全中國前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其實和一部歌劇《白毛女》有關, 下面, 讓我們去瞭解其中緣由。

毛澤東和女兒表演《白毛女》

1943年6月10日, 延安毛澤東窯洞裡的燈光亮了整整一宿。 這一夜發生在毛澤東窯洞裡的故事生動有趣, 或許可以說是毛澤東一生中絕無僅有的一次——毛澤東在和自己的女兒李納一塊兒演戲。

李納扮演喜兒, 毛澤東自己一會兒演楊白勞, 一會兒演黃世仁, 兩人一邊演戲一邊研究戲的內容。 直到深夜, 毛澤東仍意猶未盡, 又找來其他領導討論劇情。

毛澤東和李納

原來那天晚上早些時候, 由魯藝創作的新歌劇《白毛女》在延安公演, 這是一部描寫一名農村女子同惡霸地主和封建勢力進行抗爭的故事。 毛澤東同其他觀眾一樣, 一會兒熱烈鼓掌, 一會兒又淚流滿面。 演出結束後, 毛澤東走上台去同劇組人員見面並一一握手,

輪到扮演黃世仁的演員時, 毛澤東皺了一下眉, 終於沒有同這名演員握手, 他仍然沉浸在剛才的劇情中。 這個場景多少年來一直傳為佳話, 成了中國人民的偉大革命領袖愛恨分明、階級立場鮮明的有力佐證。

歌劇《白毛女》取材于晉察冀邊區廣為流傳的“白毛仙姑”的故事,

“白毛仙姑”的故鄉就在河北省平山縣。

毛澤東很早就在關注平山了

1947年3月31日, 當劉少奇和朱德離開他們生活戰鬥10多個年頭的陝北, 帶領中央工委去尋找新的中共中央落腳點的時候, 毛澤東說了一句話:“你們到白毛女的故鄉去吧!”

毛澤東把劉少奇他們指向白毛女的故鄉, 當然並不是僅僅因為《白毛女》這部戲, 雖然在此之前毛澤東並未到過平山, 連晉察冀邊區都沒有去過, 但是他很早就在關注平山了。

毛澤東有一個習慣, 就是對所有能看到的報紙都一字不落地細讀一遍。 在延安的時候, 能看到的報紙比在井岡山時多了, 還有了共產黨自己的報紙, 他每天都抽出一定時間來看報, 毛澤東關注平山就是從讀報開始的。

山西的《朝陽日報》曾報導過平山縣紅軍遊擊隊的消息。 早在大革命時期, 平山縣就有了共產黨員, 上世紀30年代又發展了一批黨員, 並且組建了平山縣各級黨組織。 平山縣的革命鬥爭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得轟轟烈烈, 影響很大,平山縣的紅軍遊擊隊活動頻繁,曾有力地策應了紅軍北上抗日及東渡黃河,平山縣也因此一度被稱作是“北方興國”。

毛澤東同平山親近起來

早在1938年9月,毛澤東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作報告時,正好遇到了一個平山人——原平山縣委書記曹慕堯。那天作完報告後,毛澤東見他在值班就同他攀談起來,當得知他是平山人時,毛澤東“哦”了一聲,顯得很感興趣。

瞭解了曹慕堯本人的情況和平山縣的基本情況後,毛澤東問道:“你知道聶榮臻同志的司令部就設在平山縣的山區嗎?”“知道。我們縣不斷有人來延安,經常帶給我家鄉的消息:八路軍與當地的人民已建立了魚水般的親密關係。”曹慕堯答道。

平山團

不久後,曾被《新華日報》報導過的被譽為“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的“平山團”調陝北擔任延安保衛任務,後又參加了南泥灣墾荒、南征北戰和中原突圍,毛澤東曾多次親自接見他們,從他們那裡又瞭解到不少關於平山縣的事情。這一切都給毛澤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同平山親近起來。

毛澤東雖然沒有到過平山,平山卻似乎就近在眼前,偏偏這時候平山又出了《白毛女》這樣一個令人牽腸掛肚的故事。他一直在想,還有哪裡比延安更好,在中央工委臨行前,他想到白毛女的故鄉,應當是自然而然的。

不謀而合:西柏坡站到歷史前臺

當劉少奇見到正在平山縣封城村指揮正太戰役的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在商定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住址的時候,他的第一句話就是:“白毛女的故鄉在哪裡?”

“白毛女的傳說就出在平山縣。”聶榮臻回答說,“平山可是個好地方,‘平山不貧,阜平不富',尤其是滹沱河兩岸,真可稱得上是我們晉察冀的‘烏克蘭'。”

“要考慮到最後指揮大決戰的適當位置。”劉少奇說。於是朱德派秘書去平山縣各村莊進行實地考察,沿滹沱河走了30公里後,發現了西柏坡:這裡地理位置適中,正是大山與平原的交界處,能進能退,能攻能守,進可通向全國各大城市,退可固守太行。

但考慮到此次中央工委選定的位址可能就是將來中共中央要安家的地方,劉少奇和朱德決定再派人到西柏坡認真考察。第二次去考察是安子文和廖魯言等人,他們不僅查看了西柏坡的地理環境,還深入瞭解了當地的社情、民情。

經過考察,安子文和廖魯言也都看上了西柏坡。至此,西柏坡終於浮出水面,站在了歷史的前臺。

西柏坡是與井岡山、瑞金、遵義、延安齊名的我國五大革命聖地之一,作為“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西柏坡以其獨特的貢獻,彪炳於中國革命史冊,豎起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

圖片、文字來自網路

紅果記憶”同步更新

歡迎關注

影響很大,平山縣的紅軍遊擊隊活動頻繁,曾有力地策應了紅軍北上抗日及東渡黃河,平山縣也因此一度被稱作是“北方興國”。

毛澤東同平山親近起來

早在1938年9月,毛澤東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作報告時,正好遇到了一個平山人——原平山縣委書記曹慕堯。那天作完報告後,毛澤東見他在值班就同他攀談起來,當得知他是平山人時,毛澤東“哦”了一聲,顯得很感興趣。

瞭解了曹慕堯本人的情況和平山縣的基本情況後,毛澤東問道:“你知道聶榮臻同志的司令部就設在平山縣的山區嗎?”“知道。我們縣不斷有人來延安,經常帶給我家鄉的消息:八路軍與當地的人民已建立了魚水般的親密關係。”曹慕堯答道。

平山團

不久後,曾被《新華日報》報導過的被譽為“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的“平山團”調陝北擔任延安保衛任務,後又參加了南泥灣墾荒、南征北戰和中原突圍,毛澤東曾多次親自接見他們,從他們那裡又瞭解到不少關於平山縣的事情。這一切都給毛澤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同平山親近起來。

毛澤東雖然沒有到過平山,平山卻似乎就近在眼前,偏偏這時候平山又出了《白毛女》這樣一個令人牽腸掛肚的故事。他一直在想,還有哪裡比延安更好,在中央工委臨行前,他想到白毛女的故鄉,應當是自然而然的。

不謀而合:西柏坡站到歷史前臺

當劉少奇見到正在平山縣封城村指揮正太戰役的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在商定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住址的時候,他的第一句話就是:“白毛女的故鄉在哪裡?”

“白毛女的傳說就出在平山縣。”聶榮臻回答說,“平山可是個好地方,‘平山不貧,阜平不富',尤其是滹沱河兩岸,真可稱得上是我們晉察冀的‘烏克蘭'。”

“要考慮到最後指揮大決戰的適當位置。”劉少奇說。於是朱德派秘書去平山縣各村莊進行實地考察,沿滹沱河走了30公里後,發現了西柏坡:這裡地理位置適中,正是大山與平原的交界處,能進能退,能攻能守,進可通向全國各大城市,退可固守太行。

但考慮到此次中央工委選定的位址可能就是將來中共中央要安家的地方,劉少奇和朱德決定再派人到西柏坡認真考察。第二次去考察是安子文和廖魯言等人,他們不僅查看了西柏坡的地理環境,還深入瞭解了當地的社情、民情。

經過考察,安子文和廖魯言也都看上了西柏坡。至此,西柏坡終於浮出水面,站在了歷史的前臺。

西柏坡是與井岡山、瑞金、遵義、延安齊名的我國五大革命聖地之一,作為“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西柏坡以其獨特的貢獻,彪炳於中國革命史冊,豎起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

圖片、文字來自網路

紅果記憶”同步更新

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